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人生哲理
習慣人生哲理1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習慣,而這些習慣,有可能牽動著你的命運。——題記
記得以前聽朋友講過一個故事:以前,大家都說在一片海灘上有一塊石頭,這塊石頭不比其他石頭,其他石頭都是冷冰冰的,而這塊石頭卻是溫的。一個年輕人想找到這塊石頭,看別人說的是不是真的。于是,他一個人來到這片海灘,架起了一個一個小木屋,準備找這塊石頭。他在海邊看見一塊石頭就撿起來,一摸,如果不是溫的,他就直接向海里扔去。第二塊,第三塊......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都沒有找到這塊石頭。直到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樣來到海邊,準備繼續撿石頭。撿著撿著,突然,她撿起一塊石頭,感覺是溫的,他想著終于找到了,可是,因為,時間太長,他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撿起一塊石頭就往海里扔。于是,這塊石頭也被他給扔了。
聽完這個故事,你們肯定會覺得這個男的是不是傻。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他的目的就是找的這塊石頭,為什么還會丟掉這塊石頭?原因就是:他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他已經習慣將手上的石頭順勢丟向大海,當他得到寶石的時候,他已經無法改變習慣,只能任由自己的`身體。
人生道路上,不同的人會遇到不同的事,自然也就會養成不同的習慣。熱心腸的人會養成愛幫助別人的習慣;懶惰的人會養成愛偷懶的習慣......同樣,調皮的人也會養成愛搗亂的習慣。但是只要我們的習慣對別人沒有傷害,我們就值得擁有這些習慣。因為,我們是獨一無二的。
習慣人生哲理2
亞歷山大帝王圖書館發生火災的時候,館里所藏圖書被焚燒殆盡,但有一本不很貴重的書得以幸免。有一個能識幾個字的窮人,花了幾個銅板買下了這本書。書本身不是很有意思,但書面里卻藏著一樣非常有趣的東西:一張薄薄的羊皮紙,上面寫著點鐵成金石的秘密。所謂點鐵成金石,是一塊小圓石,能把任何普通的金屬變成純金。小紙片上寫著:這塊奇石在黑海邊可能找到,但是奇石的外觀跟海邊成千上萬的石頭沒什么兩樣。謎底在于:奇石摸起來是溫的,而普通的`石頭摸起來是冰涼的。這個窮人于是變賣了家當,帶著簡單的行囊,露宿于黑海岸邊,開始尋找點鐵成金石。
他知道,如果他把撿起來的冰涼的石頭隨手就扔掉的話,那么他可能會重復地撿到已經摸過的石頭,而無法辨認真正的奇石。為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每當撿起一塊冰涼的石頭,他就往海里扔。一天過去了,他撿的石頭中沒有一塊是書中所說的奇石。一個月,一年,二年,三年……他還是沒找到那塊奇石。但是,他不氣餒,繼續撿石頭,扔石頭……沒完沒了。有一天早上,他撿起一塊石頭,一摸,是溫的!他仍然隨手扔進了海里,因為他已經養成了往海里扔石頭的習慣。這個扔石頭的動作太具習慣性了。以至于當他夢寐以求、苦苦尋覓的奇石出現時,他仍然習慣性地扔到了海里。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習慣一旦養成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事實確實是這樣的。就拿那個窮人來說,他多少年風餐露宿,苦苦尋覓,為的就是那塊點鐵成金石。可是當他找到后,他卻隨手扔到了海里。不是他不想要那塊奇石,而是往海里扔石頭的習慣性動作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遺憾不已的蠢事。他的多年點鐵成金夢,也像肥皂泡一樣頃刻破滅了。“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的話就像是對那個窮人說的似的,準確,深刻!即使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也不無警示意義。要成就學業、事業,要擁有美好人生,必須養成一種好的習慣,服務于我們。否則,我們也可能把點鐵成金石扔進海里,而且是不由自主的。
習慣人生哲理3
個人特質是內心積習、行為的結果。重復多次的行為到后來就變得不由自主、機械化—亦即人似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反復做同樣的事情,到后來停止不做幾近不可能,于是成了人的特質(引用自我的人生思考—命運的主宰)
人是習慣的動物,只要每天重覆的做同一件事,時間久了,就養成習慣,就算是暫時停止一段時間,也還會想再做同一件事,就好比有些人喜歡打麻將,就算是每打必輸,還是樂此不疲。有些人喜歡運動,把運動當作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不運動,全身就會很難受,但對于從來不運動的人,運動卻是相當辛苦及折磨人的事情,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習慣。
盡可能不要養成發生問題,就責怪別人的習慣,責怪同事、抱怨上司、怨嘆家人、背后說朋友的壞話,因為當你不斷的從事這方面的行為,就會慢慢的.養成習慣,也會成為“顧人怨”的人,因為誰也不愿意跟每天只會抱怨、指責他人的人相處,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好的習慣要想辦法養成,壞的習慣要想辦法戒除。世上沒有什么事情是辦不到的事情,關鍵就在于養成習慣,道理就是如此簡單。
我從來沒有刻意要修身養性、要改正自我的缺點、只是不停的閱讀,但因為自己所讀的大多是成功學方面的書籍,當閱讀的量與時間,累積到一個臨界點,人就在不知不覺之中改變了。而這個改變是持續不斷思想改造的過程。
我曾強調堅持是一種習慣,放棄也是一種習慣。贊美他人是一種習慣,指責他人也是一種習慣。正面思考是一種習慣,負面思考也是一種習慣。但這些習慣的養成,就會塑照個人的人格,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每個人都可以改變,但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而這段過程剛開始是相當辛苦而又艱辛的過程,但只要熬過這個過程,就會覺得這一切的努力與付出都是相當值得。
學習技能、開創事業、經營夫妻與人際關系。只要有心、用心都能夠學會,并運用自如,這沒有什么太高深的學問與技巧,只是“簡單的事情,重覆的做”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變成輕而易舉的事情,道理其實也就是這么簡單,但人生的命運卻會因為自己的改變而變得更好、更棒。
習慣人生哲理4
人是習慣的總和;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詩人梅塔斯塔齊奧說:“一切事物都是人的習慣,甚至包括德行本身”只要養成習慣,就算是天性消極、悲觀的人,也能變成樂觀,積極。習慣能夠讓人改變,只要積極、樂觀、開朗、進取的想法變成習慣性的思惟,持之以恒,人就自然而然的改變。
富蘭克林在自傳中說:“我的目的是要使這些德行都能成為我的習慣,我認為最好還是不要同時一下就想要什么都做到,不如在一個時期里,專心致力于一項德行,這可以避免分散我的注意力;等到我能對這一項德行把握得住、運用自如的時候,再進而致力于另外一項德行。這樣,一項一項地慢慢做到,一直等到我完成了全部十三項德行。”
改變剛開始都不容易,但只要一次專注一項德行,等到這項德行把握得住,再致力于另外一項德行,富蘭克林也是憑借這種方法,讓自己成為德行更為完善之人。
“人是習慣的動物”就因為思想、行為的習慣,讓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也因為習慣,讓我們常常循著過往的方式習慣度日。而沒有思考到這種習慣是好或不好。好的習慣是要靠毅力、堅持才能培養起來,但壞習慣卻不需任何的培養,自然而然的養成。
人的個性是行為習慣的組合,自己做不到或不認同的事情,就認為別人也做不到,或是這件事情是錯的,原因就是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思考問題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只是因為習慣性的思惟來判定一切事物。
成功的人只是養成遇到挫折、困難絕不放棄的習慣,失敗只是因為太快就放棄,無法堅持到底。如果因為堅持到底而成功的人,自然體會到堅持到底的習慣,有多么珍貴。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如果從現在開始不斷的培養正面的思惟、良好的習慣。人的命運真的會因此而改變。
習慣人生哲理5
一個人跑到釋迦牟尼佛面前哭訴。
“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這是為什么?”
佛告訴他:“這是因為你沒有學會布施。”
“可我是一個窮光蛋呀!”
“并不是這樣的。
一個人即使沒有錢,也可以給予別人七樣東西:
第一,顏施,你可以用微笑與別人相處;
第二,言施,對別人多說鼓勵的'話、安慰的話、稱贊的話、謙讓的話、溫柔的話;
第三,心施,敞開心扉,誠懇待人;
第四,眼施,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別人;
第五,身施,以行動去幫助別人;
第六,座施,乘船坐車時,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他人;
第七,房施,將自己空下來的房子提供給別人休息。”
佛最后說,“無論誰,只要有了這七種習慣,好運便會如影隨形。”
習慣人生哲理6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強者,一種人是弱者。強者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要學會強者的必備技能,那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
如果你學會了這種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學習新語言、探索未知領域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傾向于回避這種不舒適,畢竟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讓自己遍體鱗傷。
我以前一直很覺得我們應該讓自己舒適一些,但是后來我明白一些不適有時并不是件壞事。事實上,你可以學會享受這種不適,例如,我每天都會做一些力量訓練,雖然這點不適不會嚴重到我討厭的地步,但是人就是這樣,能逃避的困難,我們總能找到借口。我制定計劃表格,讓這點不適參與我的生活,形成一種習慣。每當我完成15個引體向上,我會在引體向上那一欄寫上15,每個月我都會換新的紙張,并總結上個月的情況。不經意間,幾個月時間我已經做了1000個引體向上了。
我發現任何只要是有一點不適的事情都是可以訓練的,我們可以將一件不適的事情變成一種習慣,然后你會離不開它,覺得這點小痛苦其實是平淡無奇生活中的一種調味料。這件事由不適變得舒適,良好的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具體的方法如下:
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這件事情會讓你有點小不適,但是做成了以后你會收獲很多。例如,健身。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分解成1000個獨立的事件,要確保每個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適程度內。你可以先測試一下你盡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然后減去20%,從這個值開始。例如,我想要做10000個引體向上,那么分成1000份,就是每次10個。
開始去做,并且不要強迫自己,把它當做一種樂趣去挑戰。隨著你的能力增強,逐漸增加分量,例如一個月后,你可以做到15個,3個月后,你可以做到25個。所以,10000個看似需要1000天才能完成,事實上,你可能9個月就搞定了。
這個方法的精髓在于把一個很大的痛苦分解成1000份小不適,然后將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養成習慣,將不適轉變成舒適。我們可以通過上述方法,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提升,改變一些壞習慣,培養一些好習慣。
我們為什么要拖延,主要原因在于我們要做的事情令我們感到不適。所以,我們的頭腦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借口和誘惑,來促使我們去做更容易的,更舒服的事情。當我們把一件事情定義為“不舒適”的時候,我們會本能的不想去做它,想方設法拖延到明天。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痛苦分解成1000份,變成可以忍受的程度,那么事情就變得容易了。我們可以制定一個表格,叫做“戰勝拖延”。每次有想要拖延的想法的時候,就立刻去做,完成任務之后就在表格上+1,當完成1000+的時候,拖延的習慣就根除了。
習慣人生哲理7
是什么造成我們工作或學習低效?這是因為我們具有一些能夠扼殺創造力的壞習慣。這些壞習慣讓我們變得遲鈍,讓我們的準確性降低,并減少了我們原有的生產力。因此,及早發現它們并且控制這些壞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1、毫無節制地上網
你可以試試番茄工作法,休息的時間才能上網,一旦休息時間結束就停下來,而不是毫無節制地上網。
2、完美主義
因為完美主義,我們無法輕易地開始。但是只要你開始,一切就會變得簡單。你可以試著慢慢優化你的方案,不必一開始就要求一個偉大的想法誕生。
3、參加會議
會議會吞噬你寶貴的時間,高效率的人會盡量避免會議。
你可以設置自動回復,然后對重要的郵件進行回復。不要因為郵件而停止你手頭的工作。
5、不要賴床。
鬧鐘響時要強迫自己離開床,無論你有多累。因為,如果你睡得太久,醒來的時候你反而會感到頭昏眼花。
6、多任務處理。
多任務處理不會讓你高效率,相反,它才是真正低效的原因所在。研究證明,多任務處理比一次專注一件事情的效率要低得多。因為,你的大腦缺乏做兩項以上任務的.能力。
7、推遲艱巨的任務。
我們的精神能量有限,如果我們耗盡這個能量,生產力就會迅速下降。所以,當你把艱巨的任務拖得越晚,你的壓力就越大。你可以嘗試在早上處理這些復雜的任務。
8、在床上玩手機。
在床上玩手機最大的危害是它會影響你的睡眠質量。沒有好的睡眠,你就不會有高效率。
9、攝入過量糖份。
如果你攝入過量的糖份,就會變得焦躁不安,難以集中精神,容易把能量提前消耗掉。但是,適當的糖份可以看作是大腦能量的來源,因此保持適量是最大的原則。
習慣人生哲理8
我們都知道早起的人能更有效地利用他們早上的時間,并且能合理安排一天的時間以成功完成其任務和目標。但是夜晚的習慣是否重要呢? 成功人士不僅在早上有良好的習慣,他們同樣知道如何正確地結束一天的工作。他們這特定的十個習慣,能夠讓我們第二天工作更為有效:
1.進入專注狀態 每一位企業家都知道“正念”的重要性,也就是他們知道如何去停止自己的“言語思維”。當“言語思維”出現時,腦袋中會有聲音喋喋不休地提醒自己今天有哪些不好的經歷,明天要開什么會以及之后還有哪些需要自己處理的私人事務。 一些人認為進入冥想狀態對于避免“言語思維”是比較有用的,可以聽一些讓人放松的音樂將我們帶入自己的世界。我們還可以簡單地躺下來,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呼吸和身體上,這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放松方法。 懂得如何讓自己的思緒從一天的'工作中脫身非常關鍵,最好的方法就是進入一種“非言語思維”的模式,拋開在你腦海里各種各樣的小聲音,積極地投入到當下的每一個工作中吧。
2.讀一本書 成功的企業家們每天都會閱讀,他們都意識到通過每一天吸收知識,才能幫助他們在自己的事業和個人生活中獲得最佳的收獲。 閱讀不僅會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在睡前讀書還能讓我們減輕壓力并逐漸平靜下來,進入夢鄉。它同樣對提高我們的創造性的感知思維有幫助。
3.斷開各類社交媒體 在每一個工作日結束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避免社交媒體、郵件以及短訊打斷我們享受自己一天中最后的時光。在每天睡覺前,我們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愛的事情。 早早上床,洗個澡,去上一堂已經推遲很久的尊巴課,或是和我們愛的人享受良辰美景。當我們停止將時間浪費在社交媒體上并開始將其用在自己或自己所珍惜的人身上時,我們一定會感謝自己。
4.計劃好接下來的一天 將自己明天的計劃寫下來對我們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標大有裨益。要記得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容易,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將這些事情寫到日志或待辦事項中呢?成功人士能夠意識到良好計劃的重要性,這也使得他們能夠享受自己夜間的休閑時光。 所以在睡覺前,我們可以拿出日程表或簡單的一本小本子,將我們第二天最重要的三個任務寫下來,在設置每一項任務的完成時間時,我們務必要對自己誠實,以保證按時完成任務。
5.花些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人生并不是只有工作,我們都需要享受自己的時光,并將時間花在我們珍視的人生上。成功人士知道如何為他們的家人和愛人分出時間,享受家庭。 和家人一起散散步,和孩子們玩玩游戲,或是簡單地看場電影,都能很好地加強家人之間的感情,保持彼此親密的關系。
6.不忘運動 在八小時的工作之后,走出去活動活動身體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這話你已經聽過不少,但是運動確實會對我們的身體、思維和精神都有好處,它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自信心并幫助我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為了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和更有效率,我們必須將適度運動加入到我們每天的行程安排中。
7.心懷感恩 感恩和欣賞我們生活中擁有的一切,是我們實現更大成功的關鍵。每天花些時間去感謝那些支持我們的人,以及那些我們做成的事。 如果不能感謝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那么一個人永遠無法真正快樂和成功。當我們真心地感激,我們就會越來越積極樂觀,并且能吸引更多讓我們感恩的人和事。
8.連接與合一 簡單說來,一體性是指我們與世界上其他的每一個人相互連接,并且同宗同源。所以每天晚上,我們可以花上一小段時間和自己、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身體進行對話。 冥想和瑜伽對此非常有幫助,因為它們會介紹一系列的呼吸練習,幫助我們與那些身體中未曾觸及到的能量進行連接。這類活動能幫助我們放空思緒,放松身體,并能在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后,讓我們感到自己與世界更緊密的聯系。
9.創造你自己的藝術 如果你是一個夜貓子,并且喜歡在晚上工作,那么這可能是你一天中進行藝術工作最理想的時間。如果你喜歡畫畫,那么為什么不試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 我們可以花些時間來發展、提高或找尋自己的心之所向和人生目標。通過做一些有藝術感的事情,我們也許會發現自己一些隱藏的才能呢。
10.思考長期和短期目標 成功人士了解如何設想自己的目標。我們可以試著設定一些五年或十年的長期目標,再輔以一周或一個月的短期目標。 此外,我們要將自己的目標寫下來并常常翻看,因為這會加強我們對實現目標的渴望,并刺激和激勵我們努力將其實現。
習慣人生哲理9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有一位作家說過:“如果我們感到可憐,很可能會一直感到可憐。”快樂也許只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習慣。心理學博士凱倫·撒爾瑪索恩女士說:“我們的生活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隨時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亂心情。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培養一些讓你快樂的習慣,隨時幫助自己調整心情。”以下介紹的19種快樂習慣,也許有幾款適合您。
美國一家調查機構在全世界22個國家調查人們的快樂水平,結果顯示,美國人的快樂水平最高,有46%的美國人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快樂,其次是印度,37%的印度人樂呵呵地生活著,而中國人的快樂水平最低,位列榜尾,只有9%的中國人覺得自己活得快樂。
美國暢銷書籍《如何快樂》的作者,心理學博士凱倫·撒爾瑪索恩女士說:“我們的生活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隨時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亂心情。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培養一些讓你快樂的習慣,隨時幫助自己調整心情。”
1.每天拍幾張照片
心理學家建議,每天用相機拍下一些身邊的人和事,如窗外的樹木、路邊的小花、鄰居家的孩子和朋友的婚禮。將這些隨時可能被遺忘的片段記錄起來,當你不定期整理照片時,你會覺得所有的細節都是美好回憶,沒什么可抱怨的,于是人會很容易變得快樂起來。
2.看悲傷的電影
看一部令人傷感的電影,如《當男人愛上女人》,情難自禁時,不妨盡情地放聲哭出來,然后安慰自己說,還好這只是電影情節,并不是真實的生活,心情便會大有改觀。這是一種反向思考的方法,常運用在心理學中,幫助人們換角度思考問題。
3.在周末的清晨做白日夢
不少能干的主婦,會從星期六一大早起床開始,馬不停蹄地做家務活,如收拾屋子,清洗馬桶等。這樣的習慣常常會讓人在星期六晚上疲憊不堪,并影響到星期日的睡眠。不妨暫時拋開那些瑣碎的家務活,在周末的清晨做一個美美的白日夢。不要自責,而應鼓勵自己說:“我工作那么辛苦,揮霍一下自己的休息時間,無可厚非。”
4.定期寫郵件
和相識多年的朋友定期以郵件的形式保持聯系。有寫日記習慣的人,只是在紙上隨手涂鴉或草草地寫上幾句,便能反映出潛意識中的心理狀態,寫郵件也是如此。而定期與朋友通郵件,聊聊最近的生活,不僅能幫助你放下心里的.事情,還能幫助你拾起被淡漠的友情。
5.在水邊散步
有研究指出,因為在嬰兒時期便置身于羊水,因此人與生俱來就是親水的。在水邊散步,能有效地幫助人放松身心,即使煩惱再多,在有綠樹有流水的環境中,你也能暫時拋開一切,為自己“偷”得片刻悠閑。
6.偶爾吃一頓大餐
吃一頓大餐的美妙在于,不僅能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食物,還能讓你感覺自己受到了特別禮遇。人在受到與別人不同的照顧時,心情會不知不覺地變好。我們在小時侯都可能有類似這樣的經歷:當父母特意為你買了一只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漂亮的碗,你會高高興興地吃下比平時多的食物,即使不愛吃的食物也變得 “可愛” 起來。
7.每星期做1次美甲
當看見自己又長又臟又難看的指甲時,沒人會有好心情。每星期做1次美甲,不僅能讓你的指甲看起來更加整潔、漂亮,還能讓你有“一切盡在掌握”的滿足感,人也由此變得豁然開朗。
8.參加集體活動
雖然獨處也是調節心情的方法之一,但是不要吝嗇自己的休息時間,分出一部分給集體活動。登山、郊游、野餐、party、歌友會……鼓勵自己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你會在共同的玩樂中找到讓自己堅強、平和的力量。
9.定期游泳
游泳是最消耗體力的運動之一,但這種讓人精疲力竭的活動,能讓人擺脫煩惱,身心舒展。選擇一個人去游泳也不錯,被水包圍其中,再糟糕的心情也能被軟化。
10.一邊開車,一邊大聲歌唱
心情不好時,打開車上的收音機,調到較大音量,跟著里面播放的旋律大聲歌唱,完全不必在意別人投來異樣的眼神。也許此時的你在別人眼中有點傻乎乎的,但這確實是一種讓人快速釋放心情的好方法。
11.一邊喝咖啡,一邊讀小說
挑一家出名的咖啡館,帶上一本近期最讓你感興趣的小說,選一個靠窗邊的位置,坐下來點一杯咖啡,邊喝邊讀……是的,這是電影里常常出現的“小資”鏡頭。但那又有什么關系,讓自己體驗一下電影中才有的浪漫鏡頭,你也會受到氣氛的影響,得到真實的放松和享受。
12.給朋友寄卡片
挑選10——15張別致的卡片,放在包中隨身攜帶,在等公共汽車、排隊結帳、等人時,隨手拿出一張寫上只字片語,如 “想念你”、“愿你的心情和今天的天氣一樣燦爛”、“一定要幸福喲”、“想起我們上大學的日子”等等,然后郵寄給你的朋友。當所有的卡片都被一一寫完并郵寄出去后,一想到朋友們收到卡片時驚喜的表情,你會露出發自內心的迷人笑容。
另外7個生活習慣,不妨從現在開始嘗試——
13.在每個星期一的早晨,穿一身色彩亮麗、明快的衣服。
14.一邊打電話,一邊信手涂鴉。
15.偶爾吃一份最昂貴的蛋糕或巧克力,并保存價簽和包裝盒。
16.一邊洗澡,一邊唱歌。
17.穿讓你感覺最舒服的內衣。
18.定期有夜生活。
19.在酸奶上撒少許干果。
【習慣人生哲理】相關文章:
人格是習慣的組合人生哲理03-29
習慣,主宰人生的人生哲理03-26
改變你生活的小習慣人生哲理04-10
習慣主宰人生的人生哲理04-29
當忙碌成為一種習慣人生哲理04-19
讓你變開心的19種習慣的人生哲理04-01
淡似乎是一種習慣的人生哲理04-03
改掉這個習慣,足以改變你的生活的人生哲理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