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文學之路
從最初,在我三歲時叔拿了唐詩宋詞給我看,便喜歡上了書籍。那時處于朦朦朧朧,知道李白,杜甫,韋應物……小學,語文倒是拿了90分以上,數學從來都是處于70左右。那時還是比較喜歡作文類的書籍,也因此對文章有些喜愛……
初中,接觸到函數和英語,貌似還有物理化學,但更讓我喜歡的是歷史、地理。也因此在歷史中認識到了韓信、孔明、文天祥……所以就起了向往之心,那,三軍掛帥的韓信,運籌帷幄的孔明,文武雙全的文天祥,也由此才喜歡上了地理。因為地理與天時被孔明掌握得淋漓盡致。
高中,因為有前面的諸多不喜歡,所以在高中我是一路紅燈高歌,從來沒有過及格,也奠定了我排后的基礎,三年來沒有過中上的成績,遂而笑掉大牙。不過在那里我卻是在高中的大閱讀中慢慢透解,喜好文學也慢慢轉變成自我成文,初始皆采用仿寫胡編,并沒有帶上太多自己的感情,所以作文稚嫩,在50分左右。
高四,更是沉浸在寫的快意中,還好沒有墊底排后,或許是BOSS(高四的校長)給面子把。其中,我依稀的記得那時候,在我作文的評語中他的那句話:“呵呵,有點意思!蔽也恢肋@“有點意思”算是有點什么意思呢。
大學,在政治課中我在同學認識上介紹自己比較喜歡文學,能造一些自我的文章。那老師記性也頗好,我以為她忘記了,然而她卻記住了,讓我不得不有些內疚。這時我在校報上投稿了三篇,發表了兩篇,不知道沒上的那篇是主題不對還是太傷感,總之是沒上了。發表在校報上,算是有些成功。
這時我在想,那我學了十三年的數學(大二也學了)至今我都只是會加減乘除,而那些函數、圓周、幾何圖形、方程列表、微積分,我怎么都看不懂也就更無從談起在社會中我要如何運用,何況我現在還看不明它們構成我生活的哪一部分?英語學了那么多年,ABCD是懂了,但EFG卻是沒懂,記得老謝說過:“他嗎的,叫我和賣菜的大媽說英語,大媽不罵死才是怪事!蹦阋部梢韵胂笕サ讲耸袌鲞@樣的情景:先不說那問候的HELLO,咱直奔主題,你問大媽,HOWMUCHISTHE(菜名)。大媽總不會和你說:YES,……多少錢之類把。說到這里要介紹下老謝何許人也。老謝是我的大學老師,祖籍貴州,現已定居云南,會諸多玩意,最拿手的是中醫。等下把他的經典語錄附在下方。
前面的觀點大家不能認同哦,數學和英語你們還是要學的,我雖然不喜歡,不代表你們也不喜歡,我只是把我自己所走的路程說下來。
看著我前面的文字,會情不自禁的回憶起自己走過的路程。然而我想我所行的文章,從喜歡讀到喜歡寫,大都是想要逃離在那份家的安排下的路程。不管現在或者將來
我的叛逆在我所認識的朋友中,似乎沒有人比我更嚴重。為什么要這么說,在家我就是個霸王,誰也不能說不能動,電視砸了,碗筷丟了,錢拿了,猶記得那時候被綁在大樹下供全村人觀看,甚至更可惡的是還是貫節,上上下下的人像看猴子一樣的看我。我在哭鬧中就這樣度過一天,也記得那時候拿錢去買游戲機,20塊錢的俄羅斯方塊,看著那充滿氣體會飛的魚,買了兩條,我一條。弟弟一條。一不留神,魚飛了,特火大。看著他飛來飛去的慢慢飄向天空,也只能無可奈何地在跑回去買;貋砗螅蛔チ,綁起來……
直到現在,我都還不明白,為啥拿錢的是我,弟弟也有份一起用錢,綁的卻是我,那個無語啊。
隨后,在聲色巨嚴厲的叔叔身邊長大,也沒有那么敢偷了。順便交代下那時老鬼還沒有賭錢,做點生意(清塘最大),全是爺爺幫搞定的,因為爺爺當官嘛,數一數二也差不多了。這時我在想,那時候爺爺沒有當紅衛兵,或許已經是廳級干部了。老鬼不賭錢一直做生意,幾千萬家產不在話下。我肯定是富二代了。這個遺憾還是就不提了,咋越提越傷感。
初中,咱又是調皮搗蛋之王,那些老師隔三差五的去和叔叔告狀,每次都聽經念佛的.長達幾小時的教育,煩不甚煩。那時我在想,小學這樣,初中還這樣,就不能換點方式?不過也只是想想了,哪敢在叔叔面前說,那肯定是打了。老鬼那是萬萬不能說的,直接就抄起板凳砸來,砸完后就是跪祖宗,前面還擺了沙子,讓我崩潰得無語。
也就從那時候起,我開始反感回家。上到高中那個歡喜啊,一個月都不用回一次家。不過也還是有憂慮的,因為姑姑在高中學校附近,不能做得太過火?上Ш髞磉是火了,全家知道,我去校領導辦公室就像回家一樣。也由于我臉皮厚,死皮賴臉的呆在學校,學校攆不走。
慢慢的有些長大了,看的書也多了,也懂得了一些人不能做的事情,但還是有些是長不大。有個女孩跟我說過:你呀,什么時候才是長大?你又知道什么是長大嗎?”
我沒有說話,更多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問她:“什么是長大!
她說:“長大就是不讓父母擔心,不讓他們難過,同時你學會去關心他們,這就是長大!
從那時候起,我才有了慢慢的回憶,回憶叔叔嬸嬸他們和我說的道理,跟我說的那些話語。想想,也的確是這樣。
或許在每個人心中都會對那么一個自己所在家的時候所沒有受到的關心,更寄希望于某個你感到好感認同的存在。相對于在家和他(她)的界限中,你更愿意和他(她)分享你在家或者在外面所受到的傷感和高興。在家你所聽到的和在他(她)告訴你的,道理完全一樣;蛟S這也是在青澀年華的歲月中,總會有那么的一個人陪伴著你,與你一齊歡笑,一齊面對,一齊感傷。
后來我也就沒有那么叛逆了。我也從書中看到的用行動去證明,因為那時候他們每個人都說,你這家伙長大后究竟會做什么,能做什么。你看的書究竟學會了多少?面對這些質疑,我實在是不服。我就這么沒用嗎?
好強的天性與我在十八年來的書籍中所遇到的過程中慢慢有了銜接,從最初的喜歡文學到自己創造,我想我走了很多的歷程。在家人眼中我是個沒用的人,在老師眼中我是社會的敗類,在朋友眼中我是個二世祖,屬于人生中的三是。
這么多的質疑,那時候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堵住他們的嘴,該怎樣去走出那宿命早已安排下的路途。我不甘,我不愿,我恨這個家帶給我的東西,有時候更是讓我覺得在他們的眼中仕途便是永遠的成才方式。我不愿他們給我安排下的道路,你們各個有工作,有固定收入,有閱歷鑒衡,有我所沒有的,有我所有的。但那只是你們自己,你們不能按照你們所擁有的賦予我,把我打造成一臺只懂得做而不想的機器,我是人啊,那時候我才想起我是個人哦。
我唯一,唯一能改變的是只有自己能做出一番成就來才是我所能夠擁有與他們抗衡的資本。我也把大多經歷投入到我所熱愛的書籍中,我看小說,我玩電腦,我玩游戲,我玩網絡,這些東西均能構建我龐大的思緒網絡,從而才讓我在文學之路中有風帆可以揚起。人人都以為我只是會玩會瀟灑的敗家子,可是并沒有人去關注到我在文學上所付出的東西,我能把我所看到的寫下來背熟,我能在眾多文人的世界中靜靜魚躍,現在我不說自己的文筆有多好,也不敢言自己的文筆好,我所欠缺的東西還很多,現在我能做的就只有慢慢練筆,在文學的路途中繼續前行,堅持下去。
大學了,和朋友打算在起點闖,我到現在還沒有觸筆。在上個學期看著朋友的小說上新書排行榜甚是高興,更多的是找到了同是喜歡文學的人。我也一直在創造自己的文章,有幸在大學中被老師垂覽選中,上了校報。所以還是覺得我所付出的有了些收獲,能夠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同,但遠遠還是不夠。
就像我前面說的一樣:人不能、任何藝術家也不能憑空虛構一個世界,必須以人間現象,以現實生活,包括歷史生活的經驗和知識的積累為基礎,從而拉開龐大的想象用以構建自己神化的世界或者文章,以情入文,以景切入,達到情景交融,這樣在縱多的積累中幻化出一份屬于自己的文章,也就不會有造作和形而上學……
其實在我行文之中,有一個影子總是陪伴在我的腦海,讓我構以成龐大的思緒網絡去綿延向四方天地世界和諸多東西,也才有了一篇篇算不得精美的文章,依然是構成我動力的全部之一。
我不知道是不是該結束了,但我想還是說點什么把。
現在的我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叛逆少年,走這條文學道路,我也正式擺脫了宿命強壓在我身上的仕途,爺爺也不再為我擔憂,老鬼已不用嘮叨著告訴我要怎樣怎樣,叔叔和姑姑也不逼我要一定走公務員和醫學的路了,索性他們都很看得開。我已然在這個家族中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不再是那曾經的話語:去去去,小孩子懂什么,別瞎參合。
他們有時候會再和我說:你呀,還是要按照我們給定的路走,我們是過來人,比你這個沖動的性格懂得多,別一股腦的想不現實的東西!
我笑笑,當年我不堅持去寫去畫去構思我所要走的路,如果沒有現在的文筆,你們是不會承認我的存在,至少我在這個家中是完全說不上話來的。不過我依然還是我,還是一如當年的那個少年,依然還是爺爺的好孫子、老鬼的好兒子、叔叔姑姑的好侄兒,我鋒利的棱角依然沒有在歲月之中被磨滅,只是改變了很多。
在家庭中,我僅僅剩下一個人還沒有認可,那就是姑丈。我會去用我的筆去撼動你那不認可,有一天我會筆直的站在你面前對你說:我成功了。
僅以此文謝謝關心我的家人,支持我的人。同時更要謝謝你,遠方那個美麗善良的女孩,那個我夢中牽手的女孩是你告訴我什么是長大,是你讓我收斂起自己的叛逆,是你教會了我很多很多,F在,我想我已經長大了。
堅持的勇敢走下去,向你的家人去證明自己,那么你才會得到他們的支持,有了他們的支持你才會飛得更高,那時候就算不成功,你也可以告訴自己:天空已沒有飛鳥的足跡,而我已經走過。
【經典散文:文學之路】相關文章:
5.談文學散文
6.文學隨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