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中國母親節的資料
中華母親節是近年來專家學者提議的、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感念母愛而設立的節日。下面我們來看看關于中國母親節的資料,歡迎閱讀借鑒。
中國母親節的由來
母親節是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流行起來之后才進入大陸的,名貴的珠寶,象征母愛的康乃馨,特制的愛心甜點,精致的手工賀卡等,成為人們向母親敬獻愛意的禮物。20世紀80年代,母親節逐漸被中國內地的民眾所接受。從1988年開始,中國南方的廣州等一些城市開始舉辦母親節的慶祝活動,并把評選“好母親”作為內容之一。
20世紀末,隨著中國與國際的日益接軌,母親節這一節日在中國大陸各地日益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母親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當然,中國人的母親節更有中國味道。中國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濃濃的親情,在母親節這一天,人們會送給母親鮮花,蛋糕,親手烹制的飯菜等等禮物。從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國兒童會嘗試著為母親做飯,洗臉,化妝,演奏音樂,繪制圖畫,讓母親們快樂地過節。人們在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親之外,還會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務的方式向更多的母親回報親情。
母親作為我們人生的導師,帶著我們一步一步的成長,為我們付出自己的一切,我們也應當為了她們盡自己的一份力,在母親節的時候為母親洗洗腳,幫她做家務,這樣也會讓母親變得欣慰的!
中華母親節主要活動
“中華母親節”在鄒城、石家莊、煙臺等地先進行,取得良好效果后將擴大范圍。河南新鄉、山西太原、寧夏銀川、廣西柳州等10余個城市的教育部門都開始響應,在“中華母親節”到來之際,提倡每個學生為母親做一件好事或送一件自制禮品,寫一篇以“中華母親節”為主題的作文。
中華母親節促進會還將在中國選出百萬名學生,向他們免費發放《關愛母親行動計劃》,針對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設計了關愛母親的方式、方法,由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同時,還計劃舉辦媽媽故事作文比賽等中國性比賽。
中國民眾針對“洋節”漸熱、民族節日漸冷的情況,采取了回歸傳統節日的行動,如舉辦“中國情人節”——“七夕文化節”、投入力量挖潛春節文化內涵等,創辦“中華母親節”延續了這種文化復興。
2007年5月13日是西方“母親節”,而當時一些中國儒學研究者和青少年倫理道德教育者也在拉開首屆民間“中華母親節”的序幕,倡導中國人用自己的方式感念母愛。
見賢思齊國學大講堂第三講:家國情懷與家風家教暨《中華母親》紀錄片座談會于2017年9月30日在北京召開。
領導干部國學大講堂秘書長、《中華母親》紀錄片總制片人齊崇峰: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倫理文明,是非常重視親子之情和博愛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許多偉大,而且非常有影響的母親形象。中華母親是民族的血脈,母愛有著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中華民族在中華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歷來注重對母親的孝道。正是有了這種以母親家庭為主的孝道,才有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中華母親》紀錄片要以維系中華文化血脈、培育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中華偉大母親及傳統孝道精神為宗旨,意在喚醒現代人能更加的尊重母親、關愛母親的強烈意識。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及文化自信,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母親節的資料】相關文章:
母親節英語資料05-07
母親節有關的資料05-08
中國春節對聯資料04-22
關于母親節英語資料05-07
關于母親節的文章資料05-07
母親節的英語資料短的05-08
母親節在中國的發展03-24
中國重陽節的手抄報資料04-19
中國教師節來歷的資料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