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生活的味道的優美散文

時間:2018-03-08 16:03:12 優美散文 我要投稿

生活的味道的優美散文

  幾年前,我因為一些事情非常心煩,到寺中小住。在寺廟里,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也沒有人來安排我做事。閑來無事,我就坐在寮房前的臺階上曬太陽。這時,小林走過來,給了我一把掃帚,一個簸箕,說,“走,跟我去掃地!”

生活的味道的優美散文

  小林是我在寺廟里認識的一位朋友,是來自新加坡的女孩,已經在這里住了幾年,每次來廟里,我們有機會就聊聊天。

  她讓我去干活,我不好推辭,我嘴上答應著“好”,但是心里卻想,“這樣的粗活,在家里,我都是找小時工來做的!彼峙山o我的任務是把秋天落在草坪里面的樹葉子用耙子耙出來,然后掃到一起,最后集中倒在一個地方堆肥。我一邊干活一邊問自己,放著手頭那么多要寫的文章不寫,跑到這里來干嘛?本想參禪悟道的,竟然來這里掃地!心里雖然這么想,但我手里的活仍然干得很認真,滿身是汗,一直干到太陽落山。

  吃茶去

  記得趙州禪師有這樣一則公案。

  趙州禪師得法于南泉普愿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人稱“趙州古佛”,八十歲后,駐錫河北趙州觀音院(今河北趙縣柏林禪寺),演示生活中的安心法門,接引四方參禪之人。

  一日,兩位剛到寺院的行腳僧人慕名來找趙州禪師,請教修行開悟之道。禪師先問其中一人,“以前來過這里沒有?”對方回答,“沒有來過”。禪師對他說,“吃茶去”。接著禪師又問另一位僧人,“以前來過這里沒有?”回答,“曾經來過”。趙州禪師還是讓他“吃茶去”。這時,在禪師身邊的監院滿腹疑問,連忙問他:“師父,新來的叫他吃茶去是可以理解的,來過的人為什么也叫他吃茶去呢?”趙州禪師突然喊了一聲監院的名字,監院應聲答應,禪師說,“你也吃茶去”。對于這段公案,在柏林禪寺里“禪茶一味”碑記中以“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問吃茶,還是吃茶”的十六字加以概論。

  禪修是一個體驗的問題,而不是知性的問題,生活也一樣。就像喝茶,要想知道它的味道,就要親自去品嘗,然后才知道它是花茶、烏龍還是龍井,是冷的還是熱的。但是,我們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這個事情我知道怎么做,但是不屑于做。這是知識分子更容易有的作風,腦袋里總是有一個想法,“這么簡單的道理,我知道!毕矚g辯論,而不愿意實踐。所以知識分子禪修,往往要比沒有文化的人更難入門。

  對于人性中的這個習氣,禪宗早有洞察,所以趙州禪師還有這樣的一個趣事。

  一次,有人問趙州禪師:“怎么參禪才能悟道?”禪師聽后,站起來說道:“我要去小便。”那人一下子愣在那里不動了。這時候,禪師卻停下來,轉過身去,說道:“你看,這么一點小事,也得自己去做,何況參禪悟道!”

  不思量

  自從那次掃地之后,小林常來找我一起去干活,我就跟著去做。要做的事情都很簡單。

  一次,是把所有寮房里用壞了的笤帚集中起來修理,那些笤帚都是現在超市賣的那種塑料產品,把手和笤帚苗接口的地方,最容易壞,有的斷了有的松了。我想,如果有人家里的笤帚出現這樣的問題,肯定馬上扔進垃圾桶。但是小林找來了鉗子、鐵絲、木頭、斧子、膠水等各種工具,坐在小板凳上,一個一個地很耐心地修。我開始只是在旁邊看著,看她很快就用鐵絲綁好了一把,看上去還不錯,至少能再用一段時間了。我也躍躍欲試地說,“我也會啦!”于是,我也開始動手,在把所有的工具都用上之后,我終于也修好了一把。

  當時,因為那把笤帚我高興了一整天,比寫完一篇論文還要高興。

  有時,小林讓我跟她做的工作是,把居士們離開時沒有帶走的東西整理起來。其中,有各種沒有用完的洗發水、沐浴露、牙膏,還有用過的'水杯子、毛巾等。這些,如果旅客留在酒店的房間,肯定也會被扔進垃圾桶。但是小林把它們搜集起來之后,進行了很仔細的分類。每一種都放在一個固定的盒子中,而且盒子外面貼上標簽,寫好名字,哪些需要消毒,哪些可以直接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在她收拾好的小倉庫中,我看到幾乎沒有什么會被浪費。在倉庫的角落里,我發現一個很小的塑料藥瓶,很重,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是她收集的小鐵釘!

  慢慢地,我喜歡上了跟著她干活,不溫不火,專心地,慢慢做,有時甚至覺得很享受。那時,我忽然發現,原來我在寫作上的拖延癥,是因為我在工作時都伴隨著焦慮,希望或者逼迫自己能寫得更快更好。所以,寫作變成了苦役,而沒有享受。

  那一次回到自己家,我發現自己愛上了做家務,把房間里亂扔的書和衣服,很耐心地整理好,然后把桌子和地板很仔細地擦干凈。就像跟著小林干活一樣。生活就是這樣,你不愛它,它也不愛你,當你愛上它,它就給你帶來快樂。

  我一直沒有問過小林,帶我去干活,是不是因為看到我在臺階上發呆,才有意為之。不管有意還是無心,事實上,她確實給了我很大啟發。

  就像那個禪宗的故事中所說的。

  晚唐時期有一位龍潭和尚,他的師父是道悟禪師。他在禪師身邊呆了很長時間,天天侍候師父。他覺得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師父并沒有給他指示禪機心要。有一天,龍潭忍不住向師父說道:“我來到這里之后,你還沒有指示我禪修心要。”師父卻說:“從你來了,我無時無地不在指示你心要啊!饼執秵枺骸澳闶窃趺粗甘镜?”師父說:“你端茶來,我就喝;你端飯來,我就吃;你向我磕頭時,我就低頭領受。哪一樣不是指示你心要?”龍潭聽了師父的開導,低下頭,很長時間都不說話。師父說:“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你如果當下悟到了就悟了,如果思量就會有偏差。)”龍潭在這一瞬間,不再思量揣度,一下子悟道了。接著,他又進一步請教師父:“如何保持悟性呢?”師父說:“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意思是,逍遙自在地過日子,隨緣隨分,就用普普通通的凡心,并沒有其他的高妙之處。)”

  悄然

  之后,我經常去寺廟。我曾經問自己,是不是因為我的煩惱比別人多?答案是否定的。

  趙州禪師活到120多歲,他八十歲之后,還背起行囊四處行腳。因此后人有一首詩“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中未悄然。”一位八十歲的得道高僧仍然內心有困惑,所以行腳天下。他一生足跡遍及河北、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六個省。更值得提醒的是,他尋訪的師友不僅遍及惠能門下的“二甘露門”、青原系和南岳系,還包括了北宗神秀的足下。而且,他只認禪證的上下,而不拘輩分的高低。

  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是“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钡鹊剿貋戆l現,困惑都出自內心,并不在外面。

  往往,我們不遠萬里去求的那個“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像下面這個公案中所說的。

  有源律師問慧海禪師:“和尚修道如何用功?”禪師回答:“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庇謫枺骸澳切┯袩⿶赖娜瞬灰彩沁@樣嗎?”禪師說,“不一樣,他吃飯時不好好吃,百種思量;睡時不好好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

【生活的味道的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1.年的味道優美散文

2.童年的味道優美散文

3.青草的味道優美散文

4.老家的味道優美散文

5.陽光的味道優美散文

6.冬天的味道優美散文

7.雪的味道的優美散文

8.秋夜,幸福的味道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