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雪的氣象知識
雪是一種極其常見的氣象現象,那么對于雪的氣象知識你了解多少?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雪的氣象知識,供大家參閱!
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在冬天下雪的日子里,人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大雪紛飛的時候并沒有感覺出天氣有多冷,等到雪后天晴時,才覺得凍手凍腳。下雪不冷化雪冷,這是為什么呢?
據省氣象臺的專家介紹,下雪不冷化雪冷,這是許多人知道的自然現象。正如像上中學時物理老師所講的`,“下雪時,水氣凝結為雪花,要釋放出一定的熱量就使得下雪前或下雪時天氣并不是很冷,但化雪時,水由固態變為液態,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使氣溫降低。”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從氣象學的角度講,這一自然現象的形成,還有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受降雪前后冷暖氣流的影響。
據介紹,下雪時不冷主要是因為在冬季下雪前或下雪時,暖濕空氣活躍,高空吹西南風,天氣有些轉暖,冷暖空氣相遇,暖空氣沿著較強的冷空氣向上爬升,水氣直接凝結形成星狀,片狀,或者柱狀的微小冰晶。當冰晶慢慢長大,空氣托不住地時候,就將落到了地面,形成了降雪。而降雪結束后,天氣轉晴,一般都伴隨著冷空氣南下,高空轉為偏北風,地面受冷空氣控制,氣溫自然要下降。
因此,積雪融化時,天氣反而比下雪時冷
雪的形成原因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并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這樣重復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華增長很慢,相互碰撞的機會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長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發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于云滴增長的是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過冷卻水滴共同組成的'。當一團空氣對于冰晶說來已經達到飽和的時候,對于水滴說來卻還沒有達到飽和。這時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華,而過冷卻水滴卻在蒸發,這時就產生了冰晶從過冷卻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冰晶增長得很快。另外,過冷卻水是很不穩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凍結起來。所以,在混合云里,當過冷卻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時候,就會凍結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當小冰晶增大到能夠克服空氣的阻力和浮力時,便落到地面,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氣在0℃以上,但是這層空氣不厚,溫度也不很高,會使雪花沒有來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這叫做降"濕雪",或"雨雪并降"。這種現象在氣象學里叫“雨夾雪”。 aa(六)
雪的作用
對作物作用
雪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雪是具有很好保溫效果的物質,可以在寒冬保護植物不被凍傷,來年開春雪水融化可以為植被提供良好的供水,大自然的力量絕對不是巧合,因雪的導熱本領很差,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可以減少土壤熱量的外傳,阻擋雪面上寒氣的侵入,所以,受雪保護的莊稼可安全過冬。積雪還能為農作物儲蓄水分。此外,雪還能增強土壤肥力。據測定,每1升雪水里,約含氮化物7.5克。雪水滲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養家畜家禽、灌溉莊稼都可收到明顯的效益。
同時冬季雪水充足,不僅可以減輕當年的旱情,而且,也給來年春播作物的適時播種和苗全苗壯提供了有利條件。
對人的作用
經常用雪水洗澡,不僅能增強皮膚與身體的抵抗力,減少疾病,而且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如果長期飲用潔凈的`雪水,可益壽延年。這是那些深山老林中長壽老人長壽的“秘訣”之一。
雪為什么有如此奇特的功能呢?因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數量要少1/4。重水能嚴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過程。有人做過試驗,魚類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會死亡。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條件是大氣中要有“凝結核”存在,而大氣中的塵埃、煤粒、礦物質等固體雜質則是最理想的凝結核。如果空氣中水汽、溫度等氣象要素達到一定條件時,水汽就會在這些凝結核周圍凝結成雪花。所以,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氣中的污染物質。故每當一次大雪過后空氣就顯得格外清新。
對于農村人來說,下雪是給莊稼加了一床被,又濕潤又松土,預示著豐收。 對于城里人來說,下雪只是改善了空氣質量,增加了游玩的樂趣。
其實雪還有其他的醫療作用,它可以去火、明目、降血脂等等。
據測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為0.05-0.10克。所以,地面積雪對音波的反射率極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為減少噪音作出貢獻。
保溫作用
積雪,好像一條奇妙的地毯,鋪蓋在大地上,使地面溫度不致因冬季的嚴寒而降得太低。積雪的這種保溫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開的。
我們都知道,冬天穿棉襖很暖和,這是因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著許多空氣,空氣的導熱性能很差,這層空氣阻止了人體的熱量向外擴散。覆蓋在地球胸膛上的積雪很象棉花,雪花之間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鉆進積雪孔隙里的這層空氣,保護了地面溫度不會降得很低。當然,積雪的保溫功能是隨著它的密度而隨時在變化著的。這很象穿著新棉襖特別暖和,舊棉襖就不太暖和的情況一樣。新雪的密度低,貯藏在里面的空氣就多,保溫作用就顯得特別強。老雪呢,象舊棉襖似的,密度高,貯藏在里面的空氣少,保溫作用就弱了。
這是因為空氣是不良導體。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物體,它本身都能通過熱量,這種能夠通過熱量的性能,稱做物體的導熱性。在自然界常見的幾種物質中,空氣的導熱性最差。所以物體里容納的空氣越多,它的導熱性就越差。由于積雪里所能容納的空氣量變化幅度較大,因此,積雪的導熱系數變化幅度也較大。一般剛下的新雪孔隙大,保溫效應最好,到春天融雪后期,積雪為水所浸漬,這時它的導熱系數就更接近于水了,積雪的保溫作用便趨于消失。
【雪的氣象知識】相關文章:
雪有關的氣象知識05-09
關于雪的氣象知識05-09
與雪有關的氣象知識-雪的形成原理04-13
氣象知識精選05-09
氣象知識大全05-09
氣象知識科普05-09
實用的氣象知識05-09
氣象知識的文章05-09
氣象知識題庫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