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的雨路心情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回家的路心情隨筆
回家的路
我出生于南充市順慶區鳳山鄉蔡家溝村四組,這是戶籍地址,在當地我們都稱呼“蔡家大房子”。這個小村子戶籍登記人數三百五十多人,而實際的常住人口只有大約二十人。我是在春節村里的年飯上知道這些數據的,當時有些意外,講這些的是老村長。那次飯局是進城務工人員自發出錢出力組織的,每個人都積極的利用網絡傳達了我們想聚一聚的念頭。因為有各自的生活軌跡,最終有一百五十多人回來,總花費八千余,在村子里最中心的位置,席開十五桌。之前我特意在腦海里回憶了一遍,好像我能記起的名字真的不多,可到了那天才發現,那烏泱泱的的一大片,除了少數的一些孩童,自己居然每一個都認識。
我實在無法用文字來說明當時的場景,每個人都很激動。你會在隔得老遠的地方就聽見有人叫著你的小名,每到一個人,人群里都會有一陣躁動,重復次數最多的一句話是:“天,你怎么都老了啊?”緊接著是擁抱,不時的看見有人在拭淚,然后再說:“這都多少年沒見了啊,變了,都變了,你怎么都帶孫子了啊?”我很感謝這次聚會的發起者,中途沒有炫耀,不分職位,并且我知道了居然有那么多人見證和陪伴了自己兒時的路。
酒席間都不能免俗,男人們推杯換盞,孩童們相互追逐,女人們手拉著手,講述著在家的趣事,再老一輩的岣嶁著背,和自己當年的玩伴感嘆著“時光都去哪了?”
“當年懷我們家二百的時候,聽說計劃生育的來了,黑漆漆的我就跑出去,就在那塊菜地邊”說者手一抬,“三米多高啊,我一閉眼就跳下去了。”已有白發的她聲音依舊洪亮,黑色的棉衣敞開著,還不時拉一下肩上的包。
人群一陣哄笑,望向那塊菜地。
“是啊,多好的地啊,又不缺水,當年分的時候你們家這塊菜地多少人想要呢!”
只是那片地絲毫不起眼,連當初邊上的那條小路都不見了,齊人高的蒿草已經沒有一片葉兒,直愣愣的立著。
“那是因為你們春節才回來,這要是夏天,全是草,哪還有地??rdquo;帶灰色帽子的阿婆說著,一邊搖著頭,還嘆了一聲氣。
“媽媽,你說帶我回老家,要看看老房子的,我也要去你小時候的池塘邊摘荷葉。”紅棉襖的小姑娘撒嬌著,辮子上的蝴蝶結也跟著晃動。
“既然大家都吃好了,想去老房子看的、懷念你們家哪塊地了都可以去看看,有些人十幾年沒回來過了,找個人帶路啊,別不認識家了。”村長打趣道,指揮著幾個人收拾桌椅碗筷。
我還記得小時候上房的經歷,那是因為我想要大爺爺房頂上的仙人掌花,我偷偷地爬上了他們家屋后的大樹,再拽著樹枝落在了他們家的屋頂,根本不能站立,四肢并用的攀爬著。只記得后來我拿著仙人掌花,卻哭著不敢下來了。那是整排的老房子,全木的結構,堂屋的兩邊分別立著一根直徑大約40公分的木柱。在兒時的記憶里,我幾乎認為那房子可以用上“雄偉”一詞。現在只能在類似于祠堂一樣的地方才能見到這種建筑,只不過都是鋼筋水泥的結構,還保持著當年的風格罷了。
當我帶著孩子穿過村子的時候,它全然沒了當年的壯觀,除了有石板的地方,連路上都全是雜草,干枯著,房頂的瓦片都開著“天窗”,摘荷葉的池塘開了裂,好多戶人家的墻體都已經斷裂了。才發現,午餐的那片空地,應該都是村長臨時打掃出來的。而這片空地,當年那么多戶人家的糧食,都是從這里曬出來的。
“走吧,走吧,沒辦法去看了,都沒有路。”
幾個年輕的男子吆喝著,循著來時踩出的腳印,于是轉身的人便多了起來。
“爸爸,回家吧,這里一點也不好玩。”
太陽還沒落山,人群已經散盡,又只留下那約摸二十個長住的老人了。
當我們身上的標簽在逐漸的從“農民工”變成“新城市人”,這種城鎮化的發展是否就真的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據悉,從2000年——2010年這十年間,我國有90萬個自然村落消失,最近這幾年,平均每天也有80——100個自然村消失。我一直以為這些只是數據,猛然驚覺:那二十個老人還能守住我們村多少年?“封山育林”的標志還在山頂上站立著,難怪幾年前爺爺在閑聊的時候和我說:“再過幾十年,估計我們村就會有能吃人的猛獸了。”當初我一直以為這是爺爺的玩笑話。
你多久沒回家了?是否還認識回家的路?
文————清粥小菜
【回家的路心情隨筆】相關文章:
回家的雨路心情隨筆04-03
回家的路12-09
回家的路作文02-10
回家的路精選作文12-07
回家心情隨筆散文12-09
回家的路作文范文12-09
回家的路的主題作文12-09
回家的路美文欣賞11-28
踏上回家的路句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