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生的定義
年輕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總喜歡思索人生的本質(zhì)和人生的意義, 不知從何時起便不再糾結(jié)此類問題, 因為漸漸覺得自己想通了,多年以來好像也確實沒有為此再疑惑過…… 我給自己的人生這樣定義:“人生就是一個追求和體驗更多更好的幸福快樂的過程”。這當然沒有苦渡眾生的宗教情懷那么深遠,也不及為實現(xiàn)天下大同而奮斗那般高尚,但也絕非簡單的享樂主義,不知道這么表述有多少人會理解和認同……
最近多讀了些羅素的言論,竟然找到不少可以參照和豐富我的這個想法,盡管這可能已經(jīng)多少違背了他“不用盲目崇拜任何權(quán)威,因為你總能找到相反的權(quán)威”的主張。但我還是很慶幸思考出了自己人生的定義,起碼不是他老人家說的那種“致死都不愿意思考”的人。
首先人生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起點不由自己決定,終點也未必全能掌控,正如羅素在《怎樣變老》里說的:“人的一生應該像一條河,開始是涓涓細流,被狹窄的河岸所束縛,然后激烈地沖過巨石, 沖過瀑布。漸漸地,河流變寬了,兩邊的堤岸也遠去,河流流動得更加平靜。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并毫無痛苦地消失了自我。”在這個過程中,從有意識和有能力開始起,我們就不斷追求幸福快樂,無論是身處逆境順境,無論年幼年長。而所謂的幸福快樂又是那樣的多姿多彩,正如羅素所言的“參差多態(tài)乃是幸福之本源”:它可以是冬日陽光下一杯清茶帶來的“小確幸”,也可以是歷盡艱辛后萬眾矚目中體會的榮耀,甚至可以只是平靜心靈涌出的淡淡的喜悅…… 它當然也可以是在忘我地追求某種信仰的中體驗到的幸福快樂,但我會和羅素一樣,“我絕不會為我的信仰而獻身,因為我可能是錯的”。所以仔細想來, 一定要先給自己的人生賦予某種意義或者設定某個終極目標多少有點自尋煩惱,如果中途發(fā)現(xiàn)當初的信念錯了怎么辦? 就此認定此生終結(jié),還是承認背叛自己再重新生活?
體驗幸福快樂當然十分美好,但是追求幸福中所有的付出未必會有相應的回報,從天而降的幸福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在追求幸福過程的本身也充滿快樂才是最高境界,就是羅素所說的“使事業(yè)成為喜悅,使喜悅成為事業(yè)”。如果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就如他建議,先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勃勃生機和廣泛興趣”的人。
最難的是在有限的一生中如何獲得更多更好的幸福快樂,這不僅僅是將生命延長,那樣大家就只需追求養(yǎng)生以求延年益壽。因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一定會有令你幸福感最強,也最適合你達到的幸福與快樂。如何更有效率的抓住這些幸福快樂,如何抓住品質(zhì)更高數(shù)量更多的幸福快樂,那就需要天賦,毅力,智慧和運氣。現(xiàn)在稱之為“人生贏家”的,就應該是這方面做的出色的人。
讓我們繼續(xù)從羅素的言論中找到一些啟發(fā)吧: 你不可能抓住所有生活中的幸福快樂, “放棄自己想要的某些東西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為了得不到的某種幸福而一直陷于痛苦不能自拔,就已經(jīng)失去了獲得其他幸福的機會;我們要放下過去,活在當下, 因為“現(xiàn)在只是剛過去的時間上的一個點,” 所有現(xiàn)在經(jīng)歷不幸與痛苦都會成為過去;他還告訴我們要去掉浮躁,享受平靜,這樣才能更幸福的生活:“所謂幸福生活,必然是指安靜的生活,原因是只有在安靜的氣氛中,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人生樂趣”…… ( )
“三種單純又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于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羅素認為致我們于不幸的是人的自我中心,而領我們到幸福的是非自我中心,于是他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動力,而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的動力是什么, 只能由自己去定義和追尋了。
【人生的定義】相關文章:
文學的定義人生哲理04-26
成功由你自己定義的人生感悟04-30
關于幸福定義的人生感悟故事05-12
自定義經(jīng)典短文04-03
幸福的定義高中作文05-07
生命的定義初中作文05-02
美的定義英語作文03-23
定義的價格英語作文03-25
自定義高中作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