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隨筆:近鄉情更怯
生活隨筆:近鄉情更怯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承載著我多年的夢,它使我的心臟魂牽夢繞,遙想當年悠悠的白云,藍藍的天,那朵朵故里的香花。山美水美,哺育我祖祖輩輩。山無語,卻當了我多年的臂膀;水無語,卻蘊含著甘甜的乳汁。我的故里,我的一片天。
每每清風徐來,水波蕩漾,鳥鳴水叮咚,野花野草,星星點點般散落在軟泥上。晴初霜旦,沙沙作響的是池塘邊的荔枝樹,如戀人喁語,荔枝樹盤結著的枝丫,縱橫交錯,少有見它開花,含著花苞卻不待放。池里,魚在絮絮低語,訴說故鄉的美,那個在我的心中如千千結般的。小路,可以說是阡陌交通,各家各戶雞犬相聞,晴朗月之際,前方豁然開朗,男男女女,耕作如初。只是田里,一旦沒有了稻谷,便是鵝群的天堂。鵝們嬉戲于水,覓食并打鬧的咕嚕聲蕩漾在路邊,白鵝不怕臟了成丑小鴨,倒是欣欣然打成一片。細心留意點,那層柔波會蕩漾不止。
故鄉沒有橋,卻有石子路。石子路不是鵝卵石搭的,有道是,人走多了,這里也自然成了路。能否想象,當貓步般的春雨襲來,我卻獨自徘徊在小路上,望“橋”下風景,望風景的人卻在看著我。我不能說這是什么,但毫無違和感的情景確乎是照應了故里鄉民們的小橋流水人家之景,之情,于理乎哉。
景,有情則意溢于之中,我所稱的香花,倒是些凡碎的野花。它們不懂得爭陽光,顯得無意于炎陽下,蜜蜂似乎是三月不識肉味,見哪便采哪,花們的臥榻豈容他人酣睡?就這樣,不甘示弱地,開得盛了許多。現今的花,已是司空見慣,故里的野花,帶給我的卻是性子里的,最本質的“傲嬌”。
情,情滿于山,山間之四時,草木逢春,濃蔭于夏,碩果迎秋,冬之淡雅。“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大概有此一說。我記憶中,山大,大到給人壓抑之感,然而此中,綠油油一片,無不教人感嘆。我只牽著大人的手,也不敢在山間徘徊,那是一個臂膀,很大的!
登故之山,臨故之水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之感。
我雖喜愛故鄉的山水,卻意在故里之情。
濃濃的鄉情名人名言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唐〕王灣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唐〕高適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描寫鄉情的詩詞名句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生活隨筆:近鄉情更怯】相關文章:
生活隨筆12-09
生活隨筆生活感悟03-24
感悟生活隨筆12-09
生活隨筆感悟11-30
隨筆生活短文04-03
生活隨筆:熱情04-03
生活隨筆:修行04-03
生活隨筆:夢寐04-03
生活隨筆:熱帶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