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第一學期教學的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21 01:07:24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第一學期教學的工作計劃范文

  本學年,學校新增教研處,教務處和教研處組成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團隊。“兩處”將團結合作,齊抓共管,為學校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質量的提升作出應有貢獻。

第一學期教學的工作計劃范文

  牢固樹立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命線的思想,繼續堅持以優質、特色為導向,繼續深化高中課程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堅持做好全面、深入、精細的教學管理工作,帶動年級、科組合力開創良好局面,匯聚力量,創造佳績:高一高二年級努力實現學年總體目標——在四大校中“保二爭一”;高三年級爭取2017年高考重點本科入圍人數超額完成教育局的指標,本科入圍率超過95%,并有一批優秀學生考取名牌大學。

  一、加強教學跟蹤落實,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1、開展教學常規檢查。繼續不斷地開展教學常規檢查,對青年教師的備課和聽課情況進行檢查,對全體專業教師的作業情況和教學滿意度情況進行學生不記名民主調查,調查結果如實反饋到學校、年級、科組和個人,促進教師了解自身,并及時整改。

  2、形成良好聽課制度。教務處和教研處一起,制定學校教學管理團隊的聽課制度,團隊領導經常深入教學一線,充分了解教師教學狀況,加大對全體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推門聽課的力度,做到每周有計劃、有落實,團隊的每人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

  3、狠抓集體備課制度。教務處將制定集體備課的檢查制度,安排專人負責集體備課的檢查工作,教學管理團隊的人員也將不定時地參與非本學科的集體備課,加強對集體備課的檢查,狠抓集體備課制度的落實。

  4、制定教學視導制度。教務處和教研處一起,制定學校的教學視導制度,對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教師、或備課組、或科組進行教學視導,以幫助老師、或備課組、或科組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效果。

  二、探索高效課堂,推進有效作業

  1、舉辦教學開放日活動。為了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擴大我校在東莞市內的示范輻射作用,計劃于第11周舉行主題式教學開放活動。各學科組要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推薦課的人選和課題,及早部署;推薦課要緊密圍繞主題,創新教學理念,營造課堂文化,優選教學方法,構建高效模式,通過說課——試講——評課——整改——上課層層打磨,精益求精,奉獻精品。

  2、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各學科要緊密圍繞“高效課堂”主題,堅定立足課堂一線開展教研,組織教師積極參加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參加骨干教師示范課、專題研討課、新教師匯報課的觀摩與交流,每學期公開課的數量不少于科組人數的1/3;做到一課一展示,總結亮點,形成特色,摸索規律,構建模式,通過生動活潑的公開課活動培育良好的科組文化,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3、加強“有效作業”導向。各學科要更好地發揮作業在鞏固知識、培養能力、診斷教學等方面的功能,改變作業布置隨意性的傾向,使每份作業都成為有“靈魂”的有效作業。各學科在集體備課時,務必遵循下列三個原則進行有效作業的設計:一是作業目標——簡約專一,二是知識梳理——有序集成,三是能力培養——分解遞進。此外,還要從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角度,站在培養學生創新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高度,創新作業設計的思路,尤其是加強基于學科的探索性作業和開放式作業的研究。

  三、把握教考動態,深入高考研究

  1、牢固樹立全盤思想。沒有布局的優勢,就沒有戰斗的高效。科組長要牢固樹立“三年一盤棋”的全盤思想,把高考必考的知識點、能力塊做一個匯總表,并于開學前分解落實到各備課組,要求備課組分階段、按層次、有側重地落實;平時,科組長與其他年級的備課組長要保持密切交流,實時了解教學動態,把握教學方向;制定教學措施,解決教學問題。

  2、合力推進高考目標。高三各學科教師要密切配合高三年級做好重點臨界生的輔導工作,要組織骨干教師對高三教學進行各階段的深入調研,及時進行交流和指導,憑優異的高考成績成為學校先進科組,創建或保持市“品牌學科”。

  四、開展校本活動,促進教師成長

  開展校本活動,積極引導青年教師做好專業發展規劃,努力朝著“三年站穩講臺,五年出好成績,十年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十五年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二十年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的目標前進。

  1、舉行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為了評估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計劃在本學期第16周以系列賽的形式舉行第四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促進教師的成長成熟。

  2、積極完善校本資源。學校更新了服務器,為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平臺。各科組要充分利用并積極完善校園網“一中云盤”這個平臺,在科學搭建目錄框架的基礎上,充實學科教學資源,促使教師高效使用資源,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3、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當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學校將繼續通過微課、優課等途徑,搭建教師教學經驗交流和展示的平臺,豐富教師生成性的課程資源,推動課堂教學方式改革,提升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進一步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同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五、拓展課堂內容,加強素質教育

  1、加強學科競賽輔導。競賽輔導實行“教務處→科組長、級長→輔導老師、班主任”三級管理,安排在周三或周四下午第八節進行;輔導課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定主講人;教務處加強檢查和督促;對競賽成果按相關制度進行表彰獎勵。

  2、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語文科組要密切了解高考的改革動態,加強教研力度,提高課堂實效。在總結往年讀書活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有計劃、有組織、有成效地繼續開展課外讀書活動,通過讀書、評書、寫作等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化素養,也為語文高考取得優異成績奠定堅實基礎。

  3、重視學生書寫習慣。語文科組、英語科組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書寫習慣,有意識、有計劃地在各年級加強學生書寫指導和訓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為學生的學業成績加分。

  4、滲透環境教育。根據《東莞市教育系統創建國家生態市實施方案》的精神,我校要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學校課程。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等學科要認真落實以下幾點:

  (1)組織老師對課本內容進行分析和篩選,確定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篇目,進行補充和拓展,使這些課文的教學與環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填寫《東莞一中環境教育滲透課程開發計劃表》;

  (2)組織老師撰寫相關課程的教學設計或教案;

  (3)本學期,組織高一高二老師進行環境滲透教學1課時以上;

  (4)于學期結束前把課程開發計劃表、教學設計或教案、本學期上課的課題和時間,發送至教務處存檔、上報。

  5、加強科普教育。邀請科學家、專家到學校做報告,讓學生與大師面對面交流,感受科學的魅力。

  6、豐富校園文化。充分利用知識長廊、學科園地等設施,加強學科文化宣傳,提升學生學習品位。努力打造書香校園、綠色校園,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共同的價值追求,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促進師生和諧而有個性的發展。

  7、培養良好考風。堅持以嚴謹考風促進良好學風的理念,要把每一次測試當成培養學風的一節課堂。規范布置考場,嚴密組織考試,全程監控考紀,及時反饋整頓。

  六、加強校際學術交流。

  繼續與市內其他大校、虎門外語學校等兄弟學校在年級、科組和備課組層面,針對高考備考和各年級特色教學方面進行深入切磋,相互學習和促進,爭取在2017年高考中,我校與兄弟學校均取得優異成績,為東莞教育興市做出更大貢獻。

  七、創造成熟條件,建設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

  繼續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的創建活動,強化師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提高語言文字的應用水平,并由此推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在辦學過程中,依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語言文字的方針政策,積極宣傳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加強語言文字的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

  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最經常、最瑣碎、最平凡的管理,同時也是學校最重要、最見水平的管理。如何使教學常規逐步內化為一種規范的行為,活化為一種教學的風范,深化為一塊立校的基石,是學校領導及廣大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和承擔的責任。態度是做好教學常規工作的關鍵,“把常規做好,把細節抓嚴,把過程抓實”,用認真的態度抓教學常規,用執著的精神做常規工作。讓我們齊心協力,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努力開創我校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學期教學的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第一學期教育教學的工作計劃12-09

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2-09

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02-15

第一學期小學教學教研工作計劃12-09

第一學期教學總結10-15

【精選】第一學期教學總結11-26

中學第一學期教學個人工作計劃12-07

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范文12-09

最新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