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區創建優質特色高中三年行動計劃

時間:2022-11-20 14:15:52 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區創建優質特色高中三年行動計劃范文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高中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創新人才具有特殊意義”。加快高中教育高質量、多樣化、有特色地發展,不僅是解決當前同質化、趨同化傾向的有效辦法,也是提升高中品質的必由之路,更是高中內涵發展的核心內容。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學生培養模式,促進我區高中轉型升級、創建省優質特色高中,擴大特色高中教育資源,不斷提高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對高水平、高質量的高中的需求,現提出以下意見。

區創建優質特色高中三年行動計劃范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以學校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強化特色、創新模式、多元發展、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加速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優質化發展,職業高中專門化、特色化發展,促進學生全面而又有個性的發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努力實現普通高中“質量領先、充滿活力、各具特色、品牌卓著”的新格局,職業高中“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專業占優、國內示范”的新局面,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率先建成省現代化教育達標區,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智力支持和技能支撐。

  二、建設目標

  2011年,進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2所普通高中成為省“普通高中多樣化建設實驗項目”學校。到2013年,力爭2所普通高中進入省優質特色高中行列,職高進入全國1000所改革發展示范學校行列。到2015年,全區普通高中都成為全省知名、國內有影響的優質特色高中,職高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優質特色職業學校,進入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1000個中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3個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專業,5個特色專業。

  ——建設獨特的學校文化。辦學理念先進,管理民主科學,課程建設多樣,社團活動豐富,特色優勢鮮明,育人成果豐碩,辦學品質彰顯,學校文化豐潤。

  ——提供全面的優質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成效明顯,名師骨干培養形成梯隊,品牌學科不斷涌現,特色專業持續提升,課堂教學高效、分層次,學生學習自主、可選擇,辦學機制靈活,學校課程精良,教育條件一流,教學質量領先,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大幅提高,職業高中學生就業創業能力顯著增強。

  ——形成開放的合作體系。建立與先進地區同類學校的友好關系,開展與國(境)外教育機構的國際交流,推進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關系,引進國(境)外優秀教材和國際通用職業資格證書,外語與國際理解教育不斷加強,教育合作與國際化水平顯著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進一步調動,職業高中對接經濟、市場和社會能力進一步提高,面向全社會的職業培訓更受歡迎。

  ——健全有效的保障機制。逐年提高高中學生生均公用經費,形成保障持續發展的經費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教育信息化程度走在國內前列,圖書、實驗設備接軌高校,實訓基地建設與生產企業、職業崗位對接。特色項目支撐設施先進完備,特色學科(專業)教師適度傾斜,特色高中自主招生逐步擴大。

  三、措施與要求

  1.創新辦學理念,理清發展思路。

  普通高中要按照省教育廳即將出臺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多樣化建設實驗項目方案》,從辦重點普高轉到辦優質特色高中,做到普通高中不普通。職業高中要按照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年)》和《關于實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10〕9號),從辦重點職高轉到辦國家級示范學校,做到中職不亞于高職。各校必須科學定位,挖掘自身潛在優勢,著手研究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制訂學校個性化建設的實驗方案與實驗項目設計,包括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習經歷、學程安排、導師團隊、資源條件、學業管理、成效評價、生源要求和遴選辦法等,并有明確的分年度達成目標、任務及相關措施,要求3月底前完成方案論證。其中,普通高中要圍繞“項目引領、科研推動、課程支撐、錯位發展”的建設思路,可以從特色項目、特色學科、特色班級起步,逐步放大,再擴散到學校整體特色辦學。建議中學從人文、科技、數理、外語中予以定奪,柴橋中學在體育、科技、綜合課程中作出選擇,泰河中學在德育、外語、人文中能以取舍,明港中學在做強做大藝術品牌的同時,可考慮普職融通的綜合高中實驗。

  2.堅持育人為本,濃厚學校文化。

  文化是學校的靈魂,用文化建設支撐學校內涵發展是現代學校的必然選擇。各校必須增強文化育人的意識,創新育人模式,加強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要不斷完善育人體系,以強化“三風”為核心、以班集體建設為根本、以學生社團為基礎、以自主管理為中心、以人文科學素養為支點、以身心健康為保證、以節慶活動為平臺、以家校聯系為紐帶、以黨團組織為陣地、以人生規劃為動力的長效機制建設。要精心組織每年的學生成人禮,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要切實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更加重視心理健康、青春健康、公民道德等教育。職業高中要有機融入企業文化,全面滲透創業文化。

  3.優化學校管理,提升辦學品質。

  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重大事項集體討論制度,堅持每周校務會議和隔周教師大會制度,進一步落實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健全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校長要努力向教育家靠近,增強改革創新意識,有思想、有目標、有行動,全身投入,潛心謀劃,以身作則,秉公辦事,善于團結同志,支持班子成員大膽干事。全面建立學校中層競聘上崗制度,學校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常規管理、科學管理和精細管理,要重結果,更要重過程,注重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結合,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推進現有的高中教育教學及管理模式改革,從深化辦學體制入手,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加強實驗項目的管理與跟蹤,探索一條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個性特長得到有效關注與培養的新路。重視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在招生、師資配備、課程開設、學生評價等方面合理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為學校建設優質特色高中“松綁”。職業高中要進一步完善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更好地發揮中職教育集團的作用,鼓勵行業企業多元主體舉辦職業教育。

  4.建設多樣課程,滿足學生需求。

  課程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也是學校特色建設的核心。以“有特色、多樣化、可選擇”為原則,各校要嚴肅課程設置,規范必修課程,增設選修課程,加強選課指導,建設課程資源,落實學生評價,深化課程改革。要建立各校的課程規劃,形成每門自創課程的目標、模塊、課時、學習經歷、結果評價等詳細計劃,努力使國家課程與學校自創課程比例達到1:1。要不斷提高課程的領導力和執行力,實施“課程研發能力提高計劃”,通過專題培訓和實踐研究,切實解決課程規劃、設計、管理和評價等薄弱環節,充分利用教師特長和校內外優勢資源,尤其要引進一批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鼓勵學校開發特色課程和精品課程。要積極探索不同類型學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機制,重視選修課程與學生社團建設的密切結合,加強校際之間以及學校與社區、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開發利用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課程資源,全方位開放學校教學資源,努力使特色課程化、課程特色化、課程多樣性、學習選擇性成為現實。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以特色課程建設為核心,實施“高等學校與特色高中聯合育人計劃”,指導學生參與課題研究或創意項目開發,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相關高校、科研機構或國外學校進行訪學,認真做好學生在創新素養方面的成長記錄。要主動適應高考的改革的形勢變化,研究推遲文理分科的時間節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保持高考持續上升的態勢。調整職業高中專業結構,適應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打造品牌特色專業,加快建設具備教學、培訓、鑒定和生產等多種功能的示范實訓基地,深化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能型人才。

  5.加快師資培養,打造品牌學科。

  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和責任感教育,引導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增強主動發展意識,提高教學水平和課程開發能力,養成教學常規的自覺性。強化教研組和備課組建設,凝聚團隊力量,提高教研實效,創新教研特色,推進教學改革。加大教師梯隊建設,拓展教師發展平臺,注重學科。帶頭人、青年教師和“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精心呵護特長教師和特色教師的成長。教師要確立“人人成才,多樣化成才”的生本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專注課程改革,幫助學生學會選擇,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健全教師激勵機制,完善教師流動制度,建立不同職稱教師的發展性評價,促進教師流動的常態化。

  6.引進優質資源,推進合作辦學。

  借助中央教科所的專業力量,指導各校加快優質特色高中創建。抓緊落實“高等學校與特色高中聯合育人計劃”,各高中在2011年均要與1—2所高校建立相應特色建設的項目合作,聘請導師團隊,在學生培養、課程建設、課題研究、項目開發、實驗指導、學生選送等方面建立緊密型的關系。加強境外合作,辦好中學國際班,建立境外教師培訓基地和學生游學基地,充實一批外教力量,引進1—2個國際通用職業資格證書培訓機構,努力與境內外優秀學校建立友好關系。重視與省特級教師協會的合作,有效發揮工作站的效能,助推優秀教師成名成家。積極拓展與企業行業的合作,增加多方參與的內容和深度,完善教師深入企業實踐制度。

  7.加大政策扶持,保障學校發展。

  為引導各校創建優質特色高中,從2011年起,每年設立高中教育裝備經費500萬元,主要用于“數字校園”、特色功能室和實驗室建設;設立高中教育項目合作經費200萬元,主要用于支持各高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項目的開展和學校課程建設;設立高中教師培訓經費100萬元,主要用于高中教師異地掛職培訓和境外基地培訓;設立職業高中專業創新與實踐專項經費200萬元,主要用于特色專業、實訓基地和專業教師培養。逐年提高高中生均公用經費,2011年起普高和職高的生均公用經費分別達到1200元和1800元。適當放寬高中教師配備比例,凡學校特色項目可增配2—3名教師。推進教育公平,深化招生改革,逐步建立與多樣化高中相匹配的招生制度,取消普高“三限生”和“借讀生”。

  8.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實驗質量。

  區教育局成立優質特色高中創建領導小組和項目管理辦公室,以項目管理方式,對高中實驗項目進行常規管理和年檢,并給予最大支持。各高中學校必須建立校長負總責的實驗項目領導小組,下設若干工作組,明確各自的工作目標與職責,定期組織交流研討和成果展示,設置“專題網頁”及時發布培養方案、進程、活動、成效等動態信息,以爭取全社會的支持、理解和監督。

【區創建優質特色高中三年行動計劃】相關文章:

創建優質醫院的動員講話11-28

韓國留學優質院校與特色專業選擇12-09

特色班級創建活動實施方案12-09

創建足球特色學校的工作方案12-09

在縣創建“四區”工作推進會上講話12-02

創建慢病示范區工作計劃11-27

三年行動計劃01-04

創建文明禮儀特色班總結范文12-09

關于創建文明禮儀特色班的總結12-09

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范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