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請試著用金錢買點幸福回來的生活感悟
用錢買一些瞬間,而不是物件。
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以及《撞上快樂》這本書的作者丹·吉爾伯特的說法,關鍵是要把錢花在體驗上,而不是物質性的東西。物質的東西,即使它們很昂貴或者你急切地想要得到它們,往往在一段時間后就會失去光澤,不管是字面上還是形象上。但是,人們的回憶,一些地點和活動卻永遠不會變舊。在一項調查中,吉爾伯特發現57%的受訪者被報道能夠從購買體驗中獲得更大的快樂。只有34%的人說物質上的購買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快樂。
把錢花在其他人身上。
今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哈佛大學的研究者進行了實驗并且發現了把錢花在其他人身上(學術術語上叫做“親社會者”)能夠刺激人們的情緒并且提高身體健康。
“親社會支出的效益不僅擴展到主觀幸福感而且涉及客觀的健康。”他們這樣寫道。盡管人們的直覺和愛好相反,從一筆20美元中得到最大的個人回報的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一種親社會的方式花掉它。
買小揮霍。
在一些奢侈的事物上面扔下一大把錢并不會給你帶來多大的震撼。因為,不管最初它有多特別,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慢慢習慣它,它就變成另外一個普普通通的物體了。“給自己廉價的放縱是一個收集大量幸福的聰明的方法。”在最近的一篇商業內幕文章中這樣提到,這篇文章援引自吉爾伯特的研究。
買你想買的東西。
不要跟別人攀比——那不會讓你快樂的。“有人可能會出于很多理由去買某些東西,但是要是這個理由能夠將快樂最大化,對于那個人來說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買一個符合自己個性的生活經歷。” 舊金山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副教授霍威爾曾經這樣跟福布斯說過。霍威爾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花錢只是為了展現或維護某個特定的形象時,這并不能給他們帶來快樂。
與其他人一起花費。
你可能會認為你獨自花錢買東西或者把錢花在某些活動上會讓你高興,但是近日心理科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說這一策略可能會適得其反。“想要變得非凡就是要跟其他人不一樣,并且社會互動是建立在人們之間的相似之處上。”哈佛大學的研究助理格斯庫尼這樣說,他也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
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做事情,即使這不是那么令人激動,但會讓你變得開心,因為這促進了你和其他人之間的團結和連接意識。“有過非凡經歷的人更難適應。”庫尼在大西洋月刊上這樣說。
【請試著用金錢買點幸福回來的生活感悟】相關文章:
試著讓孩子自己選擇生活感悟12-09
用金錢買到幸福美文摘抄11-22
金錢是什么生活感悟12-09
面對金錢世界的生活感悟12-02
試著把工作想象成休閑娛樂生活感悟12-02
生活如雨,請撐傘原諒的生活感悟12-06
生活幸福的生活感悟11-22
關愛自己,請忘記痛苦生活感悟12-09
不要以為金錢就是幸福的人生感悟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