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的名家散文摘抄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見解、優美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文采。下面就是小編整理優美名家散文摘抄,一起來看一下吧。
名家散文摘抄(一)
《熱愛生命》蒙田
我賦予某些詞語特殊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時候,我將"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時候,我卻不愿意去"消磨",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時光。壞日子,要飛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嘗。"度日""消磨光陰"這些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習氣。
他們以為生命利用不外乎將它打發、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存在,仿佛這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至于我,我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于樂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生命受到自然厚賜,它是優越無比。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而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糊涂人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
不過,我對隨時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為生之艱辛與苦惱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質在于死。因此只有樂于生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自認為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生活,因為生活樂趣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關心程度而定。
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時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日子;我想憑時間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光陰。剩下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名家散文摘抄(二)
《病榻囈語》冰心
忽然一覺醒來,窗外還是沉黑,只有一盞高懸路燈,在遠處爆發著無數刺眼光線!
我飛揚心靈,又落進了痛楚軀殼。
我忽然想起老子幾句話: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這時我感覺到了軀殼給人類痛苦。而且人類也有精神上痛苦:大之如國憂家難,生離死別……小之如傷春悲秋……
宇宙內萬物,都是無情: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春往秋來,花開花落,都是遵循著大自然規律。只在世界上有了人——萬物之靈人,才會拿自己感情,賦予在無情萬物身上!什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種句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千千萬萬。總之,只因有了有思想、有情感人,便有了悲歡離合,便有了"戰爭與和平",便有了"愛和死是永恒主題".
我羨慕那些沒有人類星球!
我清醒了。
我從高燒中醒了過來,睜開眼看到了床邊守護著我親人寬慰歡喜笑臉。側過頭來看見了床邊桌上擺著許多瓶花:玫瑰、菊花、仙客來、馬蹄蓮……旁邊還堆著許多慰問信……我又落進了愛和花世界——這世界上還是有人類才好!
名家散文摘抄(三)
《清歡》 林清玄
西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闋詞,蘇東坡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原來十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著雪沫乳花小酒,配著春日山野里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嫩芽等等,然后自己贊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
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是愛極了后面這一句,因為試吃野菜這種平凡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清歡"是什么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可以說是"清淡歡愉",這種清淡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一種熱愛。當一個人可以品味山野菜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在路邊石頭里看出比鉆石更引人滋味,或者一個人聽林間鳥鳴聲音感受到比提籠遛鳥更感動,或者甚至于體會了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都是清歡".
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無求,是它不講究物質條件,只講究心靈品味,"清歡"境界是很高,它不同于李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那樣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種盡情歡樂。它也不同于杜甫"人生有情淚沾臆,江山江花豈終極"這樣悲痛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那種無奈感嘆。
名家散文摘抄(四)
《秋雨》張愛玲
雨,像銀灰色黏濕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網;網住了整個秋世界。天也是暗沉沉,像古老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屋頂。那堆在天上灰白色云片;就像屋頂上剝落。 在這古舊屋頂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沉悶。
園子里綠翳翳石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筑遺跡一樣;在蕭蕭雨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過去。草色已經轉入憂郁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花朵;宿舍墻外一帶種嬌嫩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淚珠,在那里嘆息著它們薄命,才過了兩天晴美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熏蒸雨天。只有墻角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希望。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淅瀝瀝聲音。桔紅色房屋,像披著鮮艷袈裟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那潮濕紅磚,發出有刺激性豬血顏色和墻下綠油油桂葉成為強烈對照。灰色癩蛤蟆,在濕爛發霉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沉悶網底,只有它是唯一充滿愉快生氣東西。他背上灰黃斑駁花紋,跟沉悶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色調。它噗通噗通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濺出深綠水花。
雨,像銀灰色黏濕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網,網住了整個秋雨世界。
名家散文摘抄(五)
《白色山茶花》 席慕容
山茶又開了,那樣潔白而又美麗花朵,開了滿樹。
每次,我都不能無視地走過一棵開花樹。那樣潔白溫潤花朵,從青綠小芽兒開始,到越來越飽滿,到慢慢地綻放;從半圓,到將圓,到滿圓。花開時候,你如果肯仔細地去端詳,你就能明白它所說每一句話。就因為每一朵花只能開一次,所以,它就極為小心地絕不錯一步,滿樹花,就沒有一朵開錯了。它們是那樣慎重和認真地迎接著唯一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過一探開花樹,都不得不驚訝與屏息于生命美麗。
名家散文摘抄(六)
《時間》 席慕容
一鍋米飯,放到第二天,水氣就會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問題了。第四天,我們幾乎可以發現,它已經變壞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發霉了。
是什么原因,使那鍋米飯變餿變壞?
是時間。
可是,在浙江紹興,年輕父母生下女兒,他們就會在地窖里,埋下一壇壇米做酒。十七八年后,女兒長大了,這些酒就成為了嫁女兒婚禮上佳釀。它有一個美麗惹人遐思名字,叫女兒紅。
是什么是那些平凡米,變成芬芳甘醇酒?
也是時間。
到底,時間是善良,還是邪惡魔術師呢?不是 ,時間只是一種簡單乘法,令把原來數值倍增而已。開始變壞米,每一天都在不斷變得更腐臭。而開始變醇美酒,每一分鐘 ,都在繼續增加芬芳。
在人世間,我們也曾看到過天真少年一旦開始墮落,便不免越陷越深,終于變得滿臉風塵,面目可憎。但是相反,時間卻把溫和笑痕,體諒延伸,成熟風采,智慧神韻添加在那些追求善良人身上。
同樣是煮熟米,壞飯與美酒差別在哪里呢?就在那一點點酒曲。
同樣是父母所生,誰墮落如禽獸,而誰又能提升成完美人呢?是內心深處,僅僅環抱不放,求真求善求美渴望。
時間怎樣對待你我呢?這就要看我們自己是以什么樣態度來期許我們自己了。
名家散文摘抄(七)
《四季歌》史鐵生
以一天中時間來對應四季,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
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春天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
以聲響來對應四季,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鴿子哨音,夏天是冗長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啄木聲。
以景物對應四季,春天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天上搖蕩著串串揚花;夏天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報紙;秋天是一座青銅大鐘,在園子西北角上曾丟棄著一座很大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銹,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只羽毛蓬松老麻雀。
以心緒對應四季,春天是臥病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覺春天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里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秋天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家中,并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里,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霉東西;冬天伴著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決心,寫一些并不發出信。
以藝術形式對應四季,春天是一幅畫,夏天是一部長篇小說,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詩,冬天是一群雕塑。
以夢對應四季,春天是樹尖上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細雨,秋天是細雨中土地,冬天是干凈土地上一只孤零煙斗。
名家散文摘抄2(八)
朱自清《荷塘月色》選段
曲曲折折荷塘上面,彌望是田田葉子。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裙。層層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地打著朵;正如一粒粒明珠, 又如天里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歌聲似。這時候葉子 與花也有一絲顫動,象閃電般,霎時傳過荷 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波痕。葉子底下是脈 脈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別有風味。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高處叢生灌木,落下參差斑駁黑影;彎彎楊柳稀疏倩影,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名曲。
名家散文摘抄(九)
余秋雨《陽關雪》選段
我在望不到邊際墳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現出艾略特《荒原》。這里正是中華歷史荒原:如雨馬蹄,如雷吶喊,如注熱血。中原慈母白發,江南春閨遙望,湖湘稚兒夜哭。故鄉柳蔭下訣別,將軍圓睜怒目,獵獵于朔風中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我相信,死者臨亡時都是面向朔北敵陣;我相信,他們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過頭來,給熟悉土地投注一個目光。于是,他們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名家散文摘抄(十)
郁達夫《故都秋》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蘆花,柳影,西山蟲唱,玉泉夜月,潭柘寺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碧綠天色,聽得到青天下訓鴿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牽牛花(朝榮)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秋意。說道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秋草,使作陪襯。
名家散文摘抄(十一)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傘上,這城市百萬人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峽船上,清明這季雨。雨是女性,應該最富于感性。雨氣空蒙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香味。濃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沐發后特有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和蝸牛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地下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潛意識和夢吧,那腥氣。
名家散文摘抄(十二)
畢淑敏:孝心無價
"孝"是稍縱即逝眷戀,"孝"是無法重現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趕快為你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一枚硬幣……但"孝"天平上,它們等值。只是,天下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父母健在光陰。
名家散文摘抄(十三)
冰心 寄小讀者
癡絕無數送別者,在最遠江岸,僅僅牽著這終于斷絕紙條兒,放這龐然大物,載著最重離愁,飄然西去!
船上生活,是如何清新而活潑,除了三餐外,只是隨意游戲散步。海上頭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拋沙袋,樂此不疲,過后又絕然不玩了。后來自己回想很奇怪,無他,海喚起了我童年回憶,海波聲中,童心和游伴都跳躍到我腦中來,我十分恨這次舟中沒有幾個小孩子,使我童心來復三天中,有無猜暢好游戲!
我自少住在海濱,卻沒有看見過海平如鏡。這次出了吳淞口,一天航程,一望無際盡是粼粼微波,涼風習習,舟如在冰上行。到過了高麗界,海水竟似湖光,藍極綠極,凝成一片,斜陽金光,長蛇般自天邊直接到欄旁人立處。
上自穹蒼,下至船前水,自淺紅至于深翠,幻成幾十色,一層層,一片片漾開了來,……小朋友,恨我不能畫,文字竟是世界上最無用東西,寫不出這空靈妙景!
名家散文摘抄(十四)
余秋雨 雪
我喜歡眼前飛舞著上海雪花。它才是"雪白"白色,也才是花一樣美麗。它好像比空氣還輕,并不從半空里落下來,而是被空氣從地面卷起來。然而它又像是活生物,像夏天黃昏時候成群蚊蚋(ruì),像春天釀蜜時期蜜蜂,它忙碌飛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著人身,或擁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意志和目。
它靜默無聲。但在它飛舞時候,我們似乎聽見了千百萬人馬呼號和腳步聲,大海洶涌波濤聲,森林狂吼聲,有時又似乎聽見了兒女竊竊私語聲,禮拜堂平靜晚禱聲,花園里歡樂鳥歌聲……它所帶來是陰沉與嚴寒。但在它飛舞姿態中,我們看見了慈善母親,活潑孩子,微笑花兒,和暖太陽,靜默晚霞……它沒有氣息。
但當它撲到我們面上時候,我們似乎聞到了曠野間鮮潔空氣氣息,山谷中幽雅蘭花氣息,花園里濃郁玫瑰氣息,清淡茉莉花氣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種婀娜姿態;夜間,它發出銀色光輝,照耀著我們行路人,又在我們玻璃窗上扎扎地繪就了各式各樣花卉和樹木,斜,直,彎,倒。還有那河流,那天上云…
【優美的名家散文摘抄】相關文章:
1.名家散文摘抄
2.名家散文片段摘抄
3.名家散文描寫摘抄
4.唯美的名家散文
5.名家經典散文摘抄
6.名家精美散文摘抄
7.經典名家散文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