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考點預測:工程測量
為您整理了“2016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考點預測:工程測量”,方便廣大網友查閱!更多結構工程師考試相關信息請訪問結構工程師考試網。
工程測量
11.1測量基本概念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面點位的確定 測量工作基本概念
11.2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儀的構造、使用和檢驗校正 水準測量方法及成果整理
11.3角度測量
經緯儀的構造、使用和檢驗校正 水平角觀測 垂直觀測
11.4距離測量
卷尺量距 視距測量 光電測距
11.5測量誤差基本知識
測量誤差分類與特性 評定精度的標準 觀測的精度評定誤差傳播定律
11.6控制測量
平面控制網的定位與定向 導線測量 交會定點 高程控制 測量
11.7地形圖測繪
地形圖基本知識 地物平圖測繪 等高線一形圖測繪
11.8地形圖應用
地形圖應用的基本知識 建筑設計中的地形圖應用城市規劃中的地形圖應用
11.9建筑工程測量
建筑工程控制測量方程式放樣測量 建筑安裝測量 建筑工程變形觀測
測量基本概念
1. 將工程結構物的設計位置在實地標定出來,以作為施工的`依據,該項工作稱為測設。
2. 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x軸(中央子午線)向北為正,y軸(赤道)向東為正。為了避免負值,一般將X軸向西移500km,使橫坐標均為正值。
3. 絕對高程是該點沿鉛垂方向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相對高程是到假設水準面的距離。
4. 確定地面點位的三個基本觀測量是:距離、角度和高差。 水平測量
5. 視準軸是指物鏡中心與十字絲交點。
6. 水準測量中,要求前后視距相等的目的在于消除視準軸不平行于水準管軸誤差的影響以及消除或減弱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
7. 水準儀應滿足的三個條件中,最主要的條件是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
角度測量
9. 經緯儀的下標數字表示一測回方向測量中誤差數值。
10. 對中:儀器中心安置到測站點的鉛垂線上。整平:使儀器豎軸豎直及水平度盤水平。
11. 經緯儀分為:基座、水平度盤、照準部三部分。
12. 180度0度,盤左,盤右
13. 通過盤左、盤右觀測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抵消經緯儀的視準軸誤差和橫軸誤差對角度觀測的影響。
14. 水平角觀測有測回法和方向觀測法,后者需考慮三個誤差限值:歸零差、兩倍照準誤差2C、測回差。
15. 豎直角觀測:順時針注記,逆記相反。 距離觀測
測量誤差基本知識
20. 相同觀測條件下,一組觀測值的改正值之和為零。
21. 系統誤差特點:規律性、積累性,表現為:固定誤差項、累計誤差項、周期誤差項;偶然誤差:絕對值不超過一定的界限,小誤差密集性,絕對值相等的正負誤差出現的幾率大致相等,觀測次數無窮多時,偶然誤差的算術平均值趨于零。粗差即過失誤差或錯誤。
25. 角度誤差按反符號平均分配的原則,長度誤差按反符號與邊長成正比的原則。
26. 正、反坐標方位角:以平行于高斯X軸向為基準,順時針角。A1,2和A2,1稱為1、2兩點間的正、反方位角。
27. 以兩已知點通過角度來定第三點的方法稱為前方交會法,以距離來定的方法稱測邊交會法。
地形圖測繪
29. 相當于圖上0.1mm的實地水平距離稱為比例尺精度。
30. 平板儀在測站上的安置包括對點、整平、定向。
31. 地形圖梯形分幅按經緯度分幅,按矩形分幅時常用的編號方法為以圖幅西南角坐標值的公里數編號。 地形圖應用 建筑工程測量
32. 建筑施工測量的基本任務是將圖紙上設計的建筑物、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測設到實地上。
33. 測試點的平面位置方法有: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角度交會法和距離交會法。
34. 建筑物的變形觀測包括:沉降觀測、位移觀測和傾斜觀測。
11.1測量基本概念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面點位的確定 測量工作基本概念
11.2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儀的構造、使用和檢驗校正 水準測量方法及成果整理
11.3角度測量
經緯儀的構造、使用和檢驗校正 水平角觀測 垂直觀測
11.4距離測量
卷尺量距 視距測量 光電測距
11.5測量誤差基本知識
測量誤差分類與特性 評定精度的標準 觀測的精度評定誤差傳播定律
11.6控制測量
平面控制網的定位與定向 導線測量 交會定點 高程控制 測量
11.7地形圖測繪
地形圖基本知識 地物平圖測繪 等高線一形圖測繪
11.8地形圖應用
地形圖應用的基本知識 建筑設計中的地形圖應用城市規劃中的地形圖應用
11.9建筑工程測量
建筑工程控制測量方程式放樣測量 建筑安裝測量 建筑工程變形觀測
測量基本概念
1. 將工程結構物的設計位置在實地標定出來,以作為施工的`依據,該項工作稱為測設。
2. 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x軸(中央子午線)向北為正,y軸(赤道)向東為正。為了避免負值,一般將X軸向西移500km,使橫坐標均為正值。
3. 絕對高程是該點沿鉛垂方向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相對高程是到假設水準面的距離。
4. 確定地面點位的三個基本觀測量是:距離、角度和高差。 水平測量
5. 視準軸是指物鏡中心與十字絲交點。
6. 水準測量中,要求前后視距相等的目的在于消除視準軸不平行于水準管軸誤差的影響以及消除或減弱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
7. 水準儀應滿足的三個條件中,最主要的條件是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
角度測量
9. 經緯儀的下標數字表示一測回方向測量中誤差數值。
10. 對中:儀器中心安置到測站點的鉛垂線上。整平:使儀器豎軸豎直及水平度盤水平。
11. 經緯儀分為:基座、水平度盤、照準部三部分。
12. 180度0度,盤左,盤右
13. 通過盤左、盤右觀測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抵消經緯儀的視準軸誤差和橫軸誤差對角度觀測的影響。
14. 水平角觀測有測回法和方向觀測法,后者需考慮三個誤差限值:歸零差、兩倍照準誤差2C、測回差。
15. 豎直角觀測:順時針注記,逆記相反。 距離觀測
測量誤差基本知識
20. 相同觀測條件下,一組觀測值的改正值之和為零。
21. 系統誤差特點:規律性、積累性,表現為:固定誤差項、累計誤差項、周期誤差項;偶然誤差:絕對值不超過一定的界限,小誤差密集性,絕對值相等的正負誤差出現的幾率大致相等,觀測次數無窮多時,偶然誤差的算術平均值趨于零。粗差即過失誤差或錯誤。
25. 角度誤差按反符號平均分配的原則,長度誤差按反符號與邊長成正比的原則。
26. 正、反坐標方位角:以平行于高斯X軸向為基準,順時針角。A1,2和A2,1稱為1、2兩點間的正、反方位角。
27. 以兩已知點通過角度來定第三點的方法稱為前方交會法,以距離來定的方法稱測邊交會法。
地形圖測繪
29. 相當于圖上0.1mm的實地水平距離稱為比例尺精度。
30. 平板儀在測站上的安置包括對點、整平、定向。
31. 地形圖梯形分幅按經緯度分幅,按矩形分幅時常用的編號方法為以圖幅西南角坐標值的公里數編號。 地形圖應用 建筑工程測量
32. 建筑施工測量的基本任務是將圖紙上設計的建筑物、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測設到實地上。
33. 測試點的平面位置方法有: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角度交會法和距離交會法。
34. 建筑物的變形觀測包括:沉降觀測、位移觀測和傾斜觀測。
【2016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考點預測:工程測量】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