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臺三分鐘勵志文章
勵志的文章不在于長短,而是在于其效果,三分鐘的勵志文章同樣可以給人以巨大的正能量,在夜深人靜的房間里,聽著電臺里朗誦著的勵志文章,思緒萬千,理不出頭緒,任思緒縱馳。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經典電臺勵志文章,供大家欣賞。
電臺文章勵志三分鐘1:別讓你的人生毀在沖動里
1.
上個周末,我和閨蜜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她朋友圈里的幾張聚會照片。照片里每個人我都認識,卻沒有一個人通知我參加。
我想也沒想,就給閨蜜發了好幾條言辭激烈的語音,大意是這群人是我最在意的朋友,平時無論多忙,只要你們拜托的事我永遠排在最優先的序位,可你們卻背著我偷偷聚會!
過了一個多小時,閨蜜打來電話,張嘴第一句話就是:“你冷靜點了嗎?”可我還沒消氣,繼續在電話中數著我過去對她們的好,質問她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最終,閨蜜嘆了口氣,說:“朋友們看你最近太累了,就沒叫你。”
我憋了一肚子的話,突然一句也說不出來。
說實話,我最近的確忙得暈頭轉向,白天上班,晚上寫書,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閨蜜總勸我多休息,有些聚會就別來了,可我從來不聽,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
想到這里,我暗暗后怕。如果不是認識了十幾年,她們可能早就不搭理我了。
沖動是魔鬼,說得真沒錯。因為沖動,很多人失去了原本可以好好解決問題的機會,一瞬間就把矛盾激化到無法調和。
2.
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藏著他所積累的學識、見識、品格和修養,也會決定他的生活品質。
據我觀察,有兩種人生活品質都不高,第一種是遇事就怒,第二種是遇事就急。
第一種人在生活里太普遍了。我就認識這么一個姑娘,是個一點就著的脾氣。正常的時候,像只溫順的貓;一旦有人招惹她了,立刻變成狂躁的獅子。
可惜生活里,從不缺少可以惹怒你的人。去餐廳吃飯,總有一些新來的服務員,一問三不知;買東西的時候,有些導購的態度也不怎么好;甚至走路都能遇上個急匆匆的行人,撞你一下、踩你一腳。這些人都讓這位姑娘很火大,而她又是個管不住嘴的人。每次和她逛街吃飯,我都心驚膽戰——不是和人吵起來,就是一副黑臉。
有人講,看見不順眼的事情就要說。我同意,糾正錯誤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但是,平心而論,你每次吵架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表達什么嗎?并沒有吧。很多時候,你可能都是毫無意識地為生氣而生氣。
生活里,有些人吵架不是想解決問題、表達觀點,只不過是在發泄情緒罷了。
3.
第二種生活品質不高的人是急躁型。
簡單說,就是沉不住氣。無論好事還是壞事,第一個反應永遠是著急。好事急著昭告天下,壞事急著擔憂焦慮,所以經常出現一種尷尬,心念念的好事沒發生,很失望;擔心半天的壞事也沒發生,白白嚇唬自己一場。
我同事里就有幾個這樣的人。金融市場的波動經常在公司里引起關于裁員減薪的傳言。幾個月前,同行業的一家公司開始裁員,我們公司很多人就惶惶不可終日,無心工作,每天湊在一起邊八卦邊焦慮。可也總有些人特別淡定,不參與這些聊天,還像往常一樣上班打卡。
我經常想,就算公司半年后把這兩類人都裁掉,這半年里,他們的生活品質也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遇事就急的人,對于已知,他們會不停地問:“為什么是我?”對于未知,他們又像焦慮等待審判的被告。
另外一些人,則懂得冷靜地謀劃自己的未來,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面對難題,他們的第一反應永遠是搞清楚發生了什么事以及我該怎么辦。
4.
人們常說,生活從來不在某個地方,它只存在于當下。而生活品質,無非就是你對每一刻所發生的事作出的反應。有時候,我們改變不了結局,但至少可以讓過程沒那么痛苦。
遺憾的是,當談論到生活品質的時候,不少人只能想到吃穿住行用,卻往往忽視心理層面。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并非完全由物質水平決定,還取決于你看待事情的方式和角度。
有心理學家提到一個固定的思維感知模式:每當感到沮喪或者遇到挫折,你的大腦便會告訴你一些事,比如你會成功或者你會失敗,然后你就會按照這種模式采取行動,甚至不愿意嘗試一下其他路徑。
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恰恰暴露了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這種反應會對你的工作、生活、婚姻……產生全方位的影響。
有個朋友跟我說,結婚之前,別滿腦子都是房子和鈔票,你得看看對方遇事的第一個反應。嫁給一個心浮氣躁的人和嫁給一個淡定從容的人,過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很有道理。
所以,能否在事發的一瞬間,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思維,再作出反應,決定著你會擁有怎樣的生活。
電臺文章勵志三分鐘2:一直陪著你的,是那個了不起的自己
1.
我以前是個胖子,還是個內向的胖子,所以從小到大被欺負。跟那些青春片里的橋段無異,無非是被鎖在廁所里、作業本被藏起來,再過分一點就是心理上的——體育差,每次投籃球或者接力賽都會被嘲笑,亦或是默默躲在角落演著路人甲無人搭理。
童年時光沒什么值得炫耀的回憶倒是真的,但也一點不耽誤我成為一個活在自己世界里自得其樂的人。
初中受動畫片影響,上課把作業本都用來寫小說,為此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作文經常被當做范本來念。我從小還喜歡畫畫,沒事兒就用鉛筆在課桌上畫星矢,畫滿了就擦掉再來。
上大學時,上天給我開了扇門臉不錯的窗,半學期竟然瘦成了小“咸”肉。班上有女生追我,回到寢室還有兄弟捧我,第一次當上人生男一號,每天都拼命開心。直到自甘墮落到一場無疾而終的暗戀里,才稍微收斂了銳氣,靠年少時積攢的一點文筆為賦新詞強說愁,體會了一陣子肝腸寸斷。
2.
轉瞬就到畢業,所有人忙著工作歸屬沒空悲傷。恰好當時有個機會,我便拎著箱子去了北京,一漂就是三年。
沒有誰是不曾經歷困苦就一夜成熟的。剛到北京那一年確實不好過,在我和爸媽的概念中,幾百塊錢可以租到很好的房子,但在北京,最多就只能租一間次臥的一半。我要面子逞強說,自己過得很好,錢足夠了,實際上都是靠我給各種雜志社投稿來勉強生活。
這一年,我去過私人軟件公司當銷售,每天打幾十個電話推銷他們抓數據的產品,后來又有幸去了某國企單位給他們運營官微。2012年倫敦奧運會,劉翔退賽震驚全國,我寫了一條為飛人加油的微博,結果被頂上熱門,粉絲數瘋長,震驚了整個部門。
從國企離職后,我跟朋友一起開了家公司。三年下來,公司在業內也小有聲譽。直到今年,有幸翻身成了暢銷書作家,還靠當年課桌上那一點涂鴉練筆變成了半個插畫師。盡管后來“心靈雞湯”變得很泛濫,但我仍然覺得能鼓勵人的東西,都值得歌頌,哪怕看完只帶去了三分鐘熱度,但那三分鐘所做的事情,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3.
變得寬裕,生活方式反而越發趨于簡單,公司和家兩點一線,一有空就寫稿看書,如此循環往復。我好像直接跳過了瘋狂的年紀,過得像個未老先衰的老頭子,但也跟當年的那個胖子一樣,永遠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閑自得。
他們問我:你不可能永遠都這么正能量,總有煩惱的時候吧?
我挺篤定地說:確實好像沒有什么煩惱。
小時候不懂事鬧情緒,越長大越發現情緒不過是內心的怪獸,放出來除了給自己造成一片狼藉,并不會解決問題,還要花時間“災后重建”。而且后來的諸多經歷證明,所有煩惱和害怕的東西一定會在某天不期而遇。
人因變化而不安,所以,預料之外的所有事都會滋生恐慌。勇敢的人最多只能做到“接受”,很多人卻學不會“承受”。我處于二者之間,主動給自己找事,也愿意有一些突如其來被動的考驗。
4.
有時候我就在想,這么多年鮮有不快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活得比較自我。不是自私,而是比較專注。我善于調試到讓自己舒服的狀態,不會影響晚上睡一個好覺和第二天睜眼的好心情。
說到底,人之所以矯情,都是因為太“閑”了。暗戀的人正用力愛別人,羨慕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討厭的人也一直待在那里,所以,少看別人,多看自己,學會充實自身,忙碌是最安心的快樂。
我想,這就是我保持樂觀的要義吧。在沒人跟我玩的童年,一刻不閑地施展著天馬流星拳;在一個人的北京,擠在破爛民房和狹小的工位上忙著生存;在被很多人記得的現在,也不覺有負擔而更要步履不停。
其實一直陪著你的,是那個了不起的自己。這或許在外人看來只是個無關痛癢的口號,但對我而言,是我這么多年最溫柔的悟性。
無論有沒有人認同你,無論是不是三好學生,無論經歷是否優秀,無論有沒有人愛,無論長相美丑運氣好壞,自己都應是最堅定的。
所以,永遠不要看輕自己,不要給自己設定那么多迷茫彷徨亦或是煩惱糾結,不要因為別人三言兩語就顛倒了自己的世界,也永遠不要放棄自己。
電臺文章勵志三分鐘3:每個人都比自己想象的堅強多了
1.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討論“人生最艱難的時刻,是什么讓你堅持了下來”。
我自己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是什么時候呢?好像并沒有確切的答案。每一個一敗涂地或走投無路的當下都被認為是最艱難的,但是未來總向你不定期投放各種炸彈,轟炸你的底線,告訴你什么是更艱難。
十七歲的時候高考失利,以為是今生最艱難的時刻,后來證明并不是;二十歲的時候失戀,以為是今生最艱難的時刻,后來證明并不是;工作的時候曾經犯過一個大錯誤覺得天要塌了,以為這就是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了吧,后來證明也不是。
人生永遠有最艱難的選項出現,無法比較哪一段更艱難。我可以確定的是,過去最窮的時光是哪一段。窮可以約等于艱難。
2.
2013年辭掉剛做沒多久的工作考研,考完后回家過了個春節又回到北京等分數,心里一片茫然。
臨走前,大哥給我塞了一千塊錢。我揣著這一千塊錢在大年初五登上了火車回北京,暫時借住在二哥的房子里。
二哥是醫生,那時候剛來北京工作,薪水微薄,租住在醫院附近一個又破又舊的小區里。房子是那種客廳很小的舊格局,三間屋子分別住了三戶人家。客廳常年沒有光;廚房的桌子和煤氣灶上沉淀著經年不除的污垢;墻上掛著三個馬桶圈,上廁所之前要摘下來自己家的馬桶圈鋪上,沒人愿意擦馬桶。
最難忍的是熱水器壞了,中介不來修,三家租戶也不愿意自己掏錢,所以連澡都不能洗。
到了北京后,我就一直盤算著一千塊錢怎么花。我的策略是每天只吃兩頓飯,然后盡量不動,這樣不消耗體力,然后拼命投簡歷。
每天都懷著一種彈盡糧絕的恐慌,吃完上一頓不知道下一頓在哪兒。每天都懷著一種漂泊無依的茫然,不屬于任何一個群體,沒有任何退路。
就這樣過了將近兩周,在錢全部花完之前,通過朋友小H介紹,我終于找到了一家單位實習,有了不多的工資。
更幸運的是,得知我在找房子,小H讓我去她那里住。我們把她單人床的床墊搬下來放地上,她睡硬床板,我睡床墊。她說,你不用分擔房租,我比你賺得多。
我暗暗告訴自己,要一輩子都記得,這個朋友在艱難時刻幫過我。
3.
雖然住在一個房間里,但我和小H很少能夠有時間坐下來聊一聊,她一般都要加班到十一二點才能回來。另一方面,她的上司是個嚴厲得變態的人,她給客戶打電話的時候,上司就在旁邊豎著耳朵聽錯誤,同事都活在上司烏云的籠罩下,連笑鬧都不敢。
有一天上班時間,小H忽然打電話給我。她說:我實在撐不下去了,想辭職,工作環境太壓抑,每天熬夜也受不了。
我說:你想好了嗎?你在這個事務所才待了半年,沒有積累足夠的工作經驗,不好跳槽到下一個單位。
她說:我想好了,真不想干了。
后來,她還是沒有辭職。她說:在這座城市里沒房子、沒親人、沒存款,每口吃的飯、每月住的房,都要真金白銀來換。下一份工作沒找到,這份工作哪兒敢隨便辭。
當初進入職場的新鮮感消失殆盡,當我們發現自己離夢想成為的那種人很遙遠時,當疲憊和委屈涌來時,是靠什么撐下來的呢?
都是一些很基本的談不上高尚和偉大的東西。是生存,也是自尊心。不敢沒有工作,不敢任性,不敢偷懶,不敢隨便放棄。沒人逼著你撐,你自己都能逼著自己撐下來。
4.
現在的我們都已經很有經驗去處理那些艱難時刻了,不會幼稚地想什么“這一定是上天給我的考驗吧”,也不會相信什么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撐過了這一刻艱難,還有下一刻艱難,撥云見日和云遮霧罩常常交替出現。
只是對一切平靜接受,用力克服,全心全意地忍耐著。就像練習瑜伽做很令人疼痛的動作時,老師會溫柔地說,接受疼痛,適應疼痛,你的身體就會成長。
記得那時候每天上班,一路上可以看到樓下賣煎餅的阿姨在打雞蛋,地鐵工作人員把排隊上車的人往里推,搶到座位的上班族垂著頭打瞌睡。
他們看起來都是渺小的、平凡的,不知道來自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誰的此刻正是人生的艱難時刻。已經不是可以投入媽媽的懷抱尋找安慰的小孩子了,大家都需要自己鼓勵自己去打起精神照常完成一天的工作。
每天都在努力地把自己變得更漂亮一點,更智慧一點,更堅強一點,更成熟一點。理想難酬,戀人未滿,除了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別無他法。
對這座繁華的城市來說,我們都是渺小的存在,風可吹我,日可曬我,雨可淋我。我精心構筑的生活,有時候很脆弱,輕易就進入艱難時刻。可我們還在認真地相信:只要自己變得更好,就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每一個人都比自己想象的堅強多了。
【電臺三分鐘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電臺抒情文章04-03
中考勵志文章勵志文章04-02
經典勵志文章短文-正能量文章勵志文章04-06
人生勵志文章-正能量文章勵志文章04-08
經典勵志文章-正能量勵志文章04-01
高考文章勵志文章04-03
夢想文章勵志文章04-08
銷售文章勵志文章04-08
勵志的文章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