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詩句名句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是祭月、賞月的日子,也象征著春天的到來,這是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后一天。下面是關于元宵節的詩句名句的內容,歡迎閱讀!
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淚濕 :一作:滿)
譯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
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后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了衣裳。
注釋
1、元夜:即元宵之夜。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自唐朝起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俗。北宋時從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游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2、花市:民俗每年春時舉行的賣花、賞花的集市。
3、燈如晝:燈火就像白天一樣。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載:“正月十五日元宵,……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由此可見當時元宵節的繁華景象。
4、月上:一作“月到”。
5、見:即看見。
6、淚濕:一作“淚滿”。
7、春衫:年少時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輕時的自己
唐代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譯文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注釋
①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與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此句對后世影響甚大,如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有:“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紅樓夢》十八回:“只見庭燎繞空,香雪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
② 星橋:星津橋,天津三橋之一,“洛水貫都,以像星漢”此處或以星津橋指代天津三橋。”東都洛陽,洛水從西面流經上陽宮南,流到皇城端門外,分為三道,上各架橋,南為星津橋,中為天津橋,北為黃道橋 。開元年間,改修天津橋,星津橋毀,二橋合而為一。
③ 鐵鎖開:比喻京城開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是在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連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區與洛北禁苑的天津橋、星津橋、黃道橋上的鐵鎖打開,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 暗塵:譯為暗中飛揚的塵土。
⑤ 逐人來:譯為追隨人流而來。
⑥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騎(jì)”
⑦秾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詩經·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華如桃李。”
⑧落梅:曲調名。
⑨金吾:原來指儀仗隊或武器,此處指金吾衛,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的官名,漢代置。《唐兩京新記》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
⑩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時,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嚴,對私自夜行者處以重罰。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時器皿,即滴漏。
十五夜觀燈
唐代: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譯文
在色彩華麗的燈光里,夫妻舉辦芳宴玩樂慶祝,精致的燈具下,年輕人顯得更加光鮮艷麗。
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遙看來好像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的點綴著天際。
連接天河的燈光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似乎月亮懸掛空中。
還有美麗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注釋
①錦:色彩華麗,這里指色彩華麗的花燈,正月十五有放花燈的習俗。
②開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種習俗,由夫婦中的男方主辦,活動內容一般為夫妻對坐進行宴飲或賞樂觀戲。宋羅燁《醉翁談錄》“常開芳宴,表夫妻相愛耳。”開,舉行。
③蘭缸:也作“蘭釭”,是燃燒蘭膏的燈具,也常用來表示精致的燈具。
④早年:年輕的時候,這里指年輕人。
⑤縟彩:也作“縟采”,絢麗的色彩。
⑥漢:天河,銀河。《迢迢牽牛星》中有“皎皎河漢女”,即為銀河中的織女星。
⑦依:靠著,依靠。《說文》依,倚也。
⑧千金笑:指美麗女子的笑。
⑨九枝:一干九枝的燈具,枝上放置蠟燭或加燈油,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燈。
【元宵節的詩句名句】相關文章:
送別詩句名句05-01
王維的詩句名句05-03
蘇軾的詩句名句05-02
荷花詩句經典名句05-10
描寫春天的詩句名句05-02
關于送別的詩句名句05-02
春夏秋冬的詩句名句05-03
古詩句名言名句大全04-08
歌頌元宵節的詩句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