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元宵節的古詩詞賞析

時間:2022-12-06 19:50:43 詩詞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古詩詞賞析

  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以下是元宵節的古詩詞賞析,歡迎閱讀。

元宵節的古詩詞賞析

  正月十五夜

  唐·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賞析:這是一首很有名的詩歌,描寫長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據《大唐新語》和《唐兩京新記》記載:每年這天晚上,長安城里大放花燈;前后三天,夜間不戒嚴,燈會上,人山人海,車馬喧闐;歌聲笑語,匯成一片,何等熱鬧。

  上 元 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賞析: 玉漏銅壺是計時的,“玉漏銅壺且莫催”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像元宵節這樣的良辰美景,時間啊應該走得慢點。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賞析: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甚至一直綿延不絕地與昊昊天穹連成一片,遠處的( 燈光)恍若點點繁星墜地,靠樓的(燈光)似明月高懸。為這節日增光添彩的,當然還少不了美麗姑娘的歡聲笑語。

  京都元夕

  金·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賞析:此詩展現了游人在元宵節游玩的景象,寫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華,長衫和炫服華妝的對比,含蓄動人,意味深長。

  元  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影永冰燈

  明·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賞析:唐順之是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嘉靖八才子之一,文武全才,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歸有光合稱嘉靖三大家,是明代重要文學流派唐宋派代表人物。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賞析: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 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青玉案 元夕

  作者: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賞析:此詞極力渲染元宵節觀燈的盛況。

  先寫燈火輝煌、歌舞騰歡的熱鬧場面。花千樹,星如雨,玉壺轉,魚龍舞。滿城張燈結彩,盛況空前。

  接著即寫游人車馬徹夜游賞的歡樂景象。觀燈的人有的乘坐香車寶馬而來,也有頭插蛾兒、雪柳的女子結伴而來。

  在傾城狂歡之中,詞人卻置意于觀燈之夜,與意中人密約會晤,久望不至,猛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結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賞,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全詞構思新穎,語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盡。

【元宵節的古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詞賞析12-09

經典的古詩詞賞析12-09

經典古詩詞賞析12-09

古詩詞賞析:12-07

古詩詞《水調歌頭》賞析12-09

古詩詞賞析:送別12-08

古詩詞春日的賞析12-08

課外古詩詞賞析12-09

古詩詞賞析大全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