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花開散文精選
清明后緊接著立夏的到來,而在芒種前也正是桐花盛開的季節,故在農歷的小三月又稱。
后山的芒花已默默的吐出幾許的芽苞,伴著翠綠的葉片及粗壯的枝干。靜靜的分散在山的各處,我總喜歡順著大小的道路游覽一番。
接連幾天的陰雨,空氣中又濕濕涼涼的,家里的除濕機響個不停,沒半天的光景,滿了又滿。心想著是否后山的梧桐已盛開,或接連的雨水是否打落正欲雪白的桐花。
趁著午后驟雨初歇,陽光乍現。沏壺烏龍茶、背上行囊。沿著小徑穿越竹林輕踏濕泥,迎風而挺。竹尖芒草的尾端,處處成群的白頭翁,喜戲、擺浪的旋舞著,唱著春末夏初的啾鳴,而烏坵也不甘示弱的搶著陽光底下的鏡頭,梳理絨羽剔盡陰霾。
小徑的兩邊看似不起眼的蒲公英正盛開著,潔白無暇的繡球細絲,綿的不能再綿似的棉花糖,輕輕一觸,微微一吹,可能碎落滿地。當你目睹它的風采,任誰都不忍輕折它的柔美與詩意。多少筆下的詩人,寫下篇篇的詩歌贊頌著、憐愛著。
蒲公英早期在鄉下是農夫頭痛的野草,中部以北曾盛開著,如今已少之又少,幸得后山依然有著難得一見的蒲公英。
蒲公英的美、美在它的圓,圓在人們希望的圓滿、圓融與圓明。
蒲公英的柔、柔在它如新娘純白羞澀的頭紗與輕飄細柔的禮服。只能呵護不能吹拂。
而小道邊有著更多的野草花,我們俗稱的鬼針草,任誰經過它的身邊,衣褲鞋子沾粘一片的細黑針刺,可以讓您拔到眼冒金星,手腳發麻,但它的花卻美的像蒲公英一樣。如不細細分辨我們都以為它是蒲公英呢。
遠遠望去山的那頭,層層疊疊的白發與頭盔,“不見天上飄著雪,只映人間五月雪”,又是桐花盛開的季節,拿起相機捕抓那白頭綠底的桐顏,沿著溼泥的小徑,桐花越來越明顯,可也增添悲咽的聲息,連日的陰雨摧殘一地的花泥,掉落在層層的石階與灑滿墳頭的祭語,那是清明過后的哀悼,或無人祭祀的悲憫,我不禁要問,這是上天刻意的安排,或只是偶發的祭禮。
從斜坡陡凸的.小徑,沿路而行,另幾棵山凹下的桐花在萬綠的山嵐中獨樹一格,陪襯著那無言的山丘,口里自然的吟著由劉家昌老師譜曲的獨上西樓,詞人李后主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夜所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別,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唐朝帝王的才子是如此凄涼的晚景,也不禁令人唏噓與扼惜。
五月,一年的桐花季即將登場,我無瑕于人多擁擠的賞花景點,而醉情于那無煙的空寂,我不熱衷喧囂的沸騰,而甘于獨飲露滴梧桐的孤旅,不是獨樂或眾樂的思維與離群,而是想有那份寧靜的平淡,擁抱這屬于性靈的神馳。
“青山本不老,只為白雪蓋頭,綠水本無恙,只因春風皺面”,桐花在早期是不為人們注意欣賞的,后來各地政府機關為籌辦旅游觀光而發起一系列的五月雪、桐花季,而使的梧桐花在一夕之間“烏鴉變鳳凰”,桐花的本質沒變,變的是人們隨風起舞的一股風潮,正如你的人及你的作品,原本就是如此,只因無人賞識與提拔,但不改其內蘊。那天遇見伯樂,出書廣告營銷,一夕風云變色,人也出名,書也暢銷,但那個你,依然是你,未改其本質,未更易其色。
梧桐花的美,千百年來未曾改變其本質,改變的是你我的分別與時空交替的更換,而我依然年年醉情于它獨立的美與淡淡的雅。
【梧桐花開散文精選】相關文章:
2.今夜花開散文精選
4.梧桐樹們散文
5.梧桐樹下愛情散文
6.雪地梧桐抒情散文
8.春暖花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