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勵志名言
古代勵志名言 1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讀書本意在元元。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報國之心,死而后已。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古代勵志名言 2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于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三思而后行。--《論語》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學而不化,非學也。--宋·楊萬里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習。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學不可以已。--《荀子》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好學而不貳。--《左傳》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么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于沒有學到道理。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知而好問,然后能才!盾髯印纷g: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墩撜Z》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滿招損,謙受益!渡袝纷g: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纷g: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墩撜Z》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蚴俏ǹ痔煜虏粊y,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不遷怒,不貳過。——《論語》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啤ね踔疁o《登顴雀樓》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吨芤住纷g: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小人之過也必文!墩撜Z》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盾髯印駥W》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毒劳ㄑ浴纷g: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后悔、嘆息。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尽穭湔Z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吨杏埂纷g: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知恥近乎勇。——《中庸》譯:知道什么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譯:讀書必須反復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对娦颉纷g: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渡袝纷g: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墻壁站著,什么東西也看不見。
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墩撜Z·秦伯》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鞔V語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对鰪V賢文》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晉·葛洪譯:學問的淵博在于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于有堅定的目標。
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古代勵志名言 3
1.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只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蕭伯納]
2.播下行為的種子,可以收成習慣之果;播下習慣的種子,可以收成性格之果;播下性格的種子,可以收成命運之果。――[英國小說家芮德]
3.復雜中帶著簡單的思考,是人和動物的分別。――[皮雅]
4.對一般人而言,凡事要思考并不是什么麻煩的事。――[詹姆士.布萊斯]
5.成功不是全壘打,而要靠每天的.經常的打擊出密集安打。――[RobertJ.Ringer]
6.了解面對逆境,遠比如何接受順境重要得多。――[馬丁·賽力格曼]
7.絕不測量山的高度─除非你已到達頂峰,那時你就會知道山有多低。[哈馬紹]
8.奮斗.尋覓.發現,而不屈服。――[詩人丁尼生]
9.所有口述手寫的辭句中,最悲哀的`就是本來可以…――[美國詩人惠蒂爾]
10.。〉竭_人生的盡頭,才發現自己沒活過。――[梭羅]
11.好的木材并不在順境中生長;風越強,樹越壯――。[馬里歐特]
12.愛不能單獨存在,它的本身并無意義。愛必須付諸行動,行動才能使愛發揮功能。--[德蕾莎修女]
13.要能感覺存在,就需加強對美的感受力。――[詹姆士·雷德非]
14.將愛的能量傳送給別人,我們自己就會變成一條管道,吸納來自上天的神圣能源。而那種玄秘體驗是我們每個人都得以品嘗的!――[詹姆士·雷德非]
15.我們都隨時處于正在學習的過程。――[DonShimoda]
16.人類心靈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人們從未夢想過的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澳瑞森·梅倫]
17.凡是內心能夠想到.相信的,都是可以達到的。――[NapoleonHill]
18.一個客觀的藝術不只是用來看的,而是活生生的。 但是你必須知道如何去靠近它,因此你必須要做靜心。――[OSHO]
19.煩惱使我受著極大的影響……我一年多沒有收到月俸,我和窮困掙扎;我在我的憂患中十分孤獨,而且我的憂患是多么多,比藝術使我操心得更厲害!――[米開朗基羅]
20.有兩種東西,我們對它們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們所喚起的那種愈來愈大的驚奇和敬畏就會充溢我們的心靈,這就是繁星密布的蒼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21.我們的生活似乎在代替我們過日子,生活本身具有的奇異沖力,把我們帶得暈頭轉向;到最后,我們會感覺對生命一點選擇也沒有,絲毫無法作主。――[索甲仁波切]
22.如果你是個作家,這是比當百萬富豪更好的事,因為這一份神圣的工作。[哈蘭·愛里森]
23.成為一個成功者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每天精力充沛的努力工作,不虛擲光陰。――[威廉·戴恩·飛利浦]
24.人生成功的秘訣是,當機會來到時,立刻抓住它。――[班杰明·戴瑞斯李]
25.不停的專心工作,就會成功。――[查爾斯·修瓦夫]
26.你要確實的掌握每一個問題的核心,將工作分段,并且適當的分配時間。[富蘭克林]
古代勵志名言 4
01.犯了錯誤就該誠實地認錯--狡辯、諉過只會害了自己。
02.朋友之間要保持距離--這樣的友誼才能長久。
03.錢追人,人追健康--有了健康,還怕掙不到錢么?
04.別輕易轉行--轉行的風險很高,最好不要輕率為之。
05.適度地抬高身價--在就業市場中,人也是一種商品。
06.把敬業變成習慣--從長期看是為了自己。
07.運用累積法壯大資產--不求快,不求多,不中斷。
08.忍一時,爭千秋形勢比人強時,必須忍。
09.與其你死我活,不如你活我也活--這就是雙贏,是良性競爭。
10.以"播種"的心態經營人際關系--種子播得越早越堅韌。
11.做事切勿率性而為--率性而為只會害了自己。
12.遇到魔鬼型的主管時--接受他的磨練可讓你的性格越來越堅韌。
13.不要當眾和主管吵架--那會讓你無路可走,只有走人。
14.向不同行業的人學習新知識--記住,要用請教的態度。
15.所有的困難都是好事--這是老天爺在磨練你,目的是把重任交給你。
16.用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心態做人做事--那樣你就可以迅速長大。
17.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談論你的得意--那樣傷害你的人際關系。
18.不要小看守時這件事--守時是對別人的尊重。
19.用時間來看人--時間是檢驗大師。
20.用打聽來看人--把獲得的信息匯總,就可以了解那個人。
21.建立一個朋友檔案--以免人到用時方恨少。
22.擴大交友圈--主動出擊,不要等別人上門找你。
23.保持交友的`彈性--敵人也可以變成朋友。
24.要交喜歡"修理"你的朋友--這種朋友是你的人生導師。
25.毛遂自薦,好處多多--讓別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
26.小心突然升溫的友情--對待這種友情的正確態度是:不推不迎,禮尚往來。
27.做老二,不做老大--老大沒當好,容易變成老三老四。
28.做人要中規中矩--目的是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賴。
29.用"物質利"換取"人情利"--"物質利"是一時的,"人情利"是長遠的。
30.不要獨想榮耀--今天獨享榮耀,明天可能就可能獨吞苦果。
31.找一位"衣食父母"--那個人可減少你摸索的時間。
32.找一位對手來跟--跟住他,最終超越他。
33.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熱--冷板凳都坐過了,還有什么好怕的呢?
34.套用別人的成功模式--別人的成功模式可成為一種指引,讓你有方向可循。
35.偷偷地把自己當成老板或主管--逐漸培養自己當老板或主管的能力。
36.不要滿足于眼前的小成就--問問自己: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嗎?
37.讓自己盡快成為本行的專家--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38.不要有懷才不遇的想法--懷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
39.跌倒了,一定要爬起來--不爬起來,別人會看不起你,你自己也會失去機會。
40.不要為失敗找借口--應該直面失敗,并迅速找出失敗的原因。
41.改變環境或改變自己--與其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42.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生命是經不起一次次的浪費的。
43.把反省自己當成每日的功課--因為你不是完美的,會說錯話,也會做錯事。
44.碰到低調時,自己鼓勵自己--千萬別蚯螅。
45.依靠別人的智能做事--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46.時時都要有危機意識--別以為你的命好運氣也好。
47.主角配角都能演,臺上臺下都自在--面對人生,要練就能屈能伸的個性。
48.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成熟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
49.做烏龜,不做兔子--有兔子資質的人容易驕傲,而驕傲會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50.先做小事,先賺小錢--為做大事賺大錢積累經驗。
51.別讓過去的失敗捆住你的手腳,否則永遠難成大事。
52.像蟑螂一樣活著--人如果有蟑螂的韌性,還有什么日子不能過呢?
53.靠實力,不靠派系--派系不是永遠的,實力才是你能依靠一生的東西。
54.自己發光,不要等別人把你磨光--誰有空、有心情去認真地"磨"你呢?
55.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要學會投其所好。
56.永遠跑在下屬的前面--權力領導、情義領導都不如才能領導。
57."新官上任三把火"有必要--要大聲地告訴別人:我來了。
58.只要5毛錢,不要1塊錢--拿一塊錢的機會只有一次。
59.放下架子,路就會越走越寬--架子只會捆住你的手腳。
60.話別說得太****--目的是給意外留有余地,以免下不了臺。
61.盡快成為你所在的那一行的專家--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62.多贊美別人--不用花錢,就能使人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63.尊重別人的領土范圍--別因為疏忽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64.不要輕易吐露你的失意--以免被人認為你軟弱無能。
65.人際關系的原則是:有舍才有得--你滿足了對方,對方才會滿足你。
66.不要忽略面子問題--不給面子的行為最容易引起是非。
67.妥善處理與小人的關系--不要依附他,也不要得罪他。
68.最好不要擋住別人的財路--與其擋人財路,不如自己別辟財路。
69.用低姿態化解別人的嫉妒--嫉妒是烈火,會****一個人。
70.做人做事不必面面俱到--總會有人不滿意你。
71.認識并運用人性中的自私--要想辦法用別人的自私為自己謀利。
72.順著毛摸,他就會聽你的--脾氣再大、城府再深、個性再強的人也吃不消這招。
73.以積極的作為推動否極泰來--堅持住,努力向上,積累能力。
74.以戒備謹慎的心態延緩盛極而衰的時間--很多失敗都是在興盛時埋下的伏筆。
75.萬事俱備,花自然會開--努力就行了,花什么時候開由老天爺安排。
古代勵志名言 5
1、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唐)岑參《關人赴安西》
譯:從小就想著報效祖國,而不是想著要封侯當官。
2、見侮而不斗,辱也!豆珜O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3、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逗鬂h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4、差之毫厘,繆以千里!(宋)陸九淵
譯:做任何事情,開始一定要認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絲一毫,結果會發現相差很遠。
5、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毒劳ㄑ浴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6、人皆可以為堯舜!睹献印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7、知恥近乎勇!吨杏埂
譯:知道什么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8、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墩撜Z》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恕氖,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10、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11、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唐)岑參《關人赴安西》
譯:從小就想著報效祖國,而不是想著要封侯當官。
12、見侮而不斗,辱也。——《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13、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逗鬂h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14、差之毫厘,繆以千里!(宋)陸九淵
譯:做任何事情,開始一定要認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絲一毫,結果會發現相差很遠。
15、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毒劳ㄑ浴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16、人皆可以為堯舜!睹献印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古代勵志名言 6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の曰わく、君子は和して同ぜず。小人は同じて和せず。
現代譯文:
孔子說:君子融和卻不隨同,小人隨同卻不融和。
先生が言われた、「君子は調和するが雷同しない。小人は雷同するが調和はしない!
古語原文: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貢問いて曰わく、郷人皆なこれを好(よみ)せば何如。子の曰わく、未だ可ならざるなり。郷人皆なこれを悪(にく)まば何如。子の曰わく、未だ可ならざるなり。郷人の善き者はこれを好し、其の善からざる者はこれを悪くまんには如(し)かざるなり。
現代譯文:
子貢問道:鄉里人都喜歡的`,怎樣?
孔子說:不怎樣。
又問:鄉里人都厭惡的,怎樣?
孔子說:也不怎樣。不如鄉里的好人喜歡、壞人討厭的。
子貢がお訊ねして言った、「土地の人が皆褒めると言うのは、いかがでしょうか。」先生は言われた、「十分ではない」「土地の人がみな憎むというのは、いかがでしょうか!瓜壬涎预铯欷、「十分じゃない。土地の人の善人が褒めるし悪人が憎むというのには及ばないよ。」
古語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子の曰わく、君子は事(つか)え易(やす)くして説(よろこ)ばしめ難(がた)し。これを説ばしむるに道を以てせざれば、説ばざるなり。其の人を使うに及びては、これを器(うつわ)にす。小人は事え難くして説ばしめ易し。これを説ばしむるに道を以てせずと雖も、説ぶなり。
現代譯文:
孔子說:君子容易事奉卻難以取悅。取悅無道,他必不悅。等到他用人之時,量器而用。小人難以事奉卻容易取悅。即便取悅無道,他也心悅。等到他用人之時,卻求全責備。
先生が言われた、「君子には仕えやすいが、喜ばせるのは難しい。道義によって喜ばせるのでなければ喜ばないし、人を使うときには、長所に応じた使い方をするからだ。小人には仕え難いが、喜ばせるのは易しい。喜ばせるのに道義によらなくても喜ぶし、人を使うときには、何でもさせようとするからだ」
古代勵志名言 7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我們不可能改變整個世界,但可以改變我們自己。莫愛智
也許人類最真實的尊嚴就是能夠輕視自我。桑塔亞那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沒有受過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礦石中的`銀子。富蘭克林
天才不會毀于他人,只會毀于自己。博斯威爾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魯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墩撜Z》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后漢書陳蕃傳》
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傳》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古代勵志名言 8
1、丹青不知老將至,貧賤于我如浮云。--杜甫
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4、操千曲爾后曉聲,觀千劍爾后識器。--劉勰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6、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舉成名。--司馬遷
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8、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盡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0、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1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唐·王勃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13、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4、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孟子·告子下》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1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1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8、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19、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20、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古代勵志名言 9
1. 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 小人之過也必文!墩撜Z》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3.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4.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5.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6. 三思而后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7. 多行不義必自斃!蹲髠鳌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8.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9.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10.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吨杏埂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11. 知恥近乎勇!吨杏埂
譯:知道什么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12. 以五十步笑百步!睹献印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13.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睹献印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14. 人皆可以為堯舜!睹献印
15.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16.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古代勵志名言 10
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4、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5、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6、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7、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9、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1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1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5、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古代勵志名言】相關文章:
古代勵志經典的名言04-10
古代勵志名言10-01
古代勵志名言大全08-02
古代經典勵志名言名句04-22
古代的勵志名言大全05-12
古代的精彩勵志名言03-17
古代勵志名言警句05-08
古代經典勵志名言警句05-09
古代經典的勵志名言詩句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