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活出自己個人的色彩美文欣賞
在上大學之前我以為“高校”就是高中學校,后來摸摸腦袋發現自己真傻。
在高中,身邊所有的人都勸告我們,學習最重要,我認為還不如說分數最重要。每年高考也就那么一次,成績不穩定只能怪自己,臨場發揮不好只能怪自己,家里沒有勢力權利也只能怪自己;我們第一次片面地感受到了這個世界深深的惡意。我時常在想,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坐在教室里?每天看著窗外的操場,那些穿著藍色校服的同學真像變異后的螞蟻___有著絢爛的顏色卻深埋土壤。
她每天課間操都坐在廣場邊,周圍的楓葉壓得她喘不過氣,但她努力汲取縫隙中的空氣只為了能被自己賦予自己的顏色。
我們以不把別人的秘密或者言語公諸于眾、不把自己所擅長的東西主動暴露于人、只在小團體內闡述自己的想法作為對低調、成熟定義。例如,他說她和很多男生曖昧不清,我說我一定不會說出去的,他說:“和你聊天就是舒坦!”在這段對話中,我不問他從哪里獲知這一重大消息便暗示了我對他的絕對信任,但誰又知道也許我對這件事毫無興趣呢?
也許你成為了所有人的精神垃圾桶那么所有人就都會喜歡你或找到各種理由贊許你。
圣奧古斯丁指出,只有上帝知道每個人的價值,而且神唯有到了最后審判日才會揭露他對每個人的評判,伴隨著雷聲響或是天使的號角聲。我對這段話的理解便是正義與你能獲得的財富不成正比。也就是說也許你正義感十足,但你確實無家可歸,例如耶穌在人世時同樣貧窮;而我理解的最后審判日也就是你的死期,那雷聲和號角聲也許就是親人、愛人撕心裂肺的悲嚎聲。也許這對于基督教徒有不敬之處,但在當代中國不可不說這是較為貼切的觀念。
在中國這個頹靡的時代,較之菲茲杰拉德描寫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宏大而悲戚的美國夢破碎的時代我們要怎樣去抉擇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我看來,任何生活方式都是為了讓們的內心得到快感或者慰藉,例如一位麻省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去做公交車司機,我們都大呼為什么?他也許會告訴你:“你知道,有了孩子就必須要找份工作。”
他對現實做了妥協,但在那不為人知的一面也許是他根本不愿意主動走出舒適區去面對他淺薄的社會閱歷這一問題。我們作個假設,如果他進入全國五百強的任何一家企業,那么他必然要經歷的就是試用期、老員工的刁難和嘲諷,這時他長久以來的自傲就會轟然坍塌,這種心理上的毀滅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承受的;與之相反的,他作為一位公交車司機便會被大多數人們理解,因為他有了孩子,甚至會有人贊許他是個有責任感的年輕人,而他麻省理工大學畢業生的光環也能暫時保住。有些工作,無法讓人獲得看見自己的自我認同反映的勞動成果中的快感。
而我想說的是:你愿意如此度過一生嗎?每天面對方向盤、汽車的轟鳴聲、乘客的謾罵聲、照片中的美景、展示柜中的美食?
為什么蓋茨比在小說結尾時的逝世會引來無數讀者的熱淚?也許是因為他對愛情純粹的偏執,也許是大多數人都沒法做到像他那樣追尋本心。我在這里對他表示由衷的敬佩,因為他完成了我對人生的目標___活出自己的顏色。
This is a time of wonder, a time of art, a time of big spenders, but also a mockery of the time.
___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這是一個奇跡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
這是《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對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最貼切的描述,那么你又如何能說蓋茨比在這樣的時代所做的事不是值得尊敬的。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問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辛苦和忙碌是為了什么呢?”他的回答是:“引人注目、被人關心、得到同情、自滿自得和博得贊許。”在這句話中表達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心理需求。在我認為當你刻意地去追尋別人對你贊許、同情、關愛時,你得到的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例如專制的政客能得到周圍人的關注,但大眾卻對其嗤之以鼻;相反的,邁克爾杰克遜對舞蹈、音樂的執著追求卻在無意中成就了他無人能代替的光芒。
在這里,我希望有勇氣活出自己顏色的朋友們走上康莊大道。高呼:“posses my own tinct!”
【活出自己個人的色彩美文欣賞】相關文章:
像狼一樣活著,活出自己的世界美文欣賞04-09
讓自己變強經典美文欣賞04-17
美文欣賞:祝福自己05-04
自己的快樂美文欣賞05-05
美文欣賞:致自己05-05
欣賞自己美文05-08
改變自己與做回自己經典美文欣賞04-17
定位自己美文欣賞04-15
改變自己美文欣賞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