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叔的婚事美文摘抄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二叔是遠近聞名的俊小伙,可就是沒有姑娘愿意嫁給他。
這是個沿海村落,有三種行業,一種是漁民,上船打漁、運輸,一種是鹽工,下灘曬鹽,一種就是二叔這樣的農民,專跟泥土打交道。那時候,漁民和鹽民吃的都是“國庫糧”,不是白米就是白面,每月定人定量,旱澇保收,可把當地的農民羨慕得要死。姑娘們找婆家都有這樣的順口溜:“先跟漁,后跟鹽,最好不跟泥腿子談。”
眼看著二叔的歲數越來越大了,這可急壞了爺爺。爺爺找到一個當鄉長的遠親,向他訴起苦來。鄉長見爺爺犯難,就笑著給爺爺出了一個主意。
這一天,鄉長高興地對二叔說:“快準備準備,媒婆要帶一個姑娘來和你相親。”
二叔高興極了,按鄉長的注意布置停當后,又借來一件新衣服穿在身上,坐立不安地等著那位姑娘來看。
姑娘跟著媒婆來了,她只掃了二叔一眼,似乎對二叔的外表并不在乎。媒婆立刻引她直奔里屋。媒婆掀開陶瓷大缸,里面露出滿滿的小麥,媒婆又掀開水泥大缸,里面露出滿滿的玉米,媒婆又掀開幾個大盆,里面露出高粱、大麥、蕎麥等各種各樣的糧食。媒婆笑著看看姑娘,姑娘也樂意地看看媒婆。
爺爺在外屋笑著說:“別看漁民和鹽民吃的是白米白面,可那都是定量的,哪像俺種地的,吃不完都存著。哈哈哈!”
媒婆也說:“是啊,俗話說,缸里滿,盆里有,鍋里碗里不發愁。過日子盼的就是這個樣子啊。”
臨走的時候,姑娘對著二叔羞澀地笑了一下,二叔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的甜。
二叔的親事談成了,爺爺趕緊為二叔操辦婚事。二叔順利地娶回了嬸嬸。
過了門的嬸嬸很勤快,磨面、拔菜、燒水、做飯,樣樣都干得及時利落。有一天,她突然發現盆里的大麥變了樣,上面一層是大麥,底下全是干沙子。她覺得很奇怪,又掀開別的缸,也都是上面一層糧食,下面全是沙子。嬸嬸終于明白了,原來相親的時候看到的滿缸滿盆的糧食都是這樣造出來的!她氣得淚流滿面。
二叔和爺爺下地回來了,嬸嬸冷冷地說:“俺回娘家一趟。”
二叔覺得奇怪,連忙跑進屋里,一看那些缸和盆都敞著口,什么都明白了。他沒有去攔嬸嬸,爺爺也沒有攔。嬸嬸走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二叔生爺爺的氣,爺爺生鄉長的氣。
爺爺來到鄉長家,顧不得鄉長的面子了,一個勁地埋怨他:“都是你的臊點子,叫俺在缸里墊沙子,你認為那是你在糧囤子里墊沙騙上級得表揚啊?兒媳婦要跟俺天天過日子,騙不了啊!”
鄉長撓撓頭,無奈地說:“俺也天天擔心啊!萬一上頭來人揭開生產隊里的糧囤子往下看,不也露餡了嗎?”
【二叔的婚事美文摘抄】相關文章:
美文的摘抄06-23
經典摘抄美文10-19
摘抄經典美文12-09
家教美文美文摘抄11-30
美文摘抄經典美文欣賞12-07
經典文章摘抄美文12-09
短美文的摘抄11-01
摘抄抒情的美文12-07
美文片段的摘抄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