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精選
1974年12月方旭自揚州農村入伍(總參管理局戰士),入伍時隨身攜帶著一套書數理化叢書,工作訓練之余刻苦鉆研文化科學知識,極有代表意義的個人人生簡歷。喜好剪報,抄錄名言警句。在那“學習無用、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動亂、反常年代,這不合時宜的舉動,時常遭到周圍人們的非議:說他神經有問題,視為另類。但他堅信中國歷史的發展終究要納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正確軌道,知識才是力量。
正是由于他信念堅定、懷揣夢想、勤奮學習,當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時,他順利通過了考試,昂首步入大學——青年學子神往的知識殿堂。那時,十年考生同進一個考場,錄取百里挑一,大學生被視為天之驕子。機遇只青睞那些有準備的頭腦。他說,自強不息,考入大學,改變命運是他此生最光彩、最得意的篇章。
1982年1月,他從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畢業(獲哲學學士學位)后,來到總參管理局(現為總參管理保障部)政治部工作,宣傳干事、組織干事各任兩年。由于他文筆較好,四年間,先后參與了局史的編寫和老局長梁錫昌回憶錄的撰寫。他圓滿完成了寫作任務,得到上級領導、組織的肯定和贊賞。
1985年6月,他調任總參管理局營房處工程大隊(經沿革和多次更名,現為中國新興保信建設總公司)機械運輸隊指導員。當時的運輸隊承擔著軍內外物資運輸和土石方工程的施工。至此他與項目施工有了聯系,直接參與了項目的決策與指揮。
1986年8月(此時實行兵改工,全軍精簡100萬,部隊就地轉業)他被任命為工程大隊政治處干事。他除了要完成一個政治干事的份內工作,還必須參加總公司每個季度的在建工程綜合大檢查。每次檢查的總結評比簡報均由他來撰寫(工程技術、質量、管理、安全部門不寫,卻讓他這個政治干事來寫,有點諷刺意味吧)因此他從中學到了很多項目管理的技術與經驗,個人簡歷《極有代表意義的個人人生簡歷》。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1994年年底。在政治處工作期間,出于對文學的愛好,他參加了北京市高等自學考試,1994年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并獲取文學學士學位。
1995年是他人生發生重大轉折的關鍵之年。他決意辭去干事工作,從事土建施工。1995年2月29日,經總經理批準,他深入到施工生產第一線,從資料員、試驗員干起,開始了他新的人生旅程,并渴望在施工技術與管理的領域揚帆遠航!此時距他降生的日子已經過去了42年又13天。做出這樣的抉擇實屬無奈,動因有二:一是客觀原因,國家政治、經濟轉型,政工干部不被重視,時常遭受冷遇和白眼。政治宣傳有紀律,總結報告、典型材料、宣傳簡報等必須考慮輿論導向,假、大、空的傾向不可避免。比如他根據領導授意撰文張三的典型事跡,立時,對張三有看法、有成見的人就會站出來冷嘲熱諷:“說他是御用文人,昧著良心騙人、胡侃”。他無言以對,只能默默地忍受;二是主觀原因,他本性率真、善良,不愿寫違心、官樣的文章,不愿講連自己都不信的“大道理”,不愿隨波逐流,更不愿趨炎附勢。
正是在這種主客觀因素的內外夾攻之下,他為了自身的尊嚴和證明而做出異常艱難而痛苦的抉擇————“改行,學習房屋建筑,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而且會做得更好、更出色、更優秀。”他在“改行報告”中這樣寫道:“本人深感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決意利用余生作最后一搏。‘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懇請總經理恩準”。
從1995年至今,方旭始終過著夙興夜寐、四點一線的生活:工地——家庭——課堂————考場。他利用工余時間修完了解放軍理工大學土建專業的課程,獲取大學本科學歷;他還通過嚴格的筆試和實操,取得驗線員崗位證書。評定中、高級職稱,需要通過職稱外語考試。他未雨綢繆,提前考取職稱英語B級和A級證書,順利通過中、高級職稱的評審。通過勤奮學習和嚴格統考,2007年獲取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2009年獲取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目前兩證同時注冊于某監理公司;此外,通過學習培訓,特別是施工實踐,他還獲取了資料員、質檢員崗位證書。
在他改行并為既定目標奮斗的過程中,總公司和上級機關的領導多次找他談話,讓他擔任公司書記、黨務部部長、辦公室主任、施工管理部部長等職,然而均被他一一婉言謝絕!他回答說:“人生苦短,生命有涯,”
【個人簡歷】相關文章:
個人簡歷樣本-個人簡歷樣本精選04-02
建筑個人簡歷-建筑個人簡歷模板04-02
個人簡歷10-13
經典個人簡歷03-08
IT個人簡歷07-30
個人簡歷精選01-18
個人簡歷自我評價-個人簡歷中的自我評價04-01
護士個人簡歷模板-最新護士個人簡歷模板04-01
求職個人簡歷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