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端午節的煮雞蛋節日文章

時間:2024-06-17 20:16:35 端午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煮雞蛋節日文章

  忙碌的日子最不經數。覺著才過了春節,人剛忙碌完松口氣的功夫,這怎么轉眼便近了端午。

端午節的煮雞蛋節日文章

  對于傳統節日,我是極重視的,但卻疏于看日歷去專門標記。常常是某某節日眼看著要到了,我才在超市里商家促銷的廣告上,知道了這樣一個節日的臨近。爾后便是翻看日歷,查找這以農歷計算的傳統節日,對照公歷來算具體又該是哪一天,以便在這節日來臨時,置備相應的物品,去鄭重紀念一番。

  今年的端午也一樣,日子未到,各粽子廠家的促銷廣告便已占據了商場的顯著位置。對于這些廣告本身,我向來是不屑于看的。在我的意識里,傳統節日便應該有傳統的味道,用這些工業化生產的東西來紀念傳統,本身就是對傳統的一種褻瀆。所以,我雖已從故鄉來這異域的城市二十年余,無論再忙,卻依舊會按了故鄉的習俗去過傳統節日。這樣做的目的,為的便是一種對于傳統的堅守,更是對故土的一種依戀。

  端午節也是這樣。雖然大家早己把端午節過成了“粽子節”,我卻依然會遵了故鄉的習俗,在端午那天一早去煮蒜、煮雞蛋。妻已經不會再像以前故鄉女人那樣,在端午節時給孩子繡荷包、縫香囊、拴五彩線。家里的門楣上,我也再找不到那長長的艾草來插,更不知如何去泡那驅蟲的雄黃酒。只得將那些東西全部簡化,僅煮了蒜和雞蛋,以此來恪守傳統。雖然極簡單,卻是懷了虔誠的心,為的便是那份對故鄉端午節日的紀念。

  說實在話,那白水煮的雞蛋并不好吃,煮蒜就更不用說。我從記事起,雖盼著過那端午節,卻并不盼了吃那雞蛋與蒜,盼的原因主要竟是為著好玩。好玩的割艾草,好玩的抹雄黃酒,以及那好聞的香包和好看的五彩線。當然,這煮蒜和煮雞蛋還必須得吃!

  煮雞蛋好說,吃起來雖沒什么味道,卻不難下咽,我只是討厭那蛋黃太過噎人。所以,常會吃了白白彈彈的蛋清,而把那面得噎人的蛋黃,象征性地咬上兩小口,便半耍賴半是硬塞地送到了父親嘴里。直到今天,我每每吃煮雞蛋時,都會想起當時耍賴不吃蛋黃的情形,更會想起童年時光里的端午節。于是,這煮雞蛋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子里,成為過端午的標志性記憶

  可要說起煮蒜來,那味道真不好吃,但端午節的煮蒜必須得吃!父親對我們吃煮蒜是有定量的,每人最少要吃掉一頭煮大蒜。不吃肯定不行,吃吧又覺難以下咽,通常情況下便都是被大人們盯著,爾后硬了頭皮吃下去。好在那樣的年月,我們已經吃慣了難吃的各種東西,相比起這節日的快樂來,用吃上一頭煮蒜來換取,我已經是相當地知足了。

  至后來上了小學,有篇課文里寫端午節的事情,里面提到孩子們拿煮雞蛋到學校利用課間玩碰雞蛋,比賽看誰的雞蛋殼最硬。最后得出的結果說是那紅皮獲勝,原因是紅色的蛋殼比白雞蛋殼要厚要硬。受了這樣的啟發,后來再過端午時,我們便都各自揣了雞蛋來學校,學著那課文中的方式,在課桌上進行碰雞蛋比賽。后來,這樣的游戲便成了端午節當天孩子們的保留節目。在碰蛋過程中,隨那蛋好與蛋碎,感受著游戲中的或悲或喜。碎了固然婉惜,但畢竟這是游戲,目的便是將那原本只能吃的煮雞蛋,變成一種彼此交流嬉戲的玩具,在游戲的過程里去享受這樣一段美好時光。

  而這樣的游戲快樂,我的孩子是感受不到的,原因是這城市里的孩子過端午只吃粽子。

  兒子也喜歡吃粽子,那香香甜甜、軟軟糯糯的口感,非常投了嘴饞小孩子的胃口。這樣的粽子不但孩子愛吃,我亦同樣。只是在端午那天,我會依了故鄉習俗,早早便起來將雞蛋和蒜煮好,然后等他們起來吃早飯時,將這些東西一并端上。

  吃煮雞蛋兒子能接受,可吃這煮蒜,便只能靠我的武力威懾。硬逼著讓他吃上一瓣兒,還是只嚼兩下便往下咽,其表情極為痛苦。再想讓其吃第二瓣兒,已經捂了嘴巴,堅決不吃。一旁的妻看不下去,不讓我再強逼兒子吃煮蒜,說:“過節本身就圖個快樂,這一大早起來你就因為這個收拾孩子,值得不?吃煮蒜雖然是傳統,可你不能拿自己的喜好,來強迫孩子去接受你認為應該堅守的東西,他只是個孩子,哪里能體會得到你對家鄉的感情和對傳統的那份兒堅守?”

  聽了這樣的話,我無以應對,只得默默低頭將他們吃剩下的那兩頭煮大蒜吃掉。在那有些難吃的煮蒜味道里,去感受屬于我童年時光中,那樣一段端午記憶。

  吃完雞蛋和粽子,兒子歡快地下樓找他的同伴們玩去了,剩下我和妻。妻去涮洗碗碟、收拾廚房。而我,則只能坐在沙發里,一個人沉默無語。這一刻,我只想靜靜地坐著,開啟一段回憶,回憶童年時光里,故鄉那富有濃重傳統氣息的端午節,那樣的端午雖然沒有粽子可吃,卻有煮蒜和雞蛋。那煮蒜同今天一樣難吃,可我卻愿意在吃過那難吃的煮蒜過后,去看四鄰的女人們抱了各自的孩子,圍坐在院場外面的石頭上,比著誰的香囊更香,賽荷包誰繡得更好看,以及那五彩線誰又搭配得更艷。看完了這些,你還可以拿了自家的煮雞蛋,找上幾個小伙伴去相碰著玩。

  只可惜,這樣的情形,永隨了時光留在我腦海里,成為我對傳統端午的一段記憶,若非有時光穿梭的機器,你便永遠無法回去。

  如今,又近端午,超市里各樣包裝的粽子琳瑯滿目,將那特意騰挪出來的展區塞得滿滿當當,糯米和紅棗也開始不失時機地寫了大字海報進行促銷。妻讓我記得提早買點兒糯米和紅棗回來,好給兒子包粽子吃,而我所想的,則是別忘了買幾頭新蒜和雞蛋!在這樣一個特殊而極富傳統的節日里,我可以食無粽,但不能沒有煮大蒜和雞蛋。

  前兩日,無意中讀到汪曾琪先生所寫的《端午的鴨蛋》一文,才知道他們高郵端午的習俗,竟也不是吃粽子,而是吃當地所特產的紅心咸鴨蛋。從文中我看到他們那兒許多的端午習俗竟也與我們那兒的相仿。從那并不長的文字里,你能感受到他對兒時過端午吃鴨蛋,以及掛“鴨蛋絡子”那樣一種端午習俗的深深懷念。因為,這些習俗只屬于記憶和故鄉!

  至此,我才明白,這依附于故鄉泥土上所衍生出來的傳統節日是有基因的,這基因通過泥土,滲透進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不論將來他走到哪里,那基因便會在某一個特定時刻顯現。

  而今天,在端午將要來臨的時候,它開始一點點顯現,幻化成端午節的煮雞蛋!

【端午節的煮雞蛋節日文章】相關文章:

煮雞蛋作文10-19

煮雞蛋作文12-06

煮雞蛋面作文11-12

端午節煮粽子的作文12-01

端午節是雞蛋的由來12-09

端午節勵志文章11-24

歌頌端午節的文章12-09

端午節民俗的文章12-09

端午節的人生感悟文章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