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

時間:2023-12-12 15:55:54 大學排名 我要投稿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1

  1,上海財大:都說上財的實力來自于上海的地理位置,殊不知上財改革的力度和決心是國內高校少有的。校長親自掛帥“趕走了”以政治經濟學自居的各院長,請來諸如王能和田國強等等為代表的海歸派,而且請來一大批美國頂尖大學畢業的博士,教學管理全部向美國看齊,而且上財的'生源蒸蒸日上,穩居前十,假以時日,上財必將成為中國的LSE或LBS。憑借著上海的地緣優勢,和上財本身強大的人才培養,上財就業質量穩居全國前6,培養了上海市最多的基金經理,最多的財政領域的干部,最多的銀行行長。

  2, 中央財大:六大財院之一,名字很牛,有眾多國家重點學科,就業優勢在于各大國有銀行和中央企業。雖然請來了武大的鄒教授搞了CEMA(出國很好),現在由于歷史的束縛,國際化改革步伐沒有上財等一些海派高校快,但依舊在生源和業界影響力方面有著很強的優勢。

  3, 對外經貿:生源雖不如當年可以招文科狀元的水平,但生源也算是頂級的,外經貿大學特色十分鮮明,常常被戲稱為:“外語類大學中財經最好,財經類大學中外語最好”。由于曾是對外經濟貿易部的獨子,學校就業非常好,特別是外企(和中國知名外企有著密切聯系),學生經常是和北大清華的學生在面試中PK,而且毫不遜色,每年有很多人去中金等國內頂級券商、咨詢公司、外企管理培訓。北大ccer,光華,五道口的統考第一常年是外經貿的畢業生。

  4,南方科技大學(籌):中國大學未來的希望,中國高等教育的試驗田,南方科技大學目標是辦成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學,擬全日制在校生規模達1.5萬人左右,面向全國招生。其創新之處在于“高起點”:本科生與碩士生比例為1∶1;師資近半以上引進海外力量;以理、工和管理學為三大支柱學科。以香港科技大學為榜樣,以深圳市強大的財力為支撐,相信這所中國最年輕的大學必將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中國頂尖大學。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2

  20xx年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今日(27日)發布,本次排名系第三次發布,展示了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500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位列前三。

  與20xx年相比,排名前十的高校變化不大,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仍然分列四、五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排名均上升1位,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略有下滑。

  20xx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榜單

  在今年的榜單中,地方高校表現最好的是蘇州大學 (28名)、首都醫科大學(42名)、福州大學(44名)和上海大學(50名)。

  20xx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一批學科特色鮮明的學校得以在綜合排名上嶄露頭角,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7名)、上海財經大學(38名)、中央財經大學(44名)、北京協和醫學院(52名)等頂尖財經大學和醫科大學表現尤其搶眼。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大學和西藏大學首次進入綜合排名名單。此外,不少學校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今年的排名中取得了突破,深圳大學(89名)和華僑大學(100名)雙雙躋身中國百強大學之列。

  為了對中國大學進行全面的評價,20xx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個維度之外,首次增加國際化的評價維度,引入了留學生比例指標。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3

  1,西安交通大學:歷史名校,江學長和錢學長盛名遠播,是我國著名管理學家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應洛教授一手創辦!學校在工業工程、物流管理、技術經濟管理方面實力極強,在教育部評估中: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常年排第一。學校又合并了實力很強的央行嫡系陜西財經學院,財經實力大增!但畢竟是西北方,商科再好也無用武之地。

  2,大連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作為中國985重點大學,特色鮮明、精英辦校,是國內最早建立管理學科的6個學校之一,也是國內最早成立管理與經濟學部的`單位之一。 其管理學院是國內最早引入發達國家先進管理理念與方法(1980)和最早開展MBA教育(1984)的學院。學校擁有中央特批的“一校五院”國家級培訓體系中的重要成員----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使得大工在高級經理(國有企業高級管理者)培養方面具有極強的實力,學校擁有管理類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大連市風景優美、景色宜人

  3,華中科技大學:學校憑借著中國計量經濟學泰斗林少宮(和錢學森做同一艘船回國)和中國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張培剛,培養了不少國際經濟學頂級人才(田國強、艾春榮、譚國富等等),被稱為“華中理工大學經濟學家群”現象,在世界經濟學領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4

  1、 清華大學

  2、 北京大學

  3、 浙江大學

  4、 復旦大學

  5、 華中科技大學

  6、 南京大學

  7、 武漢大學

  8、 吉林大學

  9、 上海交通大學

  10、 四川大學

  11、 中山大學

  12、 西安交通大學

  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14、 山東大學

  1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6、 天津大學

  17、 中南大學

  18、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19、 南開大學

  20、 東南大學

  21、 同濟大學

  22、 北京師范大學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4、 華南理工大學

  25、 廈門大學

  26、 大連理工大學

  27、 東北大學

  28、 中國人民大學

  29、 西北工業大學

  30、 中國農業大學

  31、 重慶大學

  32、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33、 中國礦業大學

  34、 華東師范大學

  35、 華東理工大學

  36、 北京理工大學

  37、 中國地質大學

  38、 武漢理工大學

  39、 蘇州大學

  40、 北京科技大學

  41、 石油大學

  42、 蘭州大學

  43、 湖南大學

  44、 鄭州大學

  45、 上海大學

  46、 南京理工大學

  4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48、 南京師范大學

  49、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50、 南京農業大學

  51、 暨南大學

  52、 西南交通大學

  53、 西北大學

  54、 揚州大學

  5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6、 電子科技大學

  57、 華中師范大學

  58、 華中農業大學

  59、 首都醫科大學

  60、 東北師范大學

  61、 湖南師范大學

  6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63、 南京工業大學

  64、 北京工業大學

  65、 中國海洋大學

  66、 華南師范大學

  67、 北京交通大學

  68、 中國醫科大學

  69、 云南大學

  70、 河海大學

  71、 江蘇大學

  72、 山西大學

  73、 南昌大學

  74、 北京化工大學

  75、 華南農業大學

  76、 上海財經大學

  77、 福州大學

  78、 青島大學

  79、 燕山大學

  80、 山東農業大學

  81、 河北大學

  82、 福建農林大學

  83、 陜西師范大學

  84、 太原理工大學

  85、 合肥工業大學

  86、 東華大學

  87、 廣東工業大學

  88、 廣西大學

  89、 哈爾濱工程大學

  90、 昆明理工大學

  91、 西南師范大學

  92、 浙江工業大學

  93、 湘潭大學

  94、 河北師范大學

  95、 華北電力大學

  96、 上海師范大學

  97、 山東師范大學

  98、 安徽大學

  99、 北京林業大學

  100、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5

  百強高校北京最多江蘇其次

  此次綜合排名中,6-10名分別是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

  綜合排名百強高校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均衡,北京高校最多,有18所,其次是江蘇省,有16所。河南、江西等省份依舊沒有高校進入百強。排名前列的大多是部屬、央屬高校,但也有個別地方高校表現搶眼,蘇州大學由2015年的34名升至今年的26名,上海大學位列第46名,成為前50名中僅有的兩所地方高校。

  技術轉讓收入列入評價指標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由9項指標構建。

  其中人才培養方面2項,即反映生源質量和人才培養聲譽的“新生高考成績”、反映培養結果的`“畢業生就業率”;科學研究方面4項,分別是體現科研規模的“論文數量”、體現科研質量的“論文質量”、體現頂尖成果的“高被引論文”、體現頂尖人才的“高被引學者”;服務社會方面3項,包括測量科技服務貢獻的“企業科研經費”、測量產學研合作的“校企合作論文”、測量成果轉化效益的“技術轉讓收入”。其中,排名的科研指標來自全球最大的文獻摘要數據庫Scopus。

  排名負責人程瑩博士指出,“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指標選擇的導向是反映學生、雇主、學者、企業等大學服務對象對大學的‘集體判斷’,充分體現了排名作為第三方市場評價的獨特價值。”

  生源質量排名:中國科學院大學首年招生即排第三

  在綜合排名以外,榜單發布方還發布了所有指標的單項排名。

  “生源質量”指標排名顯示,國內頂尖學生優先報考的依然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三,其后依次為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和南開大學。

  “生源質量”前20名中,也包括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財經類院校以及外交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這些特色大學。新成立的地方高校上海科技大學首年招生,生源質量就躍居第48名。

  “科研規模”指標排名中,最近5年被收錄論文最多的5所大學依次為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四川大學。

  “科研質量”指標排名顯示,標準化論文影響力高于世界平均水準的中國大學有55所,排名第一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高被引論文”指標排名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依然位居前兩名,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分別位列3-10名。

  “高被引學者”指標排名中,清華大學以109人位居中國大學榜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均擁有50位以上的高被引學者,分列第2至5名。

  技術轉讓收入排名:清華最多共5.9億元

  “企業科研經費”指標排名中,排名最高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年度企業科研經費達14億元,天津大學以13.6億元緊隨其后,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都紛紛跨入了10億的大門。“校企合作論文”指標排名顯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以1459篇名列中國大學第一,清華大學以1187篇緊緊跟隨,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浙江大學分別位列第3到第5名。“技術轉讓收入”指標排名顯示,技術轉讓收入最多的是清華大學,為5.9億元,第2名合肥工業大學為2.5億元,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分別排在第3、第4名,福州大學今年首次進入該榜,就以0.83億排第5名。(澎湃)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6

  今天,最好大學網今日正式發布了“2017中國最好大學排名”。

  “2017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綜合排名中有310所高校上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雄踞前五,成為中國高校金字塔尖端上的殿堂級學府。5-10名分別是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綜合排名百強高校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均衡,北京高校最多,有18所,其次是江蘇省,有16所。河南、江西等省份依舊沒有高校進入百強。排名前列的大多是部屬、央屬高校,但也有個別地方高校表現搶眼,蘇州大學由2015年的34名升至今年的26名,上海大學位列第46名,成為前50名中僅有的'兩所地方高校。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從指標評價內容的重要性和指標本身的適切性角度出發精選了9項指標構建指標體系。其中人才培養方面2項,即反映生源質量和人才培養聲譽的“新生高考成績”、反映培養結果的“畢業生就業率”;科學研究方面4項,分別是體現科研規模的“論文數量”、體現科研質量的“論文質量”、體現頂尖成果的“高被引論文”、體現頂尖人才的“高被引學者”;服務社會方面3項,包括測量科技服務貢獻的“企業科研經費”、測量產學研合作的“校企合作論文”、測量成果轉化效益的“技術轉讓收入”。排名負責人程瑩博士指出,”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指標選擇的導向是反映學生、雇主、學者、企業等大學服務對象對大學的‘集體判斷’,充分體現了排名作為第三方市場評價的獨特價值。“來看一看最好大學網發布的2017中國最好大學綜合排名結果: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7

  關于軟科排名體系

  今年是中國最好大學排名連續第三年發布。軟科研發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目的是客觀呈現中國大學在整體實力和關鍵辦學指標上的差異和特點,為學生、家長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鑒別挑選大學提供可靠的參考。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使用的都是最能體現大學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例如新生高考成績、畢業生就業率、論文數量與質量、成果轉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結果能夠客觀地反映大學的競爭性地位。

  2017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個維度之外,首次增加國際化的評價維度,引入留學生比例指標。

  關于排名方法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排名范圍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2015年5月21日公布)中,1216所辦學層次為本科的大學。這其中公辦大學793所、民辦大學140所、獨立學院283所。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綜合排名的排名對象是1216所大學中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大學:

  1、在高考文史類、理工類本科批次招生人數不少于100人(2015);

  2、近5年發表論文總數超過100篇(2011-2015)。

  指標體系

  指標類別指標名稱指標內涵權重人才培養(45%)生源質量(新生高考成績)錄取新生的高考成績30%培養結果(畢業生就業率)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15%

  科學研究(40%)科研規模(論文數量)Scopus數據庫收錄的論文數10%科研質量(論文質量)學科標準化后的論文影響力10%

  頂尖成果(高被引論文)被引用次數位居各個學科世界前1%的論文數10%

  頂尖人才(高被引學者)各個學科被引用次數最高的中國學者數10%

  服務社(10%)

  科技服務(企業科研經費)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科技經費數5%成果轉化(技術轉讓收入)大學技術轉讓當年實際收入5%

  國際化(5%)學生國際化(留學生比例)學歷留學生占在校生總數的比例5%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8

  中國大學排名: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

  3、復旦大學

  4、武漢大學

  5、中國人民大學

  6、浙江大學

  7、上海交通大學

  8、南京大學

  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0、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11、吉林大學

  12、北京師范大學

  13、南開大學

  14、中山大學

  15、四川大學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9

  1,北京大學:ccer,經院,光華,匯豐,北大的“四大學院”各具特色,師資在國內基本上無敵,兩個MBA項目也是全國的佼佼者。CCER學術已經和世界接軌,明星云集,倘若中國20年后經濟學能得諾貝爾,那CCER幾率最大;經院歷史悠久、學術實力極為強勁、培養了一大批經濟學領域的杰出人才。光華管理學院號稱生源全國第一,招收了全國最多的狀元,就業也是全國第一,最近光華引進了一大批國際頂尖人才加盟,其學術勢力已經國內翹楚,院長張維迎的下臺極大地提升了光華的品味。畢業生中有一大批人進了國際頂級投行,在業界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匯豐商學院最具發展前途,由于和香港大學的合作,他們受的教育絕對是最好的,最具國際化的,就業當然也是國內頂尖。

  2,清華大學:高盛前全球副總裁曰:“清華經管有著全世界最好的生源,全世界最優秀的校友資源”,在前總理擔任院長期間建立起了全世界陣容最豪華的顧問團,MBA,EMBA,EDP項目常年國內第一,教育部排名中:清華工商管理全國第一,管理科學第二。經濟學雖說趕不上管理學,但也有一定的實力。近年來引進很多頂級海龜如錢穎一,李稻葵等等。清華的就業常年穩居榜首,經管學院每年都有大量學生進入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在業界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3,上海交大:上海高金,安泰,中歐在上交是三國鼎立之勢。國人都知道中歐商學院是亞洲第一,但不知中歐原本就是上交和歐盟合作的學院,原本就是屬于上交的直屬學院(學校主頁上就是將中歐放在院系目錄上);上交的高級金融學院開了國內金融高端教育之先河(全國際師資,全國際培養方案);上交的安泰經管學院國際化程度,生源,師資也在國內首屈一指,管理學碩士項目也經常被FT排到全球前列。更難能可貴的是上交由于沒有歷史的包袱(51年后只有工科),學科設置中沒有計劃經濟時代的政治經濟學的束縛,給學校發展現代經濟學很多方便。學生就業常年和清華并列全國第一,由于上交特別的`理工人才培養背景和強大的商學教育使得每年世界各大投資銀行、咨詢公司都將上交作為主要人才招募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上交經管類畢業生進入國內的各大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外資商業銀行。

  4,復旦大學:憑借著江南第一名校的名氣和眾多杰出校友的光環,復旦在上海灘的實力無人出其右,生源全國第三,就業更是力壓北大直逼清華。國際化程度也是與日俱增:管理學院和哈佛,MIT,LSE,WUST,UCLA等等頂級大學的合作MBA,和金融工程項目;經濟學院和陸家嘴金融城,巴黎一大,等等合作金融學項目如火如荼。但由于復旦還有很大一批原政治經濟學的老教師任活躍在教學研究第一線,給復旦的改革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畢業生幾乎壟斷了上海市各大金融機構的高管和中間人才,學生就業主要集中在各大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咨詢公司、基金公司。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10

  中國大學500強來了!“2017中國最好大學排名”27日晨間公布,展示了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500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位列前三,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依次排在第4至10名。這一排名起源于高等教育四大排名系統之一“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ARWU最早于2003年由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首次發布,中國最好大學排名(BCUR)則針對國內高校從2015年起定期發布。

  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依次排在第4至10名。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統計,在這張五百強大學榜單上,滬上共有20所高校進榜,其中上海交大(4名)、復旦(5名)、同濟(11名)、華東理工(32名)、華東師大(32名)、上海財大(38名)、東華(47名)、上大(50名)、上外(62名)等9校,均以較高得分進入百強之列;其余上榜高校則依次為:中醫大(103名)、上理工(122名)、上海師大(133名)、海事(165名)、海洋(200名)、立信會計(230名)、電力(270名)、二工大(275名)、應技大(302名)、工程大(311名)、電機(415名)。

  據了解,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采用了最大程度體現大學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例如新生高考成績(權重占30%)、畢業生就業率、論文數量與質量、成果轉化收入等,并公開各項指標的統計方法和數據來源,因此排名結果客觀反映大學的競爭性地位。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劉念才教授認為,“與大多數排名相比的一個優勢,在于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數據,使得排名完全透明,主動接受外界檢驗。”

  事實上,今年指標也有所變化: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3個維度之外,首次增加國際化的評價維度,引入留學生比例指標(權重5%),并首次采用了部分學校通過“中國高校數據共享計劃”主動填報的數據。排名創始人程瑩博士介紹,目前每年接納來華留學生的大學已經超過500所,而且留學生比例是國際通行的衡量大學國際化發展水平的基本指標,可以考量我國各所大學的國際聲譽以及提供國際化教育環境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納入2017綜合排名的大學數量有所增加,而在國家“雙一流”高校和學科建設的背景下,一批學科特色鮮明的學校也得以在綜合排名上嶄露頭角,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7名)、上海財經大學(38名)、中央財經大學(44名)、北京協和醫學院(52名)等頂尖財經大學和醫科大學,表現尤其搶眼。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各大部屬高校之外,地方高校中表現最好的是蘇州大學(28名)、首都醫科大學(42名)、福州大學(44名)和上海大學(50名)。與此同時,青海大學和西藏大學首次進入綜合排名名單,標志著排名完整覆蓋了我國大陸地區所有省級行政區的大學。另外,一些高校在今年排名中取得了突破,深圳大學(89名)和華僑大學(100名)也雙雙躋身中國百強大學之列。

  【找到你的學校了嗎?】

  #附圖表:2017排名 學校名稱 省市區 總得分#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11

  軟科今日正式發布2017“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排名展示了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500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位列前三,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依次排在4-10名。地方高校中表現最好的是蘇州大學(28名)、首都醫科大學(42名)、福州大學(44名)和上海大學(50名)。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使用的都是最能體現大學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例如新生高考成績、畢業生就業率、論文數量與質量、成果轉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結果能夠客觀地反映大學的競爭性地位。2017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個維度之外,首次增加國際化的評價維度,引入留學生比例指標。排名創始人程瑩博士介紹:“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國家的文化影響力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選擇到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留學生比例是國際通行的.衡量大學國際化發展水平的基本指標,該指標可以考量我國各個大學的國際聲譽以及提供國際化教育環境的能力”。

  2017中國最好大學排名調整了綜合排名的門檻要求,所有本科招生規模在100名以上且發表論文數量在100篇以上的大學都被納入排名。一批學科特色鮮明的學校得以在綜合排名上嶄露頭角,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7名)、上海財經大學(38名)、中央財經大學(44名)、北京協和醫學院(52名)等頂尖財經大學和醫科大學表現尤其搶眼。與此同時,青海大學和西藏大學首次進入綜合排名名單,標志著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完整覆蓋了大陸地區所有省級行政區的大學。盡管納入2017綜合排名的大學數量有所增加,但也有不少去年上榜的學校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今年的排名中取得了突破,深圳大學(89名)和華僑大學(100名)雙雙躋身中國百強大學之列。

  軟科歷來秉持公開、透明、負責的態度編制排名,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不僅詳細說明各項指標的統計方法和數據來源,而且直接公布各項測量指標的原始數據,方便他人核實驗證和做個性化分析,做法最透明,因此也最值得信賴。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劉念才教授認為,“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和大多數排名相比的一個顯著優勢是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數據,使得排名完全透明,體現了排名團隊對排名結果負責、主動接受外界檢驗的嚴謹態度,也提高了排名結果的參考價值,值得稱贊”。

  關于軟科

  軟科(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高校數據研究和咨詢服務。軟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開始發布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大學排名之一,“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以排名方法的客觀穩定著稱,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府和大學制定戰略目標和相關政策時的參考標準。軟科每年發布的“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堅持從大學服務對象的角度來評價大學,精選指向明確的核心辦學指標,以完全公開的原始數據成為洞悉中國大學競爭力的權威參考。由軟科開發并每年定期發布的排名還包括“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等。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12

  農學包括植物生產、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動物生產、動物醫學、林學、水產、草學等7個專業類,共有27個本科專業。

  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20xx年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在校農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1.76%,農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3.23%,農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4.32%。另據各大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40110名博士生導師中,有2163名是農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5.39%。在本書中,開設農學專業的大學共205所。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興衰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因此,強大的農學是我國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20xx中國大學農學A++級專業排行榜

專業


排名


校名


開設的學校數


農學


1


中國農業大學


70


農學


2


南京農業大學


70


園藝


1


浙江大學


97


園藝


2


華中農業大學


97


植物保護


1


中國農業大學


54


植物保護


2


浙江大學


54


種子科學與工程


1


中國農業大學


30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1


中國農業大學


29


茶學


1


浙江大學


15


農業資源與環境


1


中國農業大學


52


農業資源與環境


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52


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


1


北京林業大學


9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2


動物科學


1


中國農業大學


83


動物科學


2


浙江大學


83


蠶學


1


浙江大學


10


動物醫學


1


中國農業大學


64


動物醫學


2


南京農業大學


64


林學


1


東北林業大學


38


園林


1


北京林業大學


134


園林


2


中國農業大學


134


園林


3


南京林業大學


134


森林保護


1


東北林業大學


26


水產養殖學


1


中國海洋大學


51


水產養殖學


2


上海海洋大學


51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1


中國海洋大學


9


草業科學


1


蘭州大學


32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13

  20xx年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火遍網絡。據了解,這是該機構發布相關排名,共展示中國500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位列前三。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依次排在4-10名。

  與20xx年相比,排名前十的高校變化不大,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仍然分列四、五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排名均上升1位,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略有下滑。

  但是,大河客戶端小編滑了半天,手指疼了,眼睛酸了,前100名看了無數遍,還沒找到一所河南的高校。而前200名中僅有兩所:鄭州大學,排名143位;而河南大學,僅排xx2位;河南師范大學排名第210位,新鄉醫學院排名第214位,河南理工大學第226位,河南科技大學第275位

  榜單介紹中說,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使用的都是最能體現大學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例如新生高考成績、畢業生就業率、論文數量與質量、成果轉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結果能夠客觀地反映大學的競爭性地位。20xx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個維度之外,首次增加國際化的`評價維度,引入留學生比例指標。

  這樣的排名,你服嗎?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14

  1,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很強,但沒有傳說中那么強。

  2,中國人民大學:教育部排名包攬了經濟學的兩個第一,工商管理也是國家重點學科,會計學實力全國前茅,社科實力有目共睹。生源也是和復旦爭奪文科第三,和中科大爭奪理科第五。但由于體制問題,其校友在現在資本市場表現不夠突出,不多說。但人大校友大量活躍在證監會,銀監會,發改委等核心權力部門。

  3,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科分數線曾經連續17年全國第一,現在的生源也僅次于復旦、交大,京滬外第一,全國第五。中國科大具有遙遙領先的全獎出國比例、最高的深造例,無論是學校本身還是畢業生都是高校中科研表現最好。大批校友奔赴美國學數理化,然后轉學商科,投身華爾街(華爾街華人中,中科大的校友最多),現在的'中科大憑借其統計學國家重點學科的實力,在金融工程領域開始嶄露頭角。據不完全統計,在美國各大商學院或是經濟學院的華裔正教授中,中科大校友名列第3僅次于復旦和北大。在世界金融領域,科大畢業生身手非凡,華爾街科大血統有500以上高管,四大公子科大畢業生有二,江平以年薪上億美元成為最貴的打工仔,最近科大物理學出身的金融高手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中投公司的總管家,中金公司的研究部總經理也是科大畢業。北美精算師考試科大畢業生往往占華裔半壁江山。現在的中科大正如其廣告所說的:“離上海遠,離紐約近”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15

  1,南開大學:老牌名校,更是老牌經濟學名校,數學全國前三,精算全國第一,沒有并過校,學校規模非常小,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大學,但是最近十幾年不會炒作和宣傳,使得南開在華南地區影響力日衰,生源都跌出了10名開外。但是國家的振興天津政策勢必會大大提高南開今后的發展潛力,南開錢途無量。

  2,廈門大學:會計全國第一,經濟金融也算頂級行列,學校更是大刀闊斧地改革,經濟學院更是效仿ccer搞了王亞南經濟研究院,請來了世界計量經濟學泰斗洪永淼和鄒至莊前來任教,廈大的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研究實力也國內領先!雖說廈大經管類師資屬于國內頂級水平,但是可悲的就是廈大本身一個很精華的學校(沒并過校),為了圖大,搞了一大批不該搞的工科如:機械工程,計算機,等等(分數極低,研究生290以上就可,而且還招不滿);廈大還大幅擴招,嚴重影響了學校聲譽和生源。廈門是個旅游的好地方,廈大是個非常美麗的學校,但是廈門絕不是一個商業城市,也不是金融中心,地理位置又是一大硬傷。

  3,中山大學:華南老大,更是商學頂級強校,擁有經濟管理類的眾多國家重點學科,近年來,中大從國外引進了很多人才,大大地提高了中大的.商學現代化。嶺南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的兩個MBA項目常年占據商業周刊排行榜前十名。而且和友邦保險合作的精算保險項目,為中國培養了眾多保險界人才,中大學子常常在ACCA和其他國際財務大賽中獲得佳績。但中大的兩個獨立學院和龐大的學生規模(學校面積1萬1千多畝,本科招8000多人)大大降低了中大生源和聲望。

  4,南京大學:中國頂級名校,學校文理實力超強,沒有并過校,學校規模非常小(本科招生不到3000人),是一所精英大學,學風樸實。生源雖不如從前,但還可排在全國排前7,出國排在全國第5,商科算不上頂級,但學校也是有幾個經管類的國家重點學科,加上生源和地理優勢,今后肯定有更多的發展動力。

  5,武漢大學:經濟學傳統名校,和南開一樣有過曾經的輝煌,鄒恒甫(78年后第一個拿到哈佛博士的大論人)是武大畢業的,武大的經管法結合的WTO學院,還有IAS都在國內外頗有影響力,就是武大畢業但現在由于學校規模太大(本科招8000多人),武漢地理位置不行等因素,學校還在走下坡路,令人惋惜。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相關文章:

往屆中國最好的大學排名05-08

關于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參考04-21

清華奪得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榜首05-09

中國最好的醫科大學排名匯總05-09

2017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結果出爐05-05

最新熱點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出爐 清華奪得榜首04-18

2017中國最好的前100名大學排名榜05-02

2017海南最好的大學排名05-10

2017寧夏最好的大學排名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