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陶藝教學計劃
導語:學生對對陶藝已有了一定的認識與對技法的掌握,可以制作一些較為復雜的立體造型。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陶藝教學計劃,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陶藝教學計劃一
一、課程宗旨
陶藝是一門集思想性、知識性和藝術性于一體,且更具勞動的實踐性和創造性的綜合實踐課程。
通過陶藝的制作,認識勞動改造自然,創造人類物質文明,變革社會中的意義;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和習慣,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珍惜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藝術情操。
二、課程要求
1、根據不同的年級階段,學生美術課學習的要求而設置課程教學內容。
2、課程的設計從學校教學課程的發展前瞻考慮。對目前的學校課程計劃略有突破,以體現課程的實驗性。
3、陶藝課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將陶藝和泥塑相結合,淡化陶藝的`專業性。
4、制陶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中國是陶瓷古國。充分利用豐厚的資源,增添陶藝教學的人文性。
三、課程時間
陶藝本身就是立體美術,因此把陶藝課納入美術教學中,每學期一次,每次2課時。1—6年級共計24課時。
四、陶藝教學實驗基本原則
1、學生快樂原則:發揮學生喜歡泥巴的天性,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
2、知識滲透原則:把陶藝文化的背景資料融入教學中,把陶藝知識結合學生喜愛的教學內容中。
3、動手實踐原則:提供泥巴和時間,使學生在接觸泥巴的過程中熟悉泥性。
4、創造審美原則:引導學生欣賞和模仿模仿優秀的陶藝作品。并大膽創造自己的作品。
5、教育原則:在制作過程中,體會勞動,珍惜勞動成果。“悟”為原則。發揮學生的空間思維和空間制作能力,結合陶藝的詩情畫意,提高學生的文學、書法、美術能力和制作中需要的幾何、代數、物理(高年級)原理的提示或計算及其泥性的特殊性格和要求,培養學生的修養。
五、教學內容
1、低年級(1-2年級)讓學生接近泥土、游戲泥土、感受泥性。不拘一格地大膽用泥土捏塑和創造。
一年級第一學期:用各種物體在泥板上壓痕,做餅干、生日蛋糕、水果之類。
第二學期:捏泥碗、搓面條、蘑菇等。
二年級第一學期:抓住動物的特性,捏有趣的動物、魚、小鴨子、烏龜、小豬頭等。
第二學期:在以前的基礎上捏小豬、企鵝、泥娃、電視里的開心娃娃、青蛙等。
2、中年級(3—4年級)初步學習拍打泥板和盤筑的制陶成型方法,培養做陶興趣。
三年級第一學期:在拍制的泥板上粘貼泥片、做花卉、蝴蝶等,或者鏤挖臉譜。
第二學期:搓泥條盤制成瓶、花盆、籃子等。
四年級第一學期:在三年級第二學期的基礎上變化泥條盤筑的方向和形式,制作花瓶、花籃、草帽等。
第二學期:練習拍打泥巴成泥片,制作魚、盒、儲蓄罐或用模具制作花盆之類。
3、高年級(5—6年級)練習制陶方法,了解陶文化的悠久文化歷史和陶制品的實用功能,豐富對陶藝的認識。
五年級第一學期:運用泥板圍合裁切,運用數學原理計算,用幾何原理裁切,用物理原理制作圓形、圓錐形的杯、盆等。
第二學期:在以前的基礎上提高用模型或手工裁切,做成箏插,高耳環花瓶等。
六年級第一學期:拍打泥巴,使其平、光后劃切成拋物線形、三角形、多邊形的泥板,在泥板上鏤刻詩詞、山水、樹竹花,或用泥片制作圍合有創意的作品。
第二學期:運用各種技法,制作車輛、軍艦,捏制各種人物,充分運用學習中的計算方法裁切粘合成各種器皿,并修理得光、平后刻上繪畫、粘貼圖案。
陶藝教學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陶藝教育是課改深化的需要落實《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學校藝術教育的規程》以及上海市教委的《上海市學生藝術教育“十一五”工作計劃》的需求。是落實二期課改的發展需求,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質培養的需求,減輕學生課業過重負擔,同時,創作陶藝的過程,是學生通過自己雙手將自己想象變成具體成果的過程,這是學生所學知識的展示,是他們觀察力和創造力的展示。盡管他們的作品非常幼稚,但正是這種幼稚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樹立了創新觀念,學會了創新方法,這將使每一位學生終生受益,為他們今后在各行各業成就自己的事業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陶藝課的教學,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獲取陶藝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
2、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3、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
三、教學設想:
在藝校課的學習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對陶藝的.獨特認識進行創作,并結合各類比賽進行創造作品參加比賽。一方面,讓學生能有個性化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創作作品的同時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另一方面,通過比賽讓學生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找到自我價值;在參賽的同時也為學校爭創聲譽。
四、教學內容安排:
第三周、盤條筆筒
第四周、圓球游戲創意
第五周、泥板制作1
第七周、泥板創意制作2
第八周、泥板創意制作3
第九周、精雕細刻的雕刻1
第十周、精雕細刻的雕刻2
第十一周、精雕細刻的雕刻3
第十二周、精雕細刻的雕刻4
第十三周、旨趣各異的壓印1
第十四周、旨趣各異的壓印2
第十五周、旨趣各異的壓印3
第十六周、旨趣各異的壓印4
第十七周、泥韻盎然的印pei 1
第十八周、泥韻盎然的印pei 2
第十九周、泥韻盎然的印pei 3
第二十周、泥韻盎然的印pei 4
陶藝教學計劃三
一、教材分析
本冊是根據實際課程內容所編寫的一份教材,教材主要分為四個單元,單元之間層層遞進,緊密銜扣。在第一單元中,學生首先認識陶泥,了解他的傳承歷史。然后通過學習泥板貼畫,進行平面的創作,讓他們學習了一些簡單的技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培養他們的興趣。
在第二單元中,利用之前所學的知識,將手中的泥片成型,使它帶有立體的美感,再逐漸深入,通過第三單元的人物、鱷魚、龍的學習與塑造,讓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感知能力、協調能力得以完善。最后,在第四單元中將之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起來,讓學生在學生學習并制作的時候,進行思維的拓展,利用各種創意作品引導學生有新思路、新想法、新技法創作,再將其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有特色的、完整的作品。
二、教學目標:
1、了解我們悠久的陶藝文化和千年流傳的陶藝歷史、工藝,從小培養學生對傳統工藝的熱愛和利用“泥巴”再現生活的熱情。
2、掌握陶藝造型的技能和技巧,并熟練使用陶藝技法制作。
3、培養學生能夠運用陶藝材質設計制作陶藝作品,并美化我們的生活。陶冶情操,感受生活
4、透過活動,體會計劃分工,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制作的表現能力。
三、教學任務:
陶藝帶有濃郁的自我娛樂的特點,陶藝教育使同學們找到了自己的樂趣和天地——發展個性、開發潛能、實現自我,并提高審美能力,為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拓展創造性思維,開辟了無限空間。通過陶藝的制作,認識勞動而自然,創造人類物質文明,變革社會中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和習慣,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珍惜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情操。
四、學情分析
學生對對陶藝已有了一定的認識與對技法的掌握,可以制作一些較為復雜的立體造型。在最后一個單元進行創意組合,相信他們也能掌握的很好。既有動腦的設計構思、創意;也有動手把創意構思用雙手來創作出來的過程,在動腦和動手相結合的這一過程中,學生將體會到無限的樂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
【陶藝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日記:感受陶藝03-27
陶藝課作文11-08
做陶藝作文06-09
有趣的陶藝作文12-09
精選陶藝作文三篇08-14
上陶藝課作文01-07
有趣的陶藝制作作文12-09
學陶藝作文范文03-30
(合集)做陶藝作文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