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春的散文隨筆
現在有很多青春題材的電影,像比較火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和《匆匆那年》,就是比較典型的兩個例子。雖然,我們的青春不會像電影里那樣的張揚,我想也應該有自己獨特的精彩吧。我今天也一直在想青春是什么?它是一個時間段。它是我們的一段經歷。它是每個人都會走過的路。它是我們擁有時最不在意,失去時最趨之若鶩的東西。那些寫青春導青春的人,應該都是因為已經沒有了青春,所以才以此來緬懷和吊念青春。
如果按官方解釋的話,青春的年齡段是在男10歲到21歲,女9歲到19歲,我早已經沒有了所謂的青春。但是我從來不喜歡承認自己已經老到承受不起年輕這兩個字,可又總是把老掛在嘴邊。這樣的自相矛盾,也許是因為害怕吧,害怕自己連說自己是站在青春的尾巴上這樣的話都沒有資格說了。害怕渾渾噩噩的度過了所有過來人都可望不可即的青春,最可悲的是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過的。害怕青春走了,回憶還是一片空白。害怕我沒有在青春里干過一件自己為之驕傲的石破天驚的大事。
青春,是誰發明的字眼?又是為了驗證什么?為什么我都不知道它的真正含義,卻可以像抓著救命稻草一樣的不肯放手?其實人在每個時間段,都有他獨特的韻味。我不應該排斥長大的,我應該知道的?墒沁是故意拖延長大的步伐,慢一點再慢一點。
我的每一次成長都是一次換皮,雖然會疼,但會更強壯,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自信。長大后的我不會再彷徨,或者迷茫,即使沒有父母牽著我的手。青春的逝去,唯一給我的就是掙脫父母的手,跌跌撞撞也要自己走的倔強。也許在南墻撞得頭破血流,會回來父母身邊療傷,但是等傷口愈合,帶著還時常會痛的疤,我依然想繼續獨自前行。
長大的路,是不是本就是一個孤獨的旅行?再多的人陪伴,也不會抵消的孤獨。最近看了一本書叫《你的孤獨 雖敗猶榮》雖然我不會說的像書的作者那樣慷慨激昂,那樣積極向上。不過我想,現在的孤獨,應該是為了以后真正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很從容的自處。真正到了沒有家人,沒有朋友的日子時,我可以很平靜的看待,不害怕不慌張。可以回過頭看看這幾年的我,然后笑笑的度過,靜靜的處事。
希望,沒有什么可以再難到我,當我真正長大之后。
希望,青春永遠活著,在我每一個充滿陽光的夢里。
希望,我可以堅強的走以后的每一天,沒有眼淚和迷惘。
【關于青春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1.關于青春的散文隨筆-青春的優美散文隨筆-有關青春的散文隨筆
3.青春散文隨筆
6.青春勵志散文隨筆
7.青春愛情散文隨筆
8.回望青春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