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其實我們是靠土地養活的經典美文
在我成年后,一直在天津這個北方大城市里工作和生活,經常會遇到很多農民來到城里謀一份職業,我也去派出所辦過暫住證,平心而論,城市對待農民不夠真誠也不夠科學。
在我小時候,老師家長為了讓我們好好學習,會用兩句話恐嚇我們,一個是如果你不好好學習,長大了就去當農民,去種地。第二個是如果你不好好學習,長大了你就去掃大街。
其實這兩個恐嚇并不高明,我那時不覺得當農民有什么不好。因為每到豐收的時候,地質隊的干部群眾家屬會蜂擁而出到地質隊外邊的農田里刨農民剩下的農作物,比如荸薺、山芋、花生、棉花、芝麻、麥子等等。
那情形跟現在農民到城市里來淘點城市人不要的東西,干點城市人不干的活一樣。
語文書里有過一篇文章叫《落花生》,要不我說文學是個挺不夠意思的東西,本來一個沒有情趣的事情,卻被那個作者寫出了風花雪月。他說一家人通過勞動品嘗花生,然后感受人生多么美好。
其實那是扯淡!
真正的落花生是這樣的,每到農作物豐收的時候,農民們會將農田牢牢地看起來,而我們這些地質隊工人階級的家屬和孩子就手提著籃子在農田四周游蕩。如果是花生地,農民就將土細細地篩一遍,絕不會輕易落下一粒花生。
等農民將花生收完了,確信絕對是沒有剩下的了,那么我們就提著籃子像獵犬一樣撲上去,細細地過濾每一寸土地,在里面刨農民剩下來的花生。
這是真正的落花生,沒有什么美好的。農民確實已經將花生收光了,但百密必有一疏,我們就要在這樣的難度下找出花生。
確實很為難,不過,我們真的可以找到,通常會找到因為鋤頭刨了兩半的,但這絕不影響吃,有的時候還能找到整個的。花生一般都是兩粒花生米的,但有的時候我能找到四粒的,一般情況下我們誰都不說話,就埋頭找呀找。
天道酬勤,我們總是能找到農民們落下的。而每到這個時候,農民們就是一陣心疼,后悔自己為什么沒有收得再仔細一點。
地質隊這些家屬和孩子之間也有競爭,但競爭得很有秩序,通常是在農民確信沒有剩余農作物的土地上我們大家劃分,各自在各自劃分的地上找。
傳說中有一次收山芋,有一個地質隊家屬子弟竟然找到了一個重達好幾斤的大山芋,當時就捧著跑回家了,惹得農民好一陣傷心,也令我們無比羨慕。不過這是一個傳說,只是說有這么一個人和這么一件事情,具體是誰就無從考證了。
收山芋、花生、芝麻、麥子、棉花這樣的農作物是在旱地里干,還能揀到一點殘余的。但收獲荸薺的時候是在水田里干,需要在泥巴里面找,這個難度比較大。而且,農民也不敢肯定就能收干凈,于是我們就提著籃子在水田四周站著,但農民是絕對不讓我們下田的,即使是他們收過的地方也不許下田,因為他們還要再收一遍。農民也很緊張,一邊收,一邊要緊盯著岸上拎著籃子的工人階級的后代們。一如改革開放后大城市的小腳老太太緊張地盯著每一個剛進城的農民。
我們就像不懷好意的乞丐們一樣在田邊等著,看著那些飽滿的農作物被放在筐子里和籃子里。偷也偷不到,搶也搶不到,所以農民收獲的時候,我們只是看看,就當成節日了。雖然能搞到手幾個荸薺的可能性很小,但看也是一種快樂,看可以引發想象,想象就可以是快樂的。
那時候我想,我要是這些農作物的主人該有多好。這種感受就好比如今一個農民站在城市的大廈下邊看幾眼,雖然與他無關,但總算是看到了一樣。
這個回憶一直在告誡我,真正養活我們的,讓我人模人樣地活著、工作、思考的其實是土地,是那些在土地上勞作的高貴的勞動者。
整個人類歷史上看,我們不過是農民養活的一群城市人。
【其實我們是靠土地養活的經典美文】相關文章:
靠立經典美文12-08
靠譜與成功的經典美文03-25
美文欣賞:愛情靠“四心”12-07
傷感其實很美美文12-03
快樂其實很簡單的經典美文12-09
其實我心里很清楚經典美文03-30
幸福其實很簡單經典美文12-07
經典英語美文:其實,魚很毒……12-09
愛其實很簡單愛情美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