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jié)的詩句和詩意
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jié)的詩句和詩意,快來看看吧。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詩意:
春光明媚、和風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織。
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們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卻萬樹流鶯,鳴聲婉轉,春色依舊。
把佳節(jié)清明的西湖,描繪得確如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詩意:
我在長滿芳草花卉的原野盡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遠山,四周一片碧綠。乘著興致追逐隨風飄飛的紅色花瓣,穿過柳絲飄搖的小巷;感到困倦時,對著溪邊流水,坐在長滿青苔的石頭上休息。休要推辭這杯酒,休要辜負十分誠摯勸酒的心意,只是怕風吹花落,一片片飛散了。況且今日是清明佳節(jié),又遇著晴朗的好天氣,極宜游樂,但不可樂而忘返。
【拓展延伸】
詩意清明
中國古詩詞中寫清明的作品很多,這類詩大多都帶著“清冷傷情”的基調。像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清明即事》里說: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又至清明時節(jié),春暖花開,鶯飛蝶舞,想起前塵舊事,早已物是人非,詩中彌漫濃郁的懷念氣息,一個人坐在空屋里,茶過愁腸醉生根。
宋代詩人楊萬里在《寒食上冢》一詩中也寫道: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真是睹物感懷,把千言萬語歸結為一個“愁”字,表現(xiàn)出一種莫名的哀傷心境。詩人筆調凄楚,意境悲涼,到了春天,去歲的草春風吹又生,而逝去的人去哪里找尋?又如宋代蘇軾“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凄惻傷感,宋代吳文英“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的清幽婉約,南宋高翥“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的黯然神傷等等詩詞,對清明的描寫無疑彌漫著濃郁的落寞、凄清、悲涼的情緒。
雖然清明是憑吊故人,遙寄哀思,人們心中不免悲切切,意綿綿,淚漣漣,但清明畢竟已是陽春三月,繁花似錦,欣欣向榮的季節(jié),就有些詩人拋棄了煩惱、憂傷和哀痛,多了些閑情逸致,只管享受桃紅柳綠梨花白這大自然賜予的美好景色。比如唐代大詩人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這首詩是寫年輕人要趁春光大好,去郊外踏青、蕩秋千,別辜負了大好時光。再比如宋代詞人柳永的《木蘭花慢》也是這種格調:乍疏雨,洗清明。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盈盈,斗草踏青。這首詞寫了雨后的清明,景色清新,適宜插柳賞花踢球踏青,把快樂播灑在春風里。
另外還有詩人借清明來表達人生的哲理與意義的,如北宋詩人黃庭堅的《清明》:“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又有了另一番感慨和感悟。詩人由清明的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并感嘆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人生的意義卻是大不相同,這恐怕是清明詩的又一境界和新的高度。
中華文華博大精深,中國古詩詞中,寫清明的很多,數(shù)不勝數(shù)。但由于詩人所處的時代不同,境遇不同,情調不同,寫出來的詩詞其情感、韻味、意境就會有所差異,但不管怎樣,都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串色彩繽紛、耀眼奪目的明珠。
【清明節(jié)的詩句和詩意】相關文章:
描寫春天詩句及詩意04-30
比較有詩意的詩句04-14
己亥雜詩句詩意思05-01
清明節(jié)的詩句和歇后語05-02
描寫清明節(jié)的詩句和句子05-02
清明節(jié)的經(jīng)典詩句05-02
清明節(jié)詩句-描寫清明節(jié)的詩句大全04-02
小鳥和花的詩句04-30
和勵志有關的詩句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