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陽感懷美文欣賞
重陽感懷美文欣賞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重陽節。
九是最大的數字,被視為尊貴的象征。九與久同音,有天長地久之意。九九重陽的說法,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一些地方政府將其定為敬老日。2xx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文規定這一天為老年節。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發展到今天的現實需要。一個人從出生開始,經過童年、少年、青年、壯年,最后必然要步入老年,完成生命的過程,這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規律。中國已然進入了老年社會,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事實。
小時候背著書包上學,老師教導說要尊敬師長,尤其是要尊敬老人。于是,我們見了老人行禮,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看到老人過馬路主動上去攙扶……
參加工作以后,我們這些新徒工對老師傅都很尊重。老師傅對我們也關愛有加,手把手地教技術,像父母對子女一樣噓寒問暖。那時候,風華正茂的我們面對年過半百的師傅,望著他們佝僂的身影和飽經風霜的面龐,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根本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也會變老。如今,隨著歲月的流逝,看到童年的伙伴們一個個白發蒼蒼,父母相繼辭世,子孫長大成人,方才意識到了人生的真諦。
想當年二老健在的時候,自己忙于工作和家務,除了每月送去有限一點孝敬錢外,幾乎很少有空再去看望。逢年過節帶著孩子大人回去一趟,買些糕點水果,還要蹭一頓飯。我們在家里逗留的那點工夫,還沒有母親準備飯菜的時間長。
父親去世晚于母親兩年。為怕老人感到孤獨,我打算把他接來同住。可父親卻說,他一個人生活挺自在,讓我別惦記,等他需要的時候自然會找我。萬萬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腦溢血奪去了他的生命。
日月穿梭,轉眼十五年過去。眼下各方面條件都好了,我手里不缺錢,也有了充足的時間,可老人們偏偏又都不在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想想就讓人心里難受,真有點欲哭無淚。
逝者如斯夫!活著的人還要繼續拼搏奮斗,一代又一代的人生生不息。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話,老年人已經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老齡化將是中國今后相當長一個階段的重要社會問題。
而今作為其中的一員,我以為,自己應當調整好心態,既不能悲天憫人,又不能自暴自棄。優越的社會制度為老年人提供了如此有利的環境條件,即使不能老有所為,也不應該成為家人和社會的負擔。一個人要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學會尊重別人。你要善待子女,善待家人,善待一切人;同時還要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不要給大家添麻煩。
古語說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做到了這一點,社會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
【重陽感懷美文欣賞】相關文章:
感動生命感懷人生的經典美文04-20
端午節感懷經典美文05-12
感懷七夕傷感美文05-11
經典美文欣賞05-10
經典的美文欣賞04-30
經典美文欣賞07-22
輕輕感懷,那觸痛的憂傷傷感美文03-24
“懂得感恩”美文欣賞欣賞05-09
欣賞.喜歡.愛美文欣賞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