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法理學 第三版 孫國華 朱景文等著 課后答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時間:2024-08-29 17:00:30 課后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法理學 第三版 孫國華 朱景文等著 課后答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法理學 第三版 (孫國華 朱景文 曾憲義 王利明 著)課后習題答案【免費下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法律現象是指客觀存在于人們意識之外的法律現實的總稱。它可以從以下四個層面來理解: (1)從邏輯層面來講, “法律現象”是一個綜合性的或概括性的概念。它包括法律意識(法律思想、法律概念) 、法律規范、法律行為、法律關系、法律制度等等。(2)從歷史層面來講, “法律現象”也是一個歷史的、發展的概念。它既包括過去的法現象,即歷史上的法現象,又包括現在的法現象,還包括法現象的未來發展。(3)從社會層面來講, “法律現象”還是一個社會的概念。(4)從本質層面來講, “法律現象”同時也是一個有著內在本質和內在規律的概念。


2、法理學的研究對象具有一般性,法理學的許多論題則具有根本性,這就決定了法理學在整個法學體系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這種特殊地位就是: (1) 法理學與部門法學是 “一般”與“個別”的關系。 (2)法理學是法學體系結構中的最高層次。 (3)法理學是法學體系中的基礎理論。 (4)法理學是整個法學的方法論。 


3、 “法哲學”概念在歷史上比“法理學”早,這個詞最早見之于 19 世紀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關于法的專著《法哲學原理》 (1812) 。通常認為法理學和法哲學或法律哲學各有廣、狹兩義。 廣義的法哲學指法的一般理論, 包括實在法或法律的一般理論和理想法的理論或法的形而上學。狹義的法哲學僅僅指后者。廣義的法理學也是指法的一般理論,與廣義的法哲學基本相同,因而兩者被混用,狹義的法理學僅僅指實在法或法律的一般理論,而且多指用實證方法獲得的有關知識。這樣說來, “法理學”和“法哲學”的區別僅存在于其狹義上。狹義上的“法哲學”與“法理學”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學科的性質不同。 “法理學”屬于法學, “法哲學”既屬于法學,又屬于哲學,是哲學與法學的交叉科學。

②研究的對象不同。法理學研究的主要是實在法或法律,而且側重于某一國家的法律,法哲學研究的主要是應然法, 它對實在法的研究也大大地超出一國的范圍, 而且涉及全世界所有的法律。


③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同。 法理學研究主要使用經驗主義的方法, 即對實在法進行實證的考察和分析,對部門法學所積累的經驗事實進行加工;而法哲學研究主要使用理性主義的方法,即抽象思維的方法, 對法理學所得出的結論從哲學的高度進行理論的再加工。

④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同。法理學研究主要為了指導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使立法、執法、司法工作有一個統一和明確的指導思想, 以保持其高度地協調一致和有效地落實在人們的行動中。 法哲學研究則要大大地超出這一點,它要探索所有法的本質、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從而能給法理學研究以理論指導。

第一章考題思考題答案
1.答:法律的基本特征有: (1)法律是調整行為關系的確定性、一般性規范。 (2)法律由
國家制定、認可、解釋,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3)法律以權利義務雙向規定為調整機
制。 (4)法律由司法機關通過一定的程序予以適用。
 

2.將法與法律混同使用,在理論和實踐中會引發諸多弊端。其一,引起法學范疇、法學理論的混亂,使法學喪失其應有的邏輯性。其二,法被降格為形而下的法律,使法學的視野中只有作為具體制度的“法律” ,而沒有作為抽象理性的“法” ,縮小了法學的研究范圍。其三,法學喪失了對“法”的形而上的追求,缺乏理想和批判精神, “法學”蛻變為“法律學” , 跳不出實用主義庸俗法學和保守主義注釋法學的怪圈。其四,在心理和觀念層面,使人們缺乏法的精神和法的信仰,將“法治”混同于“法制” ,法律至上的權威地位難以確立,法律工具論和法律虛無主義乘虛而入。其五,在立法層面,它使人們忽視社會關系的客觀規律性,無視法律的科學性,片面地強調立法者的主觀意志。同時,也不利于人們以抽象法作為最高價值準則,對實在法進行價值評判,從而推動法律的改革和完善。此外,它也不利于人們對民間自然生成的社會風俗、習慣、規約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尊重,使立法的“本土資源” 得不到充分運用,使國家制定法與社會民間法彼此脫節。
 

3、 法學史上人們一般都會肯定法律的意志性, 出現過諸如法律是 “神的意志” 、 “民族意志” 、“主權者的意志” 、 “公共意志”等等學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則主張“階級意志” 。法律是由人創制的,它必然體現人的意志,反映人的需要、理想和價值觀。這就使法律具有鮮明的意志特征。但法律的意志性絕不是任意或任性。法學史上的自然法觀念就認為,在法律(實在法)之外,還存在一個自在的客觀法(自然法) ,立法者的任務不是創造法律,而是揭示和表述事物本身的必然性,而這種客觀必然性便是自然法。 馬克思主義法學也重視法律的規律性。它認為法律的內容是由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是受客觀規律制約的。法的規律性全面地貫穿與體現在法的內容、形式與精神之中。法在調整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社會關系時,都要尊重與遵循其自身的規律。文化、教育、科技、環保、生態等各種領域,都有自己特殊的發展規律,違背它就要受懲罰。


法的意志性與規律性是一個有機統一體。規律是客觀的,法要反映與體現客觀規律, 必須借助人的意志的主觀能動作用。 因此法可以反映與體現客觀規律, 但有時卻不能全部或準確反映與體現,甚至與客觀規律完全脫節或違背。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摒棄兩種錯誤認識和傾向。一是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它們否認或忽視人們的理性認識能力,一切憑自己的“經驗”辦事,或一切憑自己的“需要”辦事,不尊重法的客觀規律性。二是唯意志論。 它否認或忽視法的客觀規律性, 夸大法的意志性和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這兩種傾向都是在法的認識論上對法的本質特征的背離。

完整版免費下載地址:

https://p.9136.com/1q/l/soft/法理學 第三版 (孫國華 朱景文 曾憲義 王利明 著)民大學出版社 課后答案.rar

【法理學 第三版 孫國華 朱景文等著 課后答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相關文章:

線性代數(孫洪波著)課后答案下載06-08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第三版 李景治著 課后習題答案 人民大學出版社03-10

電機學第三版(孫旭東 王善銘著)課后答案下載11-23

基礎會計第三版(孫靜著)課后習題答案下載11-23

高等數學下冊(朱永忠著)課后答案下載11-23

高頻電子線路 談文心著 課后答案 西安交大學出版社03-10

概率統計 第三版 隋亞莉 李鴻儒著 課后答案 清華大學出版社03-10

大學物理上冊(鄧文基著著)課后答案下載11-23

信號與系統第三版(曾禹村著)課后答案下載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