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致母親節日志
記事起,媽媽的鍋碗瓢盆聲與朗朗笑語像交響曲一樣經常撞擊耳邊,那是一幅讓我難以忘懷的場景:吃著可口的佳肴,聽著重復的嘮叨,品著幸福的滋味。盡管媽媽勤勞,可從來就不嬌慣我們,每逢假期,媽媽都會安排我們三姊妹輪流值日,煮飯、洗碗、洗衣,誰也不得偷懶。通過從小鍛煉,我學會了做家務。
每逢鄰里紅白喜事,都少不了媽媽忙碌的身影,在眾人的眼中,媽媽是個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女人,在鄰里的口碑中,我學會了與人為善。
那些年,家境很清苦,可媽媽每月都會寄錢給外婆,盡管外婆身邊有舅舅、姨媽照顧,可媽媽說這是她的一份孝心。媽媽用實際行動,讓我懂得了孝為先。
在我出嫁的那個晚上,媽媽拉著我的手默默流淚,我知道媽媽是舍不得養育了二十多年的女兒馬上就要成為別人家的媳婦。那晚,媽媽跟我說了很多,要我學會謙讓、寬容,要把別人的爸爸媽媽當成自己的親生爸媽來對待,以心換心,這樣才會和睦相處……
我遵從媽媽的教誨,以寬容的心對待老公的家人。都說婆媳關系是最難處的,可自從我嫁進婆家,唯一和婆婆有次爭執也是場誤會。也許是自己表達不當,婆婆耳朵不好使,誤認為我不高興她。當老公問及我時,才知道婆婆誤會了我。
還好老公了解我,知道我不會那樣對婆婆說話,隨即和我一道向她解釋,婆婆卻固執地不肯原諒地我,我當時委屈得躲在房間邊哭邊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安慰我,叫我盡到當兒媳婦的職責和孝心就行,只要自己心中無愧,時間長了,婆婆自然會諒解的。我聽從媽媽的意見,還是和往昔一樣對待婆婆,沒多久,我和婆婆就像什么也沒發生一樣和好如初,至今,婆婆都視我如親生女兒一樣看待。這件事過后,我銘記包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每逢過年過節,我都會準備雙份禮物分別給婆婆和媽媽,可媽媽每次都不要,要我節約用錢,反而支持我給婆婆買。姐姐和弟弟時常調侃我,說我對婆婆比對自己的媽媽還好。媽媽卻說,這是對的,對婆婆好,她才會對你更好,而我知道自己女兒的個性與孝心,不會介意那么多。我為媽媽的豁達明理而感動。
回憶是條長長的走廊,穿梭于我的整個人生,太多太多的生活片段拼接成我的成長道路,從小到大,媽媽用無私的愛、樸素的語言、日常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我,讓我學會包容、善良、感恩。前三十年,媽媽在我心中是溫柔又善良,如一顆大樹,為我們遮風避雨。后三十年,媽媽在我心中是位慈愛的老人,又如懵懂的小孩,時時刻刻需要我們的呵護。
記得2008年,媽媽與二十多位老年人組團去旅游。為了讓媽媽將自己的快樂足跡留下來,相機必須要給媽媽準備好。為防止媽媽記憶差,我等媽媽要出門的頭一天才開始教她怎么使用相機。
看著媽媽象小孩一樣認真學時,我心里突兀一種傷感:媽媽老了,不再是以前那個年輕氣盛、做事風風火火的媽媽了,而是一位需要我們幫助呵護的老人…教了過后,我就讓媽媽給我拍照,看是否過得了關,結果,拍出來的照片不是暈的就是看不到頭或腳,由于媽媽人老眼花,還直說拍得好,我覺得又好笑又好氣。于是一遍又一遍給媽媽強調要領,經過這樣反復的訓練,媽媽終于可以勉強掌握要領了。
第二天中午,在媽媽走之前,我又讓媽媽重新演示一遍,結果媽媽不是忘了這就是忘了那,還硬說我沒教她,搞得我哭笑不得。頭天問她的時候,她還胸有成竹的說懂了懂了,沒想到忘得這么快。于是我又手把手的重新教她一遍,看著媽媽笨手笨腳的樣子,心里有些不耐煩,轉念想到自己對兒子,想到媽媽對我們細致入微的愛,本來有些不耐煩的我最終克制自己的情緒,耐心細致的把媽媽當成孩子一樣教,看到媽媽開心的笑了,我覺得媽媽就像小孩一樣真可愛。
前不久,媽媽來我這兒呆了十幾天,我特意請幾天假陪媽媽四處轉了轉。媽媽因為糖尿病、骨關節增生多年纏身,所以走路蹣跚,并且走一會就要歇息一會。
我就一直走走停停攙扶著媽媽,就如自己小時候蹣跚邁步媽媽牽著我的手一樣,那一刻,我是既幸福又心疼,幸福的是可以和媽媽在一起,陪她聊聊天、散散步,心疼的是媽媽真的老了,花白的鬢發、溝壑的皺紋、蹣跚的步履、遲緩的思維,與往昔那個快言快語、做事利落的媽媽截然不同,怎能不心疼?
追憶往事,滿滿的都是媽媽的愛,這份愛是無私的。而今,女兒又拿什么回報媽媽呢?媽媽卻說,只要我們幸福健康、善良寬容、團結友愛,她就滿足了。我知道,無論兒女們怎么付出也難以回報那份厚重而溫暖的母愛。母親節將至,女兒想對媽媽說:無論何時何地,女兒心中永遠載著對媽媽的牽掛與思念,這份情至深至遠,祝愿媽媽健康、幸福!
【致母親節日志】相關文章:
父親節致父親的日志05-12
母親節日快樂日志05-12
媽,母親節快樂日志05-12
母親節里收獲的感動日志05-12
五月,母親節散記日志05-12
母親節買只電棒錘日志05-12
母親節不需要浪漫日志05-12
母親節請接受母親的訴苦日志05-12
又是一年母親節經典日志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