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規律的感悟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規律》這一主題,與主題《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是相輔相成的。生活規律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條理性,更有秩序。時間觀念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兩者相結合,生活更豐富更充實,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從以下五個方面談一下我自己對這一主題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做法。
一、 生活規律的首要是要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表
在引導孩子的教育中,生活規律是一切習慣養成的基礎。要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生活規律,首先要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表。我對規律的作息時間表的認識是這樣的,父母可以通過作息時間表來規范孩子的具體的學習行為,然后讓這個正確的學習行為得到鞏固,得以養成習慣,繼而逐步摸索出適合孩子自己的學習方法,得以成為習慣。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行為做基礎,單純的約定幾點幾點做什么,比較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父母在家以身作則有規律的作息
父母在家是孩子的榜樣,我們的生活習慣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們,他們在旁邊悄悄模仿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如我兩個孩子剛開始是我自己帶,作息時間很規律,后來來南方務工是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從不睡懶覺,孩子會跟著起床早上一起去運動,作息規律很固定。二年級女兒到了我們這邊,我和孩子爸休息就沒有這么規律,早上上班固定,晚上休息忽早忽晚,女兒的早上起床時間就忽早忽晚的。早了還好,晚了就不行,我們要上班,就一直催促,結果一早上就聽我們像復讀機一樣在這里念叨,孩子越來越慢,那我和孩子爸就從自身開始,改變自己的作息時間,孩子們是早周一至周五6:30起床,晚上9:10-9:20分休息,周六周日稍遲一點,孩子們就這樣堅持了下來。
三、從日常生活培養生活規律
日成生活方面培養孩子的生活規律,這方面我認為做起比較容易,可以隨時隨地。如:我兩個孩子都是二年級開始到我身邊的,在家時奶奶幫削鉛筆,裝書包,一年級時都丟過書包。到我這里,我是不幫忙的,陪著他們一起收拾好自己的書包,作業本和書本等要分類放在書包的格子里。每學期開學,孩子們都有一個專一的放作業本的袋子,損壞了就再買一個新的。作業本放在這個袋子里,筆有筆袋。書本大本和小本的,也分類放,晚上寫好作業放好,收拾好書包,準備好第二天的衣服。孩子的衣服過季的我都收拾起來,當季的放在專一的屬于他們的小柜格里,方便他們取放,收拾自己的床鋪等。出外玩收拾準備自己的衣服和物品,做計劃等。現在有時周日他們會稍放松一下,不整理床鋪,我就開玩笑說,床鋪周日也休息,就沒有去指責,那孩子聽到都會樂意支收拾,,偶勻放松一下也理解。
四、讓孩子體會規律生活帶給他的便利
在我家孩子們日學生活作息,整理方面都還規律,習慣了。但是有一個問題,收拾好的物品,總是不記得歸位。經常在家里找這找那,很不方便,學了韓老師的課程,才明白,物品歸位也需要訓練。我就把這個歸位提上計劃目標,孩子爸非常支持,我們自己也做。最明顯的一個是大香蕉把收拾好的衣服及時放在她的小柜子里,不在像以前疊好堆放在床頭,我就說床鋪空間大了,更整齊了,她自己也說還是這樣收拾好。小香蕉不僅在家里書包歸位好,而且把學校的書桌也收拾好,有兩次讓我去看他學校的書桌收拾的整齊不,看了之后,問我這樣放行不,我說好。就讓我用手機拍照片存起來,給他爸看。我們就夸他歸位做的好,這樣怎么怎么樣,他們也說給自己帶來了便利,現在有時還會忘記,要提醒,但他們的自控力有限,在習慣沒有養成之前,還要堅持。
五、生活中給孩子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這一點,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特別是我自己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在田間那種自由玩樂和體會,至今都是最美好的回憶,但是現在的孩子幾乎體會不到。如今好多媽媽都是邊工作邊帶孩子,我也是這樣,回到家一直和孩子相處,時間也安排的滿滿的,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和興趣班,雖然都很有計劃,有規律的安排好,但孩子完全沒有自己獨處時間和空間了。想想我們自己工作一天,回家都想靜一會,不然特別煩躁。換位思考一下,孩子上一天學習回去是不是也是這樣?所以我認為在給孩子制定計劃生活和學習時,也給一點他們的獨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里無打擾的做一會自己喜歡的事,沒事發發愣都好。
【學習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規律的感悟】相關文章:
如何制定良好的學習計劃12-09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國旗下講話12-07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合理制訂學習計劃范文12-06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心得體會11-30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心得體會08-23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演講12-09
擁有希望生活感悟11-22
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計劃12-05
擁有就是幸福的生活感悟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