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情的散文經典
一定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童話般的愛情存在,但是也應該明白,在這個物質的世界里,努力賺錢還是必須滴!下面是關于愛情的散文經典,歡迎參考閱讀!
【篇一:關于愛情】
愛情是最純凈的物質,在男女之間朦朧初始。愛情他像是一顆最甜美的糖果,吃完后滿滿都是清新的氣味,遲遲不能退去那味道。
——題記
老照片
對于愛情,心中的那股憧憬,有期待有激動。卻不知道那最甜美的愛情究竟如何產生。翻開郁金香花做為封面的相冊,時光隨相冊翻轉回1995年那個盛夏,在西湖邊少女撐著一把油紙傘,倚靠在少男的懷中。少女眼神中多有些戀愛中的甜蜜與幸福,因為那個懷抱著她的男人,是有安全感的,是可以無條件的溺愛她、關心她,不是在天氣轉涼時用一條短信一通電話說你要注意溫度多穿一些衣服,而是直接開車來親自帶一杯熱水、一件御寒服去溫暖著對方的身心。少男眼中更多的是陽剛堅毅,因為他懷中擁著的少女是他想用一生來寵、來呵護的,他相信自己的雙手能為所愛的人撐起一片藍天。兩人的笑容和眼神都深深的印在了他們的照片中和記憶深處,父親母親的老照片記錄這一段美好的愛情。這種情愫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照片背面一行娟秀的字體寫著“1995,西湖邊有你在,幸福的味道。”
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音樂廣播里播放著汪蘇瀧的《不分手的戀愛》不知不覺/多少的時光/不確定的某個夜晚小巷/淚悄悄流淌……,愛情是很甜蜜的、幸福的,但是總會有一些戀人分手。分手后的人們很多都會很心痛難受,我希望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因為茫茫人海中能從陌生人到相識、相知、相愛的戀人,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珍惜愛情,不要因為一些小小的分歧從而去分手,愛情中不光光只有你愛我,我愛你,更多的是理解與包涵。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在磨合中成長,在歲月中享受,成為終身的伴侶,相隨日后的歲月,一起走過紙婚……,到金婚或者是更久,夕陽下兩個背有一些彎的老人互相扶持的慢慢走在寬廣的路上,這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讓愛情相伴到永遠。
朦朧的青春
由于荷爾蒙的散發,青春校園里充滿了濃濃地對愛情的憧憬。男生和女生的關系,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互相對對方愛慕,像小說中說道:當一個人喜歡上另一個人時,那他/她的一舉一動都會值得你去觀注。在校園中女生會圍在一起議論男生,而男生也會相對的去議論女生。也有一些小男生小女生會在自己愛慕的人面前做出一些表現,送送飲料,一起回家,拉拉手什么的……這種愛情是沒有保質期的,作為學生的我們只是情竇初開,對男女之間的愛情有一些向往,男生女生間相互也只是玩笑嬉鬧,誰也無法對誰負責,因為我們太年青,有誰又能真正懂得愛情是什么?
朦朧的青春,沉淀著我們對年少的記憶,這也是一段純真美好的時光。
無盡
愛情,關于愛情,是一場游戲,精美無比的游戲,只有一直走下去才會贏。過程中也難免會有困難有傷痛也有吵架更有美好,它就是愛情。
對于現階段的我們愛情又是個謎,怎么去解迷,只有日后真正的經歷感受了,才可能解開,也許這就是魔力吧!
【篇二:關于愛情】
“愛情的真諦就是忠誠,永不厭倦,永不背叛,相濡以沫,超越死亡的追念。”
語文課上的筆記在黑板上洋洋灑灑,講臺下一顆顆帶著熾熱溫度的心臟有力地跳動著,有人似懂非懂地點頭,有人仍舊眼神游離不解。
愛情,到底是什么?
這個古老的問題哲學家曾詮釋過,知名的教育家解答過,留下那么多深奧亦簡單的答案,卻仿佛沒有個可以達到內心想要的那個高度。
父母長輩什么的總是笑。少年不識愁滋味,他們哪會懂那么多情情愛愛,不過是在強說愁。
可是即使他們不懂,哪種從未有過的感覺也是真切的。他們知道這些東西考試并不會出現,然而他們也仍是好奇的。因為,再懂事的少年也會有心事。
喜歡一個人,就是恨不得把五官統統抹去,再把畫筆塞到他手里,任他把自己涂抹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是這樣嗎?
喜歡一個人,就是對著那根誘人的棒棒糖垂涎三尺,貪婪地吮吸著那份小小的甜蜜,即使全世界都在告誡你會長蛀牙,也忍不住想去舔一口,再舔一口,是這樣嗎?
喜歡一個人,就是想要得到他一天的24小時,獲悉他一切的一切,讓他心甘情愿地把他整個世界都交付于你一人,是這樣嗎?
到底什么是愛情?
那天大雨傾盆,閃電像是要撕裂了天空,路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避之而不及地往屋檐下躲閃。
前面的人行道上走著一對老夫妻,皆是白發蒼蒼,步履蹣跚第挪動著臃腫的身軀。一把傘在中間,兩人挽著手的佝僂背影莫名其妙地帶著一絲溫馨的美感,在雨中竟現出了文藝片般的唯美意境。
老爺爺布滿青筋的蒼老的手微微有些顫抖地舉著傘,卻很堅定地偏向身邊的老奶奶。
雨下得更大了。
“自己不遮傘,回去淋病了別指望我伺候你!”老奶奶嘴上說著責怪的話,一把搶過他手里的傘舉在中間,“真的是作病!”
“照顧你還綜述罵我,哪有你這樣的!”老爺爺也似乎不太客氣。
雨還在狠狠地下著,玻璃上留下了一道道水痕。可是天邊卻似乎掛著一道隱隱的彩虹,斑斕而絢爛。
這大概就是愛情了吧?呼嘯的狂風吹著兩個佝僂的背影,那么暖,那么暖。
【篇三:關于愛情】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那樣就不會有現在的離別相思凄涼之苦……
愛情是什么?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好感叫作愛情嗎?是一個人喜歡上另一個人叫作愛情嗎?不是。愛情并不是簡單的兩個字,而是一種境界。
首先要“愛”。愛一個人,并不是喜歡一個人,“愛”他(她)你就要承擔責任,學會去放棄一些東西。愛是要真心誠意,愛是住在兩個不同身體的同一個靈魂。圣經里曾說過:“愛是恒久忍耐,又是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較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其次是“情”。情指的是情感,對于一對夫婦來說,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名利,也不是富足,而是得到真愛,真愛的力量是神圣的,它可以彌補一切過失。一個人對一個人的感情越深,他們就會彼此愛的越深,就寧愿為對方付出自己的生命。
愛是懂得容忍,是懂得包容,是懂得謙讓……愛情是一種境界,如同一件藝術品,它是創造。它是傳承……一對深愛的人,無論是遇到暴風還是驟雨,都無法把他們拆散。
牛郎織女的故事家喻戶曉,便是愛情的典范。牛郎是一個放牛的孤兒,而織女卻是王母的女兒,他們雖然一個貧賤,一個富貴,但愛情的力量是神圣的,兩人結成了夫妻。從此,男耕女織,生下了他們愛的結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后來被王母知道了,大發雷霆,將織女捉回天宮,牛郎追到天上,王母將牛郎和織女之間劃出一道銀河,他們只能隔河痛苦,愛情的力量打動了王母,讓他們每年七月七日在喜鵲搭建的橋上相會。這一天就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
一對相愛的人,無論怎樣把他們拆散,他們的心總是相連的。一對相愛的人,總是不離不棄,總是能奉獻自己的生命……
李白的《秋風詞》曾寫道:“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時間短暫,珍惜你所愛的人吧!
【篇四:關于愛情】
真愛的途徑并不坦途。
——莎士比亞
提到愛情,很多人會想到“甜蜜”“溫馨”“相濡以沫”之類的詞,但是我認為,莎士比亞說過的這句話正好可以形容他們嗎?
不知大家可否聽過劉哀帝劉欣,劉哀帝大概也是一位亡國之君,但是他有一位特別的寵臣——董賢,“斷袖”一詞便用來形容那些對同性充滿愛慕之情的人。一日,董賢枕著劉欣的袖子睡覺,劉欣先一步醒來卻不愿叫醒董賢,便把袖子割斷上朝,“斷袖”一次便是由此而來,不知道劉哀帝是什么結局,但是在朝期間一定飽受偏見,同性戀飽受偏見的事例已經不是第一次見了吧?
在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便有了對同性戀的記載,但無一例外全是對他們的嘲諷,到了有法律的時期,大概是二戰時期,希特勒下令禁止同性之間的過分接觸,親吻交往等,2009年有一部電影《killyourdearings》就是根據美國一位著名同性戀詩人艾倫·金斯堡的大學生活改編,在那時即使是殺死一位同性戀都是無罪,但是同性戀的傾向一旦被發現就是單方面的侮辱與嘲諷,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我們是他需要的,卻不是他想要的”。
大概是圣經里的一句話吧——人不應與同性有過多接觸,希特勒將同性戀被發現的代價加到死刑,美國政府開始壓制同性戀導致石墻動亂,那時丹麥第一個解禁同性結婚的法案冒著多大的壓力?真是禁忌的戀愛,頂著他人的眼光與評價,聽著家人的責罵與不滿,也許有人會說“到允許同性結婚的地方不就好了?”“你管他人眼光干什么”之類的話,但不知道他們聽過這樣一句話嗎?
同志亦凡人
他們也是凡人罷了,會怕社會的議論,會怕他人的眼光,會怕家人的壓力。他們也只是凡人罷了,自己做不到的事又怎么可以強求他人?他們不敢在大街上親吻,不敢再大街上手牽手。如果換做是熱戀中的男女可以做到這些嗎?
德國的一位小學生,她的父親和一位男士在一起,她的母親和一位女士在一起,別人問他“難過嗎?”她說“父母開心就好”。
但這種事又有多少?聽一位同學說有一位網絡寫手喜歡一個男士,但是他的戀人受不了他人的眼光,向他提出分手,他說“我等你到35歲”另一個人說“別傻了。”
寫到這里也許有人認為我這篇四不像的作文連中心論題都找不出,可我只想寫下被眾人無解歧視的他們的現實,但是也許我連這種資格都沒有,他們戀愛的很累,我們應該正確對待他們,他們又有什么錯,要接受這種傲慢與偏見。
【篇五:關于愛情】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了。
綿延不斷的春雨總算是消停了下來,只是清晨的微風還是略帶些涼意。城市已經早早的就醒來了,只是依舊沉寂。而在那遠郊荒涼的墓地中,人群已經聚集了起來。
人雖然多了起來,卻依舊保持著往日的寧靜,只是平添了一些細碎的腳步聲。狹窄的過道上已經擠滿了人,各種不同的'身影在涌動著但似乎不曾有人喧嘩過,也許是想保持這里的寧靜吧!,于是,只有清脆的腳步聲在空中蕩漾著。
我們也帶著外婆來了。走過一塊塊石碑后,終于找到了我們想要尋找的那小小的一座。在這相似的千千萬萬中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到了這兒,外婆已經難以控制情緒了。而我,也不禁思緒綿延——心中默念道:“這才是真正的愛情啊。”
外公是在兩年前過世的,我與他和外婆的交流并不算多,對其經歷的了解也更是少之又少。我所知道的部分,也只不過是一些瑣碎的記憶、見聞以及個人的猜想罷了。只是知道,他們已經一起生活幾十年之久了。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災害,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開放,最后到這個新世紀。直到2012年,七十有七的外公猝然長逝了。那些時間里,外婆就像是一下子老了幾歲一樣,變得木訥了,成天一個人兩眼茫然地發著呆,也不知在想什么。
掃完墓,已經十點多鐘了,一大家人極力勸其留在南昌,但是都沒有用。于是,我們只得送她回鄉下的老家去。汽車又顛簸了幾十分鐘。回到了小鎮上。車停在老屋門口,老屋的旁邊都蓋好幾棟高樓。那長長的陰影,將那可憐的老房子包圍起來。進了屋子,大家稍稍座了一下,給這冷清的房子增添了些生氣。可是不久后,大家就準備回去了。冷寂似乎在一瞬間就回來了,是那么的冷清,那么空蕩蕩。
出門時,我想著:“這兩個人的屋子,只剩一個人時,竟是如此的空落,如此冷清。令人寂寞的心里發緊。”
回來的時候,我遠遠的看見那一片外公的菜地。在這個時候,菜稀釋而歪斜。一棵棵就像是大病之后的樣子——就像是一顆支離破碎的心一樣。在這滋潤萬物的春雨與春風之中。有著深秋時的那般蕭瑟。眼前不禁浮現出一幅畫面:他們夫妻二人,在菜園中勞作,在這物資豐富的年代,圖的不是菜,而是一份快樂啊。
可是現在,沒有快樂了,只有快樂的回憶。
回憶雖然是快樂的卻更能勾出現實的苦楚。時間雖然可以沖淡痛苦,但無法泯滅。一旦回憶起來,卻是一成不變的。忽然間,我又想起了那句話“兩個人的屋子,缺少了一個,就是那么孤寂了”就像是磁鐵一樣,相吸、相斥,也算有個心靈上的歸宿。若是只剩一塊,那就是茫茫然喪失方向了。可是,為什么外婆不逃離過去,愿意一個人孤獨下去呢?或許,這也是一種愛情罷。也可能愛情本該就是如此。
它需要數十年時間的錘煉,不可能是一見鐘情的。它也并不是愛某一方面——諸如外表、性格,亦或是有共同的愛好。而是愛上了全部。前者不需要時間,也就沒有時間的積累,自然也經不起時間的打磨。而后者確實是不為常人所理解。他們風華正茂,野心勃勃,耳聰目明,自然沒有感受。等到他們喪失容貌、機智、敏捷后,才能有所理解吧!
不知不覺車已經停了下來。夕陽一寸寸落在山頭。我心中默念道:“他們懂得,卻已經不再年輕。我們年輕,但不在懂得。”
生命就是如此公平。
【篇六:關于愛情】
小時候,我認為愛情就是結婚育女,是一個死板的流程。每一對情偘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可真實卻并非如此。
為了更深地了解愛情,我在網上查找了資料。
有部分人說愛情是一種心與心之間的交換,它是沒有公平可言的,為愛付出所有,在情人眼里,比什么都值得,不會有什么埋怨,只知道這是心甘情愿。
更有許多人認為,愛情是這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它沒有雜念,沒有欺騙,所有的日子都像落葉和風一樣,微笑地住在睫毛下,安靜而熱烈。愛的感覺總是在一開始覺得很甜蜜,總覺得有一個人相伴,終于不再孤單了,至少一個人想著你,戀著你,不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
也有許許多多類似于這樣的答案,對于我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來說有些過于深奧,于是詢問了一下媽媽,可媽媽反而用不平和的語氣說:“這么小年紀,知道那么多干什么?”無奈之下,只好問慈祥的外婆了,外婆便給我講起了爸爸媽媽之間的故事。
媽媽高中時是一個名列前茅的女生,一直受到全班同學的羨慕,當然別班同學也不例外。那時媽媽長得也不錯,所以時不時地會收到一兩封情書。媽媽也知道高中還不能戀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退還情書。唯獨有一個人仍默默地寫情書給我媽媽。首先是一個信封,后來便是彩色信封,又是賀卡加信封,接下來便是紙盒、木盒、鐵盒、小箱子了,甚至到最后還有禮物了!媽媽開始有點不耐煩了,后來又忍不住拆開信來看了,看完后有些動心,但又憋住,將這禮物退了回去,順便還寫了封回信,讓那個人別再騷擾她。后來幾天,那個人就再也沒有那個人的消息了,媽媽有點后悔,可沒想到,那個人過幾天后又想了個法子來。媽媽看到自己房間窗戶的護欄上有個衣架子,衣架上夾著一朵紅玫瑰和一封信。媽媽有一種莫名的歡喜,拆開信看后,有點動情,便取下玫瑰,回了封信,重新夾在衣架上。第二天,衣架上又有了一封新的信和一朵康乃馨。于是媽媽與那個人的書信交流就開始了,最后,他們攜手踏上了愛情的旅途……
聽完這個故事,我清楚地明白那個人便是爸爸。然而,我更大的收獲是:明白愛情不如之前網絡上的資料一樣——深刻、若虛若實。而是,爸爸對媽媽的執著、堅定,對媽媽的追求、渴望,不像媽媽的其他同學,只因為媽媽的一次回信的打擊、冷落而心灰,破滅了與媽媽交往的“夢想”。更是這執著,上天才讓爸爸、媽媽走到了一起……
【篇七:關于愛情】
也許沒有人真正了解愛情的真諦,但是可以做到無限接近。年輕人可能認為甜言蜜語是愛情中不可或缺的,對此,我建議他們感受一下我的爺爺奶奶的生活。
我的爺爺是一個和善的老人,頭發被啫喱膏打磨顯得十分年輕,臉上永遠掛著微笑;我的奶奶性格也很nice,短短的卷發看起來十分精神,也總是笑嘻嘻的模樣。可是兩個人湊在一塊,“正正得負”這樣的歪理竟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兩個人永遠舉著炸藥包一般,看誰先點燃引線。
母親出差,我暫居爺爺家。奶奶正在燒菜,爺爺在客廳看電視。忽然一股油煙味冒了出來,嗆得我咳嗽了兩聲。“你看看,抽油煙機又不打開,熏死了!”爺爺見狀朝廚房吼了一聲。“哪里沒開啊,這里不是亮著嘛,自己不來幫忙還吵什么吵。”奶奶不滿。于是一場戰爭就冒起了硝煙。兩個人的那副好嗓子不等對方喘氣便接嘴,從油煙機說到上個星期速凍餃子過期了也不丟掉。我的耳邊仿佛一輛推土機在突突突地響著。
--這樣的吵鬧是兩個人生活的必需品,所謂“來得快去得也快”應該也是這樣了吧,十分鐘后,兩人陷入沉默。--或者說只有爺爺陷入沉默,奶奶一邊碎碎念爺爺的不是一邊做其他事,爺爺便看看電視讀讀報紙玩玩手機不予理睬。也不知道是他默許了,還是假裝聽不到。
別反駁我說他們不懂愛情,事實上他們只是不懂表達。
一日我與爺爺到一家餐廳吃飯,爺爺點了一個魚頭煲。品嘗幾口,他做出評價:“好吃。”末了,還補上一句:“下次帶奶奶來吃一次。”接下來的幾分鐘,他一直重復著這話,臉上洋溢著的微笑,我知道那名叫幸福。
可是某天中午,兩個人又吵起嘴。沉默之際,我扒著飯,漫不經心地說:“上次爺爺不是說去吃那個魚頭嗎。”“啊對,”爺爺接過話來,“哪天有空我們一起去。”
“你那個爺爺噢,又喝好多酒。”奶奶每天都要抱怨一兩句,兩人也因此常發生爭執,每次吵架的內容都有些不雅,兩人恨不得同歸于盡,但在家人看來,這是他們倆表達愛意的唯一方式了。
爺爺奶奶吵了一輩子,但是也沒有分開。
【篇八:關于愛情】
看著窗外的樹,被風兒吹著的樹葉在空中飄落,那是風的姿勢,葉的聲音吧;鳥兒在空中飛翔,不時落在樹枝或電線上,那是屬于它的姿態;陽光有屬于它的姿態嗎?有,當然有,它那婀娜的舞姿,引得向日葵目不轉晴的看著它綻放的姿態。
任何形態的物質都有屬于它的姿勢,那愛的姿勢是什么?是傾心一吻,是厚實的肩膀,還是那化蝶后翩翩起舞?
有次看到兩位頭發已花白的老人,一對夫妻,那位老爺爺還挺直了腰板,一只手提著一人菜籃,精神上絲毫不輸給那些年輕的小伙子,相對于老爺爺,老奶奶卻已是變了腰,銀絲膨松,他們倆人就這樣,在菜市場走動,他們會不時地看一看各種菜,進行著討價還價,老爺爺只是站在老奶奶身邊一言不發,這樣的倆位,也不就是愛情的姿勢!
當然,電視中那些崔人淚下的擁抱、表白、求婚,都是屬于“愛情”的姿勢,我想我剛出身不久,我父母抱著我的姿態,更是一種愛,對我出生的愛,以及他們之間的愛情。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是一位女士身患癌癥,而她的丈夫每天陪伴在她身邊,為她講笑話,講故事,為了讓她開心,他每天都陪伴在她的身邊,他們每一句的對話,每次十指手心相握,不都是一個個愛的姿勢。
有愛,必有愛的姿勢。
思念也是一種愛,思念一個人,渴望與他在一起,在夜深人靜時,在喧鬧人群中,腦海中時時縈回的只有一個人,思念那個人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整個人的目光動作也變得呆滯了下來,這也是一種愛的姿勢。
那向日葵,一生都“暗戀”著太陽,它向著太陽的方向去看。只為一睹芳容,“事來心應、事去心止”若向日葵忘記了太陽,它的名字將變成“向地葵”了。
佛語云:“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若沒有這些情,哪來這些動作。這種種姿態,因情而產,因愛而生,可當一個人過于追逐名利。將這些世俗最樸實的閑情逸致拋下,將愛情、親情踏在腳下,回眸看,將窮得“一無所有”,只余悲哀。
葉會飄向春天,花會綻放果實,而愛情呢,就會開在人們的心中,因為凡是美麗的東西,人們都會用心記住它。
【關于愛情的散文經典】相關文章:
3.關于愛情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