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經典散文
一個故事,一段經歷包含的力量,一旦化為感動之時,常常會如水一般淹過心湖,漫過身體的每個溝溝岔岔,給你一個全新的境地,讓你重新審視自己。
就從自己種的兩種花說起。
今年開春,我在花盆里種了兩種植物,觀賞金橘和庭院核桃。都是從老家帶來的。小金橘是堂哥家的花盆里摘得,核桃是堂姐自家院子里樹上長的。
一樣的土質,一樣的花盆;一樣的天,一樣的地。一樣環境,他們是這樣長的——
一個禮拜的時間小金橘先長出來。十幾株纖毫畢現的幼芽,像嬰兒一樣用帶著乳香青草味喧嚷著,春天來了,春天來了!葉片輪生著向上生長,一天一個樣。沒過幾天,個個便像千手觀音一般,糾結在一起,仿佛吵鬧著說:“好擠啊,好擠啊。花盆太小了,給我們分家吧。”
再看核桃生出的苗。十幾天后緩緩而來,從容不迫。沒有葉片,赤裸裸的像一根綠色的針。一身晶瑩綠,宛如哲人一般,含蓄而深沉。筋骨在一公分、兩公分、三公分地長著。又是一個禮拜,他的頭頂上的才慢慢展開兩片葉子。葉化為莖,一分為二,左右生長。莖上又生出七片葉子來。葉子的誕生,好漫長!但他依然不急不躁,放佛胸有成竹。
到了四月中旬,核桃樹后來居上,比小金橘已高出許多。
核桃體現著喬木的穩健、挺拔,從容、穩健的向天空行進;小金橘用灌木的激情、灑脫,渲染著春天的詩意。在我家的客廳里,用各自迥異的風格,獨特的風采為春天寫意。
銀川四月下旬,按照慣例,五一左右還有一場倒春寒,但看一周天氣預報,今年氣溫變化不是太大。于是,在一天晚飯后,我把他們移植到了自家的小院。
他們有了新的伙伴:十幾棵西紅柿,十幾棵辣椒,一小塊韭菜和白菜,還有一棵桃樹和葡萄樹。籬笆外面,是綠色的草坪,草坪中鑲嵌著一大塊刺梅和黃花,幾顆規整的洋槐井然有序。
有風吹過,葉子成了歡迎的手掌,小院里好溫馨。
移植后的情景是怎樣的——
每天清晨,精神飽滿,綠意盈盈的小金橘,在中午在陽光的暴曬下,耷拉著腦袋,有的甚至真個身子軟軟的貼在了地面,疲憊不堪、奄奄一息的樣子讓人揪心。欣慰的是,在及時補水后,不到三五分鐘他們又堅強的站了起來。隨風搖擺的枝體,像是答謝一般,歡快而真切。清晨的旺盛,中午的萎靡,這樣的率性至真,誰能說一株草沒有靈魂呢?沒有靈魂里那份痛徹心底的感受呢?
核桃則是另一番景象。仿佛骨子里就帶著處事不驚的涵養,天性里遺傳著承受磨難的歷練修為。不管是清晨溫馨的時刻,還是驕陽當頭的炎熱,他的精、氣、神都是一如既往飽滿,沒有大喜大悲的神情。沉著而自信。不由人聯想到他幼小的生命里,那人的大腦一樣的果實,真的有著人一樣的智慧細胞。能在置生命于死地的情況下,依然淡定,從容。
每個生命生活的天地大了,也就多了更多危險的考驗。
常言道:“樹移死人移活”。如果說,樹移是生命一次悲壯美麗的遷移,那么,人移就是一次生命對愛的絕望。對過去的一種反叛。
因為,有愛的地方,像水草豐盈的世界,最適合心靈的'棲居,誰又愿意放棄呢?
除非絕望!因為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擔當得起生命之愛的訣別。那是心死之后靈魂的涅槃。
鄰人說我,我把自己的小院當孩子一樣用心。我心說:錯了!錯!錯!圣人說: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
一株草,沒有鳥兒飛翔的翅膀可以翱翔于藍天,俯瞰大地,也沒有走獸一雙腳行走江湖,增長見識。他把自己的生命植于大地,除了執著之外,他還有柔弱之中的堅強,以及堅強里的夢的向往。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花朵,單一鮮艷的色彩,與許許多多的單一的草,組成了大地上最不單一、充滿生機蓬蓬勃勃的景象來。他們生長、開花和結果,與大地的復蘇、希望和收獲同步。世界因此而靈動,美好,深刻。
想起一句諺語:“與其給魚一雙翅膀,不如給魚一塘清水”。
鳥兒用鳴唱和翅膀與我們交流,魚兒用海洋和身體與我們交流。而一株草用葉片、花朵和果實與我們交流,用花朵的芳香和我們暢談未來未來和夢想。若聞聞它的清香,世界上再也找不出這種令人蕩氣回腸的語言了。——默默地敘述著對天地、對日月、對雨露、對風雨、對萬物最為真誠的感受語言。
如果說:美容和讀書一樣,一個由表及里美麗著我們的容顏,一個由里及外美麗著我們的心靈。雖然美化的方式不同,但同樣實現了我們對生命美化的目的。
而花草樹木、魚蟲鳥獸,柔弱自有柔弱的氣勢和風度。他們在點綴大地成就自己的同時,卻無時無刻不在美化、啟迪著我們。雖然人與一株草的活法不同,但他們都敞開著坦城的胸懷,接納著我們的思問或索取,包括他的生命作為一味藥,醫治著我們的疼痛。想起那些贊美小草的詩,我對那些體察生命入微的詩人有了由衷的敬意。
人活著不容易,但像小草一樣不管天地大小,世事多變,能活出這份坦然來,更不容易。
【活法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1.活法優美散文
6.《活法》讀書心得
7.《活法》讀后感
8.活法讀書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