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考研:法律碩士刑法學復習知識點(40)
2017考研:法律碩士刑法學復習知識點(40)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培養高層次的實踐專門人才的學位。試卷內容包含了刑法學。刑法學復習知識點:
偽造貨幣罪
偽造貨幣罪是指違反國家貨幣管理法規,仿照貨幣的形狀、色彩、圖案等特征,使用各種方法非法制造出外觀上足以亂真的假貨幣,破壞貨幣的公共信用,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貨幣管理制度。
本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違反國家貨幣管理法規,偽造貨幣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構成,單位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本罪在主觀方面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
根據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所謂情節特別嚴重,根據規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
2、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的。規定,偽造人民幣總面值在30000元以上或者幣量在1500張以上的,即可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3、具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這里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是指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以外的其他所有特別嚴重情節的情形。其主要是指:第一,以機械印刷方法偽造貨幣的;第二,從事金融、財會等工作的人員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偽造人民幣總面值達1000元以上或者幣量達100張以上的;第三,偽造人民幣并投放市場流通,總面值100元以上或者幣量100張以上的;第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第五,因偽造貨幣受過刑事處罰后,又實施偽造貨幣的行為,偽造的人民幣總面值達到500元以上或幣量50張以上的;等等。
偽造貨幣罪的構成條件:
1、行為人在主觀上有犯罪的故意,即明知而為;
2、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偽造貨幣的行為。
【考研:法律碩士刑法學復習知識點40】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