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每日一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賞析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原文】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1]。
試問卷簾人[2],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3]。
【注釋】
[1]濃睡:沉睡。不消殘酒:指殘余的酒意尚未消失。
[2]卷簾人:指站在窗口卷簾的侍女。
[3]綠肥紅瘦:葉子更舒展,花兒更稀少。
【作者】
李清照(1084~某年),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宋代杰出的女文學家,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她的前期作品,詞風旖旎,多為相思愛情之作,后期詞風迥異,更多的表現身世之悲,中有無限感慨。現存詩文及詞為后人所輯,有《漱玉詞》傳世。
【賞析】
李清照傳世的詞中,《如夢令》僅有兩首,兩首詞的內容差不多,都是寫酒醉、花美的,風格清新別致,歷來膾炙人口。在這兩首詞中可以看到詞人早年生活的點點滴滴。這里選用的是其中的第二首詞,這首詞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它通過對海棠“綠肥紅瘦”的描寫,抒發了女詞人暮春時節的感傷情緒。這種感傷來自她對春光的留戀和惜別,也是對自己青春將逝的煩悶與苦惱。作者在表達這種心情的時候,沒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委婉含蓄地通過一問一答把自己的情感輕輕地吐露了出來。全詞雖然短短六句,卻將詞人惜春傷春之情表現的委婉別致,其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讀來唇齒生香,回味無窮。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從字面上來看,在一個疾風狂雨之夜,雖然一夜濃睡依然沒有消除酒意。詞人聽見疾風驟雨在先,飲酒濃睡在后。“雨疏風驟”,風吹在了詞人的心坎上,雨也打在了詞人的心坎上,這般風雨只會使得花枝狼藉,想到這里,惜花之情油然而生,詞人姑且借酒來消除心中的煩悶,便在沉沉的醉意中睡了過去。
接下來的“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就是這種心情發展的必然結果。作者有感于春光將盡,產生了惜春之情;一夜風雨之后,自然會惦記起園中的海棠。“試問”兩個字,本來是詞中常用的,在這里卻包含著作者復雜的感情。海棠花經得住風風雨雨嗎?是不是謝去了呢?作者是不希望海棠凋零的,可是又擔心它凋零,于是想,還是問一問卷簾人吧。因此這里的“試問”就不是一般的問,而是含著惜春憐花之情的問。在這一問中包含著作者多少纏綿的感情啊!可是卷簾人的回答卻是那樣的無動于衷,這就更加襯托出作者傷春惜花的感情。“卻道海棠依舊”的“卻”字用得極好:它把卷簾人的冷淡態度和作者感到回答出乎意外的神態一下子描繪了出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后兩句,既是詞人對使女的反詰,又是詞人的自言自語。詞人雖然沒有出門去看,心中卻已經想到了園中海棠花的景象,經過一夜風雨,較弱的海棠花現在應該是綠葉多了,紅花少了。“綠肥紅瘦”四個字包含了無窮無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之情,語淺意深,可以說是將語言藝術化的搭配發揮到了極致。《草堂詩余別錄》評曰:“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可謂盡得詞人三昧。
【每日一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賞析】相關文章:
穿過風雨的疏驟生活感悟04-18
夜雨寄北翻譯賞析04-04
經典美文賞析:聽風05-02
李清照的如夢令詩詞賞析05-12
關于風的古詩詞賞析05-05
秋風夜雨05-12
夜雨作文03-29
觀賞夜雨作文05-10
美文欣賞:夜雨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