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中學第一學期教研組年度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09 11:26:17 學期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學第一學期教研組年度工作計劃

  篇一:中學政史地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基本情況

中學第一學期教研組年度工作計劃

  本組共有教師17人,其治6人、歷史7人、地理4人。組員中,有四位交流老師,分別來自聯合中學和西來橋中學,一位是新調進的老師,成員中絕大多數為中學高級教師,基本能勝任本職工作。

  二、指導思想

  以學校本學期工作重點為指針,結合學校的課堂改革方案,以提高教師素質和政史地教學質量為目的,以研修促教改,狠抓能力培養,落實素質教育。

  三、工作目標

  加強理論學習,探索課堂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突出教研活動的實效。

  增進資源共享,深入課題研究,促進全組教師成長,凸顯教研活動的質量。

  三、具體措施

  1.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觀念,指導本組成員認真研讀本學科的新課程標準。堅持仰望星空。

  2.加強常規教研活動,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促進組內教師的'專業成長。

  3.認真組織并督促好本教研組各學科備課組的活動,探索注重實效的備課組活動方法。

  4.積極創設條件,提供機會促進新教師的迅速成長。

  5.參與學校課題研究,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工作。

  6.指導本組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四、活動內容

  第1周:

  1.學習學校工作要求;

  2.制定教研組、備課組工作計劃、

  第3周:

  1.學習各科新課程標準;

  2.評議組內教研課;

  第5周:

  1..新青年教師匯報課研討和研討;

  2.“一趣二疑三主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研究系列活動一。

  第7周:

  1.專題理論學習;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9周:

  1.探討學案在使用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1周:

  1.搞好期中考試總結工作;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3周:

  1.認真完成期中考試質量分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5周:

  1.專題理論學習研討;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7周:

  1.“一趣二疑三主”課題研究復習系列活動二;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9周:

  1.搞好期末考試復習、命題工作;

  2.撰寫總結、論文。

  篇二:初中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xxxx縣中小學有效教學行動實施方案》為指導,樹立質量為先的觀念,深入科學地開展有效教學研究活動,努力提高教學教研水平,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發展和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

  二、目標任務:

  1.強化各教研組長負責制,各位組長要增強角色意識,自主開展活動。對組內成員的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協調,并對組員進行細致、公平的評價。

  2.認真學習有效教學理論,認真解讀課程標準,繼續深入開展課堂教學內容體系與目標體系研究,同時重點做好課題研究的申報和研究工作,爭取在教學課題研究方面有較大的突破,通過“草根式”教研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以研促教,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3.加強日常教學規范性管理,加強對備課活動的檢查。

  4.進一步完善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內容和方法,科學地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

  5.繼續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提高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

  6.積極參加各機構組織的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多學習、多借鑒、多鍛煉。

  三、工作思路:

  基本思路是:圍繞一個中心,落實兩個重點,強化四項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學教研水平。

  圍繞一個中心: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

  落實兩個重點: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增強教師的責任心、教研參與熱情為重點。

  強化四項工作: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加強質量監控與評價;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學生素質的培養。

  四、工作重點與措施:

  1、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新學期,學校將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入手,規范學生的行為,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求學生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良好的聽講習慣;按一定的書寫要求和格式做作業,錯題是否及時訂正,是否養成閱讀習慣等等,發現問題及時修正,力促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各班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優秀作業展覽,寫字測評,以此來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

  2、進一步規范集體備課活動。

  繼續推行集體備課制度,要求每個單元(章節)集體備課一次,每次備課時間不少于2課時,定主備人、定內容、定時間、定地點。學校領導要不定時地參與各組的集體備課活動,加大監督力度。

  3、繼續加大聽評課力度,提高評課質量。

  要求每位教師平均每周聽課一次,每學期不少于15次,每聽必評,至少提兩條優點,兩條建議。繼續執行上學期的政策,一學期內每位教師必須上一堂公開課,組內教師必須參加,其余教師選擇參加,聽課結束后必須在組內進行研討活動,要規范評課程序,扎實評課,總結得失,積累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認真組織參加縣、鎮各類教學技能競賽活動,大力培養和推薦骨干教師。

  大力做好宣傳工作,積極組織全校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參與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教學技能競賽活動,盡可能的讓更多的教師能有機會到外面去上一堂優質課、聽一堂優質課,能有更多的人拿獎。激發教師進一步關注自身的教育教學技能基本功的提高,在全校掀起練技能,強素質,為學校的發展做貢獻的熱潮。

  5、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研工作的有效性。

  教研組是青年教師成長成材的搖籃,是開展學科教研活動的主陣地。加強教研組長的領導組織作用在教研工作中顯得至關重要。本學期擬制定《教研組長考核細則》,完善激勵機制,做到有獎有罰,提高教研積極性。

  同時,各教研組還要加強命題研究,努力提高教師的命題能力。

  6、立足課堂,加強學科建設,深化課程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質量的保證就是我們學校給學生提供什么樣的課程,因此,學科課程建設是我們今后研究探索的主題和工作重點之一,將本著重基礎、重能力、揚特長、促發展的學科建設思想,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學科教學質量。

  以全縣有效課堂教學的教研活動為依托,努力實現課堂教學的“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做到“三轉、五讓”,“三轉”是指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為知能并重。“五讓”是指在課堂教學中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自己表述;能讓學生自己動手的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能讓學生自己總結的要讓學生自己推導出結論,教師不能包辦代替。

  7、認真貫徹《xxxx縣中小學有效教學行動實施方案》,大力培養青年教學能手和校、鎮、縣級骨干教師,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篇三:初中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積極、穩妥、有效地深化語文課程改革實驗,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本著“為了學生服務,為了自己提高”的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具體措施:

  (一)認真學好理論,不斷更新觀念。

  1、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要圍繞“減負”、“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等熱點問題,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

  2、每位語文教師要堅持通讀二、三種語文教學研究刊物,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勢,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從而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師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3、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激勵教育課題研究,并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二)加強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強教學常規管理。全面落實課程計劃,嚴格按課表上課,按教學進度,備課內容上課,提前進課堂,準時下課,每天按時處理學生的作業,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2、好教學質量檢測。每一位教師都要樹立質量為主的思想,繼續做好培優輔差工作,并在效率上下苦功夫,花巧功夫。本學期,語文將進行不同形式的月考,分年級的單科調研,有后進生跟蹤調研,有閱讀能力,現場作文比賽等。在調研后要認真做好質量分析。根據語文學科平時考查、期末考試及市抽測的班級合格率、優秀率在年級組的名次進行考核。

  3、重視培養特長生,重視成績。作為所輔導學科的課程,把興趣組活動逐步走向課程化,規范化。每個興趣組有切實輔導成績,成為學校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的生力軍。

  (三)開展校本教研,服務課堂教學。

  1、加強課堂教學研討。要把抓課堂質量作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立體互動的課堂指導監控”網絡。組織學習課堂教學的基本理論和要求,形成新授課、復習課、評講課以及新課程的具有范中特色的教學模式;做到加大聽課密度,統籌安排好備課組互聽課、教研組觀摩課、賽課互相學習課等聽課評課活動,讓教師在聽課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2、切實做好集體備課工作。規范教學過程的管理,抓實抓細每個流程。實實在在地抓好備課和集體備課工作,強化組內教學研討,要保證教學資源組內完全共享;進一步強化電教工作,尋找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方法的最佳結合點;加強集體備課,協調研討的力度,保證組內成員人人有成績。

  3、強化答題規范。在學生中要大力開展“向規范科學答題要分數”和“關注并指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方法”這兩項活動。把每次考試當成開展這項活動的重要機會,有布置有檢查有實效,教研組要在這方面指導備課組切實做好工作。

  4、進一步強化教學常規檢查,嚴格執行教學規范,堅決杜絕教學工作中的隨意現象。對教案的編寫、課堂教學、批改作業、復習輔導、成績考查等環節,采取了教師自查、備課組統查、教研組抽查等形式,不姑息,不遷就,將檢查結果及時曝光,并對檢查中發現的.不規范現象責成當事人及時整改。組織、有目的地進行了聽課活動,發現問題及時交心,較好地掌握教學工作中的動態情況,增強教師工作的責任心,對教學活動的健康運行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努力鉆研業務,規范教學行為。

  1、備課做到“三備”,即備三維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加強集體備課意識,注重資源共同分享,做到備課要“深”。努力提高教學藝術,做到: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媒體,利用網上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時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作業設計要“精”,體現“輕負荷,高質量”的教學思想,批改要“細”,要規范、及時,注重糾錯及情況反饋。做好自己對學生補缺補差的工作。

  3、要因材施教,經常分析學生,善于捕捉學生閃光點,熱情鼓勵,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做好分層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展。對于練習及測驗的試題要精選,加強針對性和有效性。具有出題能力,每位教師至少出一份卷子存檔。

  4、鼓勵教師上公開課或研討課。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開一節課。上課、說課、聽課、評課做到全員參加。并收齊研究課的全部資料存檔。組內公開課必聽,邊聽邊思,及時評注,提倡同年級組老師相互之間多學習,多交流。

  (五)提高教師素質,理論、實踐結合。

  1、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工作,有目標,有層次,有措施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抓好骨干教師示范。每位老師每次聽課后都要發表意見,提高評課水平,作為聽課依據之一。而是抓好青年教師培養。本學期進行一次青年教師的賽課活動,評出校級本年度好課優質課教師。

  2、抓好教師的業務學習。每周一次的學習分組進行,并作好記錄。

  3、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項培訓工作,回來后上好匯報課,并談一談自己的學習體會,使一人學習,大家受益。本學期開展市級公開課活動一次,友好學校教學研討活動一次。

  4、鼓勵大膽使用現有的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步伐。

  5、有敢于爭先的勇氣與決心,積極參加縣局和學校各項各類的業務競賽,其中包括學科基本功比賽、課堂教學比賽、教學案例設計等。

  (六)重視隊伍建設,不斷培養優秀教師。

  1.加強教師的培訓。教研組將在教導處指導下定期開展多層次的校本培訓,切實轉變教師觀念,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結構、內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時,組織教師配合學校創建學習型校園,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上一堂公開課。

  2、重視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跟蹤培養和使用工作,注意做好推薦開課、講學培訓、外出參觀學習、課題研究參與等催長活動。同時也要重視發揮非骨干、非青年教師在語文課改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注意教師的均衡性發展,落實教學管理中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促進教師隊伍建設。

  3.認真組織參加各級各類教學評優活動,為青年教師的脫穎而出提供更多的機會。本學期將組織進行“每人一課”活動,讓每一位教師都能上出一堂好課,并請學校領導、專家進行組織評優。

【中學第一學期教研組年度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中學數學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06-14

中學第一學期數學教研組計劃03-27

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11-23

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03-28

教研組第一學期工作計劃03-31

年度第一學期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02-12

中學第一學期物理教研組工作總結03-28

中學第一學期德育的工作計劃05-09

中學第一學期團委工作計劃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