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父親節廣播節目稿
篇一:關于父親節專題的廣播稿
關于“父親節由來”,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么不能有個父親節呢?
多德夫人和他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撫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呼吁建立父親節,并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采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后,其他州也慶賀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伯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后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第二個說法: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準。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并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因而印制了賀卡。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一些,但今天英國在六月里第三個星期日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父親節似乎遠不如母親節那么重要,沒有孩子給父親送禮物。但是,美國的父親仍然認為他們的命運比許多其它國家的父親強得多,因為那些國家的父親們連個名義上的節日都沒有??
現在,全世界有二十多個國家通過教堂儀式、送卡和禮物來紀念父親節。每年全美國要在五千六百萬令人尊敬的父親們身上花去十多億美元禮品費,但在禮品的種類上除了領帶和雪茄煙外其它東西很少。很多人認為給父親買禮物最難。其實有很多有趣的、合適的禮物是會令父親們開心的。那位第一個受到子女尊敬的父親在本世紀初當然不需要劃船漿或是水下攝像機,但現在父親們會喜歡的。對酷愛工作的父親可以替他添置一只辦公桌上用的保溫杯,或是替他報名參加附近的博物館和健美俱樂部。
篇二:“父親節”廣播節目稿
周日的凌晨是父親節,在我奮力不吃不睡準備改節目之前的最后一個凌晨。一直是一個沒有節日觀念的人,因為怕。從沒想過為什么會怕,也從沒想過最怕哪個節日,因為一直在逃避,不去思考。于是離開家鄉,離開那些回憶,于是有些事真的可以忘記。但是總會在某些時候,他們都會再次親切的浮現在你的眼前,讓你眼眶濕潤,心開始哭泣。說得太多真的要哭的,于是就不說了,這個凌晨你有要說給父親的話么,發送短信,撥打語音留言電話,今天我們所有的情歌都獻給這個男人,他有兩個名字,父親,和我們童年時候的爸爸。男人有時候也會流淚,在為愛情受苦的時候,在失去想念的時候,而此刻如果你的眼眶濕潤了,那一定是因為你想念父親了。
音樂《男人哭吧不是罪-劉德華》
《背景音樂-loneliness-baby face》
電視里天天在放著父親節的宣傳片,于是人人都知道,6月份的某一個雙休日是父親的節日。
我的父親,不,爸爸,喊父親太疏遠了。小時候,我和爸爸最親了,因為媽媽總是在地里干活,或者在外面做磚胚,我就是爸爸帶大的。爸爸給我講故事,爸爸做飯給我吃,爸爸給我洗衣服,晚上,我跟爸爸睡一頭。爸爸雖然個子不高,可是在我心目中,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高人。
在我們那塊地,爸爸是燒菜燒得最好吃的,誰家有紅白事,都請他去掌勺,逢年過節的,一下子好幾家請,都忙不過來。
爸爸小學畢業的文化程度在他們那一輩人當中,算是知識分子了,他愛看書,也促使我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小時候,只能得到些《山海經》、《楊家將》、《四明山傳奇》之類的書,可我都能看得如癡如醉。從上小學認得幾個字開始,我就是個書迷。那時爸爸到外地打了一個月的工,帶回來一套《射雕英雄傳》的連環畫,那是第一次接觸金庸,太好看了。后來得知我們隊書記家有一套射雕的小說,纏著爸爸給借回來,只有中集和下集,幾乎是不眠不休的看完。
爸爸還會修廣播,也懂一點電器知識。會開拖拉機,會開船。會打魚,織網,這是爺爺奶奶傳給他們兄弟的手藝。
爸爸還是遠近聞名的幽默大師,他講出來的話,都很逗趣。他教我中指豎著不動,其他指頭一起動,這一動作,到如今只看到他和我兩個人會,與非也玩不來。
可是,現在爸爸老了,做的飯菜不合我們胃口了,也有可能,是我們的嘴巴刁了。家里還是爸爸做飯,我總是忍不住要評論一番,媽媽為此教育了我多次,“有得吃就不錯了,不要說不好吃,爸爸會難過的。”
說一次,我記住幾天,可時間長了就忘了。父親節就快到了,我告訴自己,不許批評爸爸做的菜,如需評價,要說好吃,好吃得沒得命。
關于與非的教育,爸爸也很讓我心煩。孩子哭了,不管是誰的錯,他總歸要怪怨媽媽。我們打孩子,他恨不得打我們。為這個,曾經氣得半夜里收拾包裹回老家。我哭完了,氣玩了,打電話給上中班的老公,讓他回來盯到4點鐘回老家的長途車走了再睡覺,并且替我向爸爸道歉。我居然不好意思親自向爸爸說一聲對不起
爸爸在城市,似乎不太習慣,除了買菜、拿報紙、接孩子,他決不下樓。在家就是做飯、拖地、做家務、看報紙、看書,晚上早早上床,下午睡午覺。真的很擔心他這樣下去會得老年癡呆。我知道,我應該多多和他交流溝通,聊聊天。父親節快到了,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借此鞭策自己,要注意爸爸的心情,多給爸爸一點溫暖,該我去愛了。
【父親節廣播節目稿】相關文章:
端午節紅領巾廣播節目稿04-04
電臺廣播節目設計方案05-03
父親節廣播稿04-22
父親節朗誦稿范文03-26
父親節詩歌朗誦稿04-29
父親節校園廣播稿05-05
父親節校園精選廣播稿04-22
關于父親節的詩歌朗誦稿04-26
父親節詩歌朗誦稿范本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