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圣誕節的文化習俗介紹
末日,不是世界毀滅而是你不在我的世界。
圣誕節的文化習俗圣誕前夜——平安夜 幸福祥和狂歡的團聚夜
圣誕夜(silent night / christmas eve),又稱平安夜,即圣誕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社會是圣誕節慶祝節日之一。但現在,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
屆時,千千萬萬的歐美人風塵仆仆地趕回家中團聚。圣誕之夜必不可少的慶;顒泳褪蔷蹠4蠖鄶禋W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后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圣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圣誕之夜,父母們會悄悄地給孩子們準備禮物放在長統襪里。
在大部分基督教社會是圣誕節慶祝節日之一。圣誕夜傳統上是擺設圣誕樹的日子,但隨著圣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例如美國在感恩節后,不少圣誕樹早在圣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
在英國,圣誕夜如在工作日,有時會被銀行及貿易公司視為短日(下午休息)。
傳統教會的圣誕期在圣誕夜開始。除非當日是星期日(參看待降節),守夜的聚會據說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參加圣誕節的聚會是不被允許的。圣誕季節繼續直至1月4日,如當日是星期六,則至1月5日,當主顯節(顯現日)慶祝時。
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內舉行,以表示圣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一般會有火雞或火腿作為主菜。德國的傳統菜色則是燒鯉魚。
圣誕節的習俗與文化圣誕節的文化習俗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也就是圣誕節。本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圣誕節的習俗與文化,希望大家的圣誕節過得充實而愉快!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圣誕習俗數量眾多,包括世俗,宗教,國家,圣誕相關,國與國之間差別很大。大部分人熟悉的圣誕符號及活動,如圣誕樹,圣誕火腿,圣誕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贈禮物,都是基督教傳教士從早期asatru異教的冬至假日yule里吸收而來。對冬至的慶祝早在基督教到達北歐之前就在那里廣為進行了,今天圣誕節一詞在斯堪的納維亞語里依然是異教的jul(或yule).圣誕樹被認為最早出現在德國。
教宗額我略一世沒有試圖去禁止流行的異教節日,而是允許基督教的教士對它們賦予基督教的意義重新解釋,他允許了大部分的習俗繼續存在,只是稍加修正,甚至保持原樣2.宗教及政府當局與慶祝者之間的交易使圣誕節得以繼續。在基督教神權統治繁榮的地區,如克倫威爾治下的英格蘭和早期新英格蘭殖民地,慶;顒邮潜唤沟3.在俄國革命后,圣誕慶祝被蘇聯蘇維埃共產黨政權禁止了75年。即使在現今一些基督教派里,例如耶和華見證人、一些基要派和清教徒組織,仍舊把圣誕節看作沒有圣經認可的異教徒節日,并拒絕慶祝。
自從圣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后,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圣誕裝飾和圣誕老人神話出現了。
圣誕卡:
圣誕卡(圣誕卡片)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也視為維持遠方親朋好友關系的方式之一。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
圣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圣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圣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圣誕帽。
宗教慶祝是以將臨期/降臨節開始的,將臨期是對大約在11月尾基督降生預期的慶祝,將臨期教會會有特別的活動或儀式。一般包括降臨節頌歌,這段時間內使用將臨期歷慶祝,期間還會向兒童發送糖果和巧克力。在圣誕節前,教會會在教堂安排用許多圣誕活動,唱詩班也會在教堂里演唱圣誕歌曲。 在平安夜和圣誕節,特別活動包括子夜彌撒。
其他宗教信仰也會乘圣誕假日期間慶祝他們各自的冬季慶典。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猶太教的光明節,在21世紀的今天,家庭成員在光明節內也開始互贈禮物了。
圣誕節同時也合理的為伊斯蘭世界接受,因為耶穌在伊斯蘭教里也是一位先知,慶祝他的降生是沒有理由被拒絕的。圣誕節的世俗慶祝對在西方國家的穆斯林們來說已經變得非常普遍了。
北歐
在瑞典,傳統上公司會在圣誕節前一星期邀請員工參加一個圣誕午餐(julbord或jullunch).為了防止圣誕節期間可能導致的食物中毒,瑞典報紙傳統上每年都要不遺余力的作一些實驗室試驗有關的報道,警告市民冷肉和蛋黃醬這些東西不要放在室溫條件下以防變質。圣誕節在瑞典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享受美食時節,圣誕節盛宴上的重點還是以烘烤火腿為主,但是哪一天享用它在不同的地方卻也不同。不過在瑞典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那就是圣誕前夜這一天也就是12月24日下午3點準時收看迪士尼的特別節目。
挪威的圣誕大餐會在12月24日舉行,挪威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特定的食物做為圣誕晚餐,然后"julenissen"(jule是圣誕的意思,nissen是挪威傳說中的精靈)會帶禮物給表現好的小朋友。經過安靜的與家人團聚的12月25日,節禮日后會有另一場大型慶祝,兒童們會在此時在鄰居中挨家挨戶接受款待。joulupukki(或圣誕山羊)是芬蘭版的圣誕老人。他坐在馴鹿拉的雪橇里給表現好的小朋友發送禮物。
【圣誕節的文化習俗介紹】相關文章:
圣誕節的文化習俗12-09
圣誕節習俗介紹03-10
圣誕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03-10
世界各地圣誕節習俗介紹11-29
關于圣誕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03-09
各國的圣誕節習俗11-24
關于圣誕節習俗12-09
圣誕節的習俗及由來03-09
圣誕節的由來及習俗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