- 相關推薦
許渾《旅懷》詩詞的賞析
【原文】
旅懷
征車何軋軋,南北極天涯。孤枕易為客,遠書難到家。
鄉連云外樹,城閉月中花。猶有扁舟思,前年別若耶。
【賞析】
詩一起筆,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遠流,春花凋謝。流水落花春去也——詩人深深感嘆春光易逝,歲月無情。詩第二句“送盡東風過楚城”更加感傷。“楚城”,泛指湘鄂一帶。詩人把春光(“東風”)擬人化了,依依為她送別。這里,不是春風他送我回故鄉,而是他在異鄉送春歸。這一“送”字表達了詩人凄楚的情懷。詩人面對著落紅滿地、柳絮漫天的殘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鄉。由送春而牽動的思鄉之情,籠罩全篇。
以下句句寫的是思鄉衷曲。“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這一聯進入正題,寫“春夕”,寫得極為精粹,是傳誦的名句。詩人運用了新奇的造語,對仗工整,韻律和諧,創造出一種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寫夢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間便結想成夢,夢見自己回到了萬里之外的家園。然而,這只不過象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翩翩飛舞于花間,雖然有趣,畢竟虛幻而短暫,醒來之后,蝴蝶還是蝴蝶,莊周還是莊周。游子從“蝴蝶夢”中獲得片刻的回鄉之樂,但夢醒以后,發現自己依舊孤眠異鄉,家園依舊遠隔萬里,豈不更加空虛、失望,更加觸動思鄉之情。何況此時又正當“子規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靜,月光如水;子規鳥(即杜鵑)在月下哀哀啼喚:“子歸!子歸!……”聽著子規啼,想著蝴蝶夢,游子的心,是非常痛苦哀傷的,真如李白詩句中所謂道“一叫一回腸一斷!”這里,十四個字寫出了三層意思:由思鄉而入夢,一層;夢醒而更思鄉,二層;子規啼喚,愁上加愁,三層。這三層,一層比一層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襯,如蝴蝶夢與家萬里,一虛一實;蝴蝶夢與子規啼,一樂一悲;子規啼與三更月,一聲一色,構成一片清冷、凄涼、愁慘的氣氛,令人觸目傷懷。
上一聯以景傳情,下一聯則直接訴說思鄉之苦。“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詩人長期不能回家,連家信也動不動長年斷絕,音訊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憂心如焚。這句中的一個“動”字,把詩人那種由期待而沮喪、而嗟怨的復雜的心理,逼真地傳達出來了。“書動經年絕”暗示當時社會動亂不安。詩人愁家憂國到“華發春唯滿鏡生”的程度。春天萬物萌生,欣欣向榮,而詩人卻唯獨生出了白發滿頭。一個“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內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難以解脫。
詩的最后兩句更耐人尋味。“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這兩句是倒裝,意思是說:“故鄉五湖美好的風光,是沒有人和我爭奪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夠回去。是我自己不回去呀!”從暗用五湖典故看,這里的“歸”字,還含有歸隱田園之意。詩人仆仆風塵,仕途坎坷,“自是不歸歸便得”一語,是無可奈何的傷心話,深刻地反映出詩人在政治上走投無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罷難休的苦悶、彷徨的心理。
這首詩情切境深,風格沉郁。詩的前四句通過對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繪,緣情寫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間互相映襯、烘托,構成一片凄涼愁慘的氣氛。詩中沒有直接點出思鄉,而一片思鄉之情蕩漾紙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動人。尾聯自嘲,墨中藏意,饒有情味。
包公故鄉在什么地方?
包拯,廬州合肥人,就是位于現在的安徽合肥。合肥位于安徽省的中部地區,是全國非常重要的文化教科基地和交通運輸紐帶。合肥環境優美,周圍青山綠水,街邊綠樹成蔭,是中國的首批園林城市,城市中的園林,園林和城市相互交融,使得城園渾然一體。
合肥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名勝古跡非常多,同時也是北宋清官包公的故鄉。合肥素來有“三國故地、包拯故鄉、科教基地”等美譽,因為東西淝河的兩河發源在這里,所以稱這里叫做“合肥”;因為是明清時期的廬州府治的所在地,所以它又被稱為“廬州”。因為中國科技大學坐落在合肥,因此這座千年的古城又有了新的名字—中國科技城。
合肥作為中國首批園林,有“綠色之城”的美譽。因為淝水在城中穿過,形成了“園中有城,城中有園,城園交融”的獨特風景。城市內有包公園、環城公園等美麗景色,郊外還有紫蓬山、大蜀山這兩座公園,風景優美,讓人倘佯其中,可以說是非常有韻味。
合肥有包公文化、淮軍文化、三國文化和佛教文化,這四大文化相互融合并存。合肥自秦朝時期設置合肥縣以來,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三國時期,魏吳在合肥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跡。合肥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有五代十國的楊行密,有宋代時期的清官包拯,有晚清時候的李鴻章等等,讓這座城市增添了很多的神秘感和他獨有的魅力。
【許渾《旅懷》詩詞的賞析】相關文章:
許渾《塞下》詩詞賞析的內容05-02
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詩詞賞析05-02
許渾:早秋03-31
對雨書懷走邀許主簿練習題及詩詞賞析05-01
除夜有懷詩詞賞析05-08
《初冬旅舍早懷》的詩詞賞析05-11
《春懷故園》詩詞翻譯及賞析04-07
秋懷詩十一首詩詞賞析05-12
天末懷李白詩詞賞析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