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感懷散文
一大早還未起床,就被一陣清脆的炮聲而驚醒,我一骨碌爬起來,看了看表,已經六點半了,不敢怠慢,急忙對付點飯就往單位趕。走在寬闊的大街上,除了看到幾個推著商品準備擺攤的小商販從我身邊而過,卻沒看見幾個行人,也難怪,這大過節的若是沒有急事,誰又會起這么早呢?
一、品味幸福
來到單位以后,就急忙投入到緊張而忙碌的工作之中,我們幾位姐妹腳不沾地的忙了一上午,累得腰酸腿痛。于是有一個妹妹抱怨說:“姐姐!您說這大過節的,人家都在和家人過團圓節,只有我們還在這奔波忙碌的,這心里怎么就這么不是滋味呢!想一想都堵得慌。”另一個妹妹說:“說的也是啊!不過,沒辦法,誰讓咱們是白衣天使呢!”我說:“妹妹們就別抱怨了,這就叫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坐辦公室的工作誰都喜歡,只可惜我們享受不了,假如讓你去前面辦公室整天坐著,就你那性格能待住嗎?”妹妹說:“姐姐說的還真是,咱就沒長那身梁骨,要真讓咱閑下來,還真受不了,咱就是干活的命。”我說:“這就對了,什么事情就看你自己用什么樣的心態去想。你去病房看到那些被疾病折磨痛苦不堪的患者,你不覺得我們是幸運而快樂的嗎?看看我們科年前年后收的這些病人,都是急腹癥,既不能吃又不能喝,還得在鼻腔里下一條四、五十厘米的管子,胳膊上整天掛著幾千毫升的營養液,既遭罪還要花錢,你說和他們相比我們是不是太幸運了。我們可以隨意走動,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下班了還能回家和愛人、老人、孩子歡聚一堂,而他們只有躺在病床上忍受疾病的痛苦,這么想你還會郁悶嗎?。
中午下班走在步行街上,見街道的兩旁到處都擺滿了各種節日的商品,有元宵、花燈、燒紙、還有各種各樣的食品、水果、堅果等等,真是品種齊全、琳瑯滿目,而這幫小商販們嘴里不停地吆喝著、張望著,企圖把自己的商品全部賣掉,可是不知為何?滿大街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可是大部分都是閑逛的,而駐足真正買的確是很少。我心里在想,這要是不為了生計,誰愿意在這大冷的天里站在這受這份罪呢!大過節的冒著寒風,一天下來又能掙幾個錢呢?誰都知道,如果是今天賣不出去,恐怕就得等到明年了。想想自己有個工作真好,一個月幾千元錢拿著,風吹不到,雨淋不著的,而節假日休息也不會影響工資,到月了就有人給錢,從不用愁缺錢花。這么想著,我就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也許這就是我這個小市民的幸福感悟吧!
二、包小豬
老輩人常說:“正月十五是要吃掌燈餃子的,俺也不敢違背先人的意思,因此也準備包餃子。老公說:“想吃素三鮮餡的。”兒子說:“想吃豬肉芹菜餡的。”俺說:“都依你們爺倆的,俺隨意。”這人做飯也得講點竅門,既做得好又得節省時間。俺先把新鮮的大蝦用牙簽把背上的黑線挑出,然后再剝皮,用水清洗幾遍,把韭菜挑好、芹菜摘葉、洗凈晾上,把一塊新鮮的豆腐用油煎黃,又煎了一個雞蛋,再把肉餡剁好。然后把面和好醒上。先和芹菜肉餡的,韭菜愿意出湯,只能是最后要包時在和。兒子來幫俺揉餅,老公幫俺搟餅,俺自己包。俺包的餃子不僅褶多,而且很小,像一個個小元寶似的,一口就能吃一個。兒子說:“媽媽!你包的餃子真好看,你沒看見年前我去大娘家,她包的餃子像小豬羔似地,一個大餃子就把我吃飽了。”我說:“人家那是蒸餃,不過蒸餃也有點太大。”老公說:“你們娘倆懂什么?鄉下養豬的人家都得包大餃子,包的餃子越大,到時候豬就長得也越大。”我說:“呵呵!你要不說我還忘了,這里還有個故事。說是從前有一個拙媳婦,看人家鄰居家總包餃子吃,而她自己沒包過,也不會包。有一天她就去問鄰家大嬸,這餃子是怎么包的。鄰居大嬸告訴她:“你把肉和菜都剁碎和在一起,放上油鹽醬等調料,然后再和點面,像包小豬那樣包就可以了。”于是這拙媳婦回到家就開始行動起來,她把和好的面搟了一個大大的餅,然后把肉餡全部都倒在上面,就開始捏,先捏兩只耳朵,再捏豬頭,豬身、豬尾,整整忙碌了一個上午,待豬的整個模型出來以后,她就把它放在鍋里蒸。這時在地里干了一天活的男人回來了,拙媳婦樂顛顛的對男人說:“今天我為你包了餃子。”男人說:“餃子在哪呢?”女人說:“鍋里呢!”男人揭開鍋蓋一看,一個活脫脫的小豬羔出現在在眼前,看到這么大的餃子,男人真是有點哭笑不得,還真不知從哪下口。”這就是包小豬的典故。
三、觀煙花
吃完晚飯,我和兒子正準備去看花燈,還未走出家門,就聽“砰”的一聲,不知是誰第一個點燃了炮竹,打破了小鎮的'寧靜,隨后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成一片,震耳欲聾。我們急忙跑到窗前去看,只見十幾只紅色的火苗飛天而起,隨著“蹦”的一聲,每一只火苗又分濺出無數個小小的火花,五顏六色,流光溢彩,像一顆顆閃爍的星星,把整個黑暗的天空襯托的五彩繽紛,如詩如畫。這邊的煙花落下,那邊的煙花又騰空飛起,一個個煙花彼此交替著在空中綻放,時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開;時而像彩蝶翩躚、巨龍騰飛;時而像火樹爛漫、虹彩狂舞,時而像多情的流星雨淅淅瀝瀝,又似降落傘從空中降落,也如螢火蟲般在夜空中偏偏起舞。看到這形態各異,多彩繽紛的煙花,我和兒子再也坐不住了,急忙走出了家門。
四、賞花燈
此時大街上已經擠滿了形形色色看花燈的人,有中年人攙扶著老年人的;有年輕小夫妻手挽手的,有小孩子騎在爸爸脖頸上的,還有一家三口肩并肩的。我和兒子跟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來到了政府大街,只見馬路的兩旁張燈結彩、擺著一排排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看得人眼花繚亂。這些燈都是各單位選送的,不僅在花燈的造型上下了功夫,而且還體現了一個單位的工作特性,如交通局的燈模是一個高速路,上面飛跑著各種型號的小汽車,提示語為:“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請您不要超速,禁止飲酒駕車。”林業局的燈模是一片大森林和各種小動物,提示語為:“嚴禁亂砍盜伐,還動物們一個美麗的家園。”環保局的燈模是一套污水處理系統,提示語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看到這些帶有宣傳文明健康的燈飾,我不僅為這些單位的巧具匠心而折服。老百姓賞燈不僅美麗了眼球,愉悅了心情,同時也受到了文明教育,真是一舉三得。
五、吃元宵
元宵節是一定要吃元宵的,因此賞燈回來,俺就燒開了一小鍋水,把元宵下到了鍋里,雪白的元宵在沸水鍋里翻滾著,跳躍著,像一個個淘氣的小孩子。剛一出鍋,兒子就迫不及待的圍在桌前吃上了,一邊吃還一邊問我:“老媽!你們那時吃的元宵有現在好吃嗎?”我說:“有啊!雖然口感沒現在的好,但餡比這好吃,并且我們吃的都是媽媽親手做的,不僅飽含了媽媽的深情,還能吃出媽媽的味道,當然感覺比現在好吃多了。”兒子:“那姥姥是用什么做元宵的。”我說:“每當大年一過,你外婆就開始著手準備做元宵,先把上好的糯米磨成粉,再把花生仁、白糖、核桃仁、瓜子仁和少許的面粉等一起放入盆中,用涼水和好,制成一個四分見方的餡塊,放在通風處晾二十小時,然后將餡塊蘸點涼水在糯米粉里滾,如此反復幾次,直到滾成一個元宵為止。我們這些小孩子總是喜歡圍在外婆的身邊看熱鬧。外婆制作的元宵特好吃,又甜又香,吃著讓人心里特別溫暖。”兒子:“媽媽這么說,我還真想嘗嘗姥姥做的元宵了。”聽了兒子的話,我的心里酸溜溜的,不僅又讓我想起了媽媽,真不知在天堂的媽媽還做不做湯圓了。
【正月十五感懷散文】相關文章:
2.正月十五隨筆
3.正月十五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