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散文的作文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文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散文的作文 篇1
我不是很喜歡看小說,因為我總覺得那不是真實生活里的世界。我喜歡看散文,一篇一篇總能用質樸的語言,真實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打動我。我看的散文書很多,而我最喜歡的兩位作家是龍應臺與丁立梅。
當我看完龍應臺的第一本書《野火集》時,我就被這個華人作家所震撼,她用一種鋒利堅韌的語言,寫出了這么一本書。《野火集》使我覺得龍應臺是一個嚴肅的女性。但當我翻開《目送》《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時,我不由得為之動容。原來,龍應臺更多的是一種母性的慈愛,她將一種種愛寫進了她的書里。這些書反映了龍應臺的經歷,殊不知,其實也是在向我們表達了人世間的母愛、親情、博愛。可以說龍應臺的“人生三書”里沒有一篇是由多么華麗的語言拼成的,它甚至沒有語文上所謂的好詞佳句,它全部都是龍應臺發自內心的話,可我卻為這樣的一篇篇文章感動。
另外一個作家并沒有龍應臺那樣的有名,也沒有龍應臺出版的書那樣的圖書銷售量。可我更愛她的文章。在她的世界里,世界萬物都是美好的,都是有愛的。她就是丁立梅。她的寫景書《遇見》用很平常的語言卻寫出了世外桃源;她的感悟書《暗香》告訴了我們每一種花開都是對大自然的饋贈;她的寫實書《暖愛》用她自己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感動我們。
我喜歡她的樸實“滾滾紅塵之中,我們都不可避免會陷入孤獨,但只要人世間有愛在,有善良在,有朋友在,就會有春暖花開”,我喜歡她的感悟;“一個人的存在,到底對誰很重要?這世上,總會一些人記得您,就像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凡來塵往,莫不如此。”
這就是我喜歡的兩位柔情似水的作家和她們的書。
散文的作文 篇2
寒冷漸漸攀爬到我的臉上。哦,夜的黑色,它給了寒冷棲身之地,讓我在這份孤獨里,目光里尋找不到陪伴,還要在四處躲藏這寒風的呼嘯。我走在路上,這里的夜晚是漆黑的影和閃耀的光的世界。聲音也隨著那份光亮傳來,人群聚集的地方,似飛蛾撲火般的習性,誰又能躲得過哪?行道樹,不似白天那般的金黃,撐起了一份遮蓋的穹隆。
在夜里,被寂靜所沉埋,矗立的像是陰森的士兵的,我抬頭看去,更是一片幽暗神秘的,無法被知曉的。我疑問到,是不是有一雙眼睛在上面躲閃。燈光和夜里降下來的薄霧作伴,淡黃色的燈光染上了一層紗一般的柔軟,卻也無法掃去夜里的寒冷。燈光像是越來越遙遠的,不可觸及。在燈光的后面是形形色色的人,我在燈光的前面。燈光里面的人或許并不知道燈光之外的寒冷,燈光以外的人,都在追求著燈光的絢爛。夜的黑色讓更遠處變得不可見,我被夜的黑色所圍繞的是自己的渺小,總想著探尋夜的面紗背后的容顏,迎接我的是更深,更加廣闊的黑暗。對著黑暗里的無聲,我也變得寂靜,失落和許多不明白。越來越多的,再也沒有人能給我說清的,語言是自己的紛擾。
回到了燈光處,洗滌了夜的黑色的碎片。夜在我的背后,夜也在我的心里,我的不明白處。夜晚是一個寂靜的舞臺,夜晚是我的獨自思索,我在夜晚的沉淪里徘徊,我是夜晚里的客人。它的每一個客人,都是一個人的。
散文的作文 篇3
冬天來了,尋覓不到雪花的蹤影。屋外,梧桐的枝干呼呼作響,似是在傾訴著什么……
題記
憶往昔:白雪紛紛何所似?
喜歡一個人坐在窗前,不知不覺就會想到數年前的大雪紛飛。對于那時的我來說,雪花就像飛舞的精靈,輕盈靈動,讓人不知不覺便陶醉其中。我喜歡站在雪里,感受雪滌盡萬物,滌盡我的靈魂。
這時,忽然想起謝道韞對雪的解釋,她以柳絮喻雪,我心生幾分敬佩。白雪紛紛何所似?到底還是“撒鹽空中”形似。“柳絮隨風”神似。
看如今:遍尋雪花尋不得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雪的渴盼卻并未消減。在一些人慶幸沒有雪路不會滑的時候,我卻在心中渴盼,渴盼雪的到來。
在心中,我一遍又一遍描繪著梅花映雪的美景,勾勒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想象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寂靜,遙想著”風雪夜歸人“的場景,只盼雪來,但求無悔,但終究事與愿違,尋覓不到雪花的蹤影。我懊惱著,卻仍舊心存希望,渴盼它姍姍來遲,也總勝過爽約。但也許雪是真的不想來吧,溫室效應使它望而生畏,不想葬身于火爐。又或許它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卻也還是在空中便融化成水滴,無緣與人們相見。想起自己的一個小舉動,就有可能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一個因子,我懊惱著,擔憂著。我們不該對自己的環境肆意破壞,應該重視起來我們的環境。
屋外梧桐的枝干仍在呼嘯著,它以一個長者的姿態屹立于世間,似是在批判著人類的過失。它也好久沒享受過雪的滋潤了吧,干皺的樹皮像極了滿是皺紋的臉。
夢將來:愿“忽如一夜春風來”在夢中,我繼續渴盼雪的到來。我等待“忽如一夜春風來",去看那“滿樹梨花”的勝景。
冬天來了,我渴望尋覓到雪花的蹤影……
散文的作文 篇4
這個城市讓我壓抑,因為這里有我討厭的人,討厭我的人;這個世界讓我壓抑,因為這里有我不認識的人,不認識我的人。每天都要在現實的紛紛擾擾中,圍著成績打轉轉,所有的人總以為學生很輕松,可誰知道學生被定義就是學習的機器。成績不好的要笨鳥先飛,扎入學海,成績好的還會有比自己更好永無止境的攀比,一去不回。悲哀的是當好學生成績一旦有下降,一旦有反感,就會更極端的壓抑。知道為什么時間就是生命么?老師曰:“你的時間難道是用來玩游戲、聽音樂、看電視的嗎?看看,英語單詞又以沒背,語文詩文要默寫,物理公式,數學考試。所以不要認為你的時間很多,花在一些枯乏浮虛的事物上,你要不珍惜學習時間,你初中不學好,考得到高中嗎?高中沒有了,大學,你挨得著嗎?大學沒了,更多的學位也都跟你說亂拜拜了。沒有學位,你怎么去實現你的人生意義?人生沒有了意義,生存也只是敷衍。所以,同學們,時間就是生命,學習時間更是生命。”是啊,時間是生命,學習時間更是生命,可惜的是我每次都在一種生命當中失去了另一種生命。我很忙,很累,忙得累得只感覺一切都只變成無色憂郁的影子陰陰沉沉,只是我的忙我的累,我無法生動的言訴,自然他人又無法理解。我該怎么傾吐,才能讓你明白我深遂的痛苦呢?
每天擁抱著我的煩惱,卻只能凄涼的沉默,我逝去的背影太勿勿,我知道我錯過的是在是太多了。桃花開了,只覺得眼前一粉,過幾天,才突的發現花謝了。五月快過了,才發現春天過了,頭發會因熬夜而枯黃分叉了,才發現自己真的憔悴了。有的時候,想提筆寫些什么,卻更想到老師給我下的完美的定義“一個刻苦勤奮的女孩子,讀你的文章真是一種享受”,如果我寫這種帶濃郁心情色彩的文字,大家還會接受嗎?想起這個,我的步伐變慢了。我想,看看藍天,看看白云,可以嗎。親愛的自己,請給我這一次任性的權力,好嗎。看呀,這時天空還和很久以前一樣廣闊,一望無際的,如果那里所有的氣息都是用快樂撲滿的,那該多好呀。心中的那只孤亭落溪雁,你的彼岸,看到了嗎,很遠很遠,但也只是到達的問題。至少這樣的仰望,當目光與天空平行時,窒息的壓抑至少不會以自己為垂足,垂直相交無限延長。或許吧,世界很小,當我低頭只注視悲傷一個點時,那樣的我或許很真實,每天會為了自己的學習而忙碌。世界很大,當我抬起頭注視一片更廣闊的天空,這樣感覺有一瞬的突破。很遠的地方,一個不被保證的明天,我期待著。
世界真的很小,小得不知道轉過身,明天會發生什么,作文精彩極了,物理糟糕透了;世界真的很大,大得不知道轉個身,明天又會失去什么,淚水浸透的執著信仰,真實任性的年少時光。好好珍我惜,青春的每一天,便是我永恒的如是說!
散文的作文 篇5
后來兩天我都是朦朦朧朧的,沒有什么感覺。仿佛是你還在不遠處某個地方呼吸著,心臟繼續它繼續了七十多年的跳動。
你沒有。
直到站在火葬場,最后一次看你的面容,姑姑靠著朋友勉強站立,哭著對我說我再也沒有爺爺了,我才仿佛大夢初醒。臉上有些涼,抹了一把,竟滿手的淚水。
我又憶起你下葬,蓋大理石的師傅是你學生的學生,這使我不由感慨世界的精妙手段。我看著你最喜歡的茶壺和收音機逐漸離開我的視野,那茶壺是我把玩過的,收音機也是我常陪你聽的。
我這才明白過來,死亡只是一場與熟悉事物的告別。
永不回頭的告別。
天空是鴿灰色的,遠方的灰色里翻滾著鉛灰的云。清晨下過小雨,因為沒戴眼鏡,墓地在眼里如同模糊的抽象畫。我向更遠處眺望,望見磚紅的平房在濃云下微小地顫栗。野草是枯黃色的,鋪滿了上下起伏的山路,襯著曲折蜿蜒的小路越發暗沉起來。
自此,人生再無你陪伴。
散文的作文 篇6
本人從小就對文學情有獨鐘,上學讀書的時候就偏文科,最愿意上的是作文課。長大后雖然陸續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一些拙作,但對自己的作品總是很不滿意,自我感到文章的思路不夠清晰,文字表達的不夠有韻味,語言組織得不夠精煉,感覺沒有打動讀者的心。
近年來,我忙里偷閑拜讀了《魯迅作品精選》、《名家散文》等幾部有關散文專集。這些作品真不愧出自名家大腕之手,他們的每一部佳作不僅是文學精品,又是諸多門類的教科書,我還從中感悟到了頗多的人生哲理。
散文作為一種題材廣泛、寫法靈活、個性鮮明、文情并茂和短小精悍的文學體裁,能給讀者美的圖畫、美的情景、美的感受。它或描景狀物,或敘事寫人,或議論說理,或抒情感慨,形式多種多樣。散文有著無窮的魅力,猶如苦中帶有濃香的咖啡,品嘗越長久,滋味愈醇香。
魯迅的《秋夜》,雖然是寥寥幾百字的短文,卻形象地刻畫出了現實生存的眾生相,并贊美了那些無畏的時代英雄;朱自清的《背影》,用樸實的語言描寫父親給自己買桔子的全過程,歌頌了父愛的偉大;鄭振鐸的《宴之趣》則精辟地把各類人赴宴后的表情、心態描述得淋漓盡致;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閑話》,作者拋開一切世俗,盡情享受大自然所給予的賞心悅目的樂趣,表達出了超脫的意境 …… 這些文學巨匠大部分寫作的對象是普通人、動植物、大自然或本人的情感世界。他們寫作從平凡的小事情入手,用多種形象、貼切的語言,描述感人的故事或大道理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讀著他們的文章,使我仿佛走進了作者描述的場景和感情世界里,為散文中的人和事、景和物陶醉著、感動著、擔憂著、憤怒著。當讀到感人之處,作為五尺男兒的我,也曾默默流過淚,陷入文章中描寫的情感漩渦中久久不能自拔,緩緩地才能返回現實中來。
想到自己的一些作品,也有很多的感慨。寫作《懷念在天堂的父母》、《婆媳情》、《愧對老班長》的時候,題目、內容、結構、層次都選好了,可就是沒有寫作靈感,不知從哪下筆,這些作品憋了一個多月才出爐,個別作品還要更長時間去斟酌。而有了靈感的時候,一個作品當天就能寫作完成。也許對別人來說,寫作是輕松、愉快、享受的過程,但對于我這個文化水平稍差的人來說是苦差事,而我甘愿吃這個苦,因為每次作品被發表時無比欣慰和驕傲。在多年的寫作實踐中越來越感受到,作者能夠寫出上乘的文學作品,除了要具有較高的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要有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對社會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社會閱歷,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人間的真善美、假惡丑。
散文有如此大的魔力,能讓人喜怒哀樂,讓人思緒萬千。啊,散文,你是文學大花園中最美的花朵,是文學家族里的“輕騎兵”、“自由人”。
散文,你是我的最愛,我為你喝彩,會為你努力奮斗到永遠!
散文的作文 篇7
我們班有位同學叫東強,短發,瘦小,常穿一件綠外套,坐在第一排。別看他外貌不揚,學習卻非凡,屢考第一。他愛讀書,甚至有點發狂,綽號“書蟲”。
這不,又是一個中午,“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天氣大好,外面一片熱鬧。同學們早早地把作業做完,三三兩兩跑到操場上,你打球我跳繩,你追逐我打鬧。東強不,坐在位置上,姿勢端正,桌面上一本書,“嘩嘩嘩”,隨著東強的閱讀而翻動。盡管外面鳥語花香,盡管外面人聲鼎沸,東強連眼珠都沒轉動一下,真正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努力就有收獲,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書蟲”東強因為讀書認真,也取得了好成績。每次大考小考,語文數學,東強都毫無疑問地,必奪桂冠。老師總是笑瞇瞇地表揚:“東強,你真是好孩子。”東強也很有禮貌地回答:“謝謝老師,我還不夠好,還要繼續努力。”
對于東強的行為,同學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也潛移默化,向東強學習,都爭取“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變情金剛——大黃蜂 (批注:題目與文章不太吻合,可換。)
“大黃蜂,去WC嘍。”“哦。”
“大黃蜂,去玩嘍。”“嗯。”
“大黃蜂,去圖書館看書嘍。”“Yes。”(批注:先聲奪人,效果好,吸引讀者注意。)
……
你們一定很奇怪,“大黃蜂”是誰?告訴你吧!他就是我們班的詹林峰。
同時,他也背負著我們“男生中的敗類”的光榮稱號。
這是我們全班公認的,一、他老實,被人K很少還手,當然還手也是被人K;二、他說話很像女人。就這兩點,他在班上就無以立足。(批注:第一句總起,應該用句號;K字不錯,中英合用,獨出心裁。)
雖然他被評為“男生中的敗類”,但是我們一點都不討厭他。因為他的變情金剛——“大黃蜂”的名頭可不是吹出來的,這可是他自己說的哦!(批注:幽默是必然的,能夠博讀者一笑,但回顧一點,與中心關系不大,想要借此表現什么?寫人要注意一點,不外乎借某些事情來表現人物品質,所以建議刪去,如果要保留也可以放在后面的事例中,兩者結合為一體更顯得自然貼切。)
和“大黃蜂”打架可是很有趣的。(批注:這是打架嗎?是不是應該加個雙引號)因為和他打架總是會打出笑聲來的,他如果知道你是傷心來找他發泄的,他會想盡一切方法把你逗笑,無論是上刀山,下火海,他都會完成。(批注:味道是有了,但是不是太短了,沒有展開,像一盤菜,吃了點沒有,讓人掃興。典型事例有了,應該盡量深入,將文字寫長,比喻著說,夸張著說都可以。)
我們班的變情金剛——大黃蜂,是不是很有趣呢?要不要介紹給你呢?
【精選散文的作文七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