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萍《誰的奮斗不帶傷》簡介
《誰的奮斗不帶傷》終于面世了,是《我的苦難,我的大學》的修訂本。新增了14萬字,相當于另寫了一本書。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誰的奮斗不帶傷》簡介,希望大家有用哦。
《誰的奮斗不帶傷》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成長是痛苦的,而生活并未停止成長
第二章 采石場,血淚合流的青春
第三章 別了,青蔥歲月的青澀戀情
第四章 打拼上海,風中揚起不屈的旗
第五章 《知音》,給了我光榮和夢想
尾聲
《誰的奮斗不帶傷》內容簡介
如果,你是個出身貧寒的孩子,想要改變命運;如果,你是個高考落榜者,對未來充滿迷茫;如果,你是個普通打工族,想要出人頭地;如果,你是個事業受挫者,認為時運不濟;如果,你是個為人父母者,正為子女教育傷神;即使你一帆風順,前程似錦……都可以讀一讀這本書,會從中找到非同一般的正能量。
這是一本作者挑戰苦難人生的紀實佳作,真實感人。作者出身江蘇農村,家境貧窮,自幼喪父,之后隨改嫁的母親來到安徽農村,為了分擔家庭重擔,小小年紀便退學砸石頭,掙血汗錢供妹妹讀書。19歲時,作者身負母親患病借下的`巨債,到上海打工,先后做過餐館服務員、流水線女工、時裝公司技術員、廣告公司業務員……吃盡千辛萬苦,但懷著一股“一定要出人頭地”的頑強信念,終于成了大上海兩千萬打工族中的佼佼者。她傳奇般的奮斗經歷一度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勵志颶風,全國包括中央電視臺和《人民日報》在內的數二十多家媒體對她進行了跟蹤報道,將她樹立為全國勵志典范,年輕打工族和莘莘學子更將她奉為勵志偶像。
原書《我的苦難,我的大學》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修訂版除了之前寫過的向命運不屈抗爭的奮斗歷程外,作者還以溫柔細膩的情懷憂傷凄美的文字,詳細描述了作者鮮為人知的愛情和婚姻,以及后來的婚變,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一個顛撲不破的人生哲理——苦難,是人生的一所大學。
《誰的奮斗不帶傷》作者獨白
對于是否出版這本書,一直很糾結。太真實了,真實得不忍回首。在修改的兩年中,我數次停筆,不敢繼續寫下去,不敢觸碰一些往事,猶如不敢打開一扇通往悲傷的門。
之所以還是堅持推開這扇門,晾曬自己從未觸及、隱藏已久的愛與哀愁,只因數年來,有不少讀者追問:趙老師,為什么你在《我的苦難,我的大學》中,沒有一個字提到你的愛情?難道你的奮斗過程中,沒有愛情么?
誰的青春無愛情呢?當我們路過青春,便一定會邂逅愛情。
只是,有些愛情,只能用來追憶。
曾經想過,就這樣忘卻吧,把那些美好的、破碎的、歡樂的、悲傷的往事,通通掩埋在腳印里。
然而,奇怪的是,有些事情,越想忘卻,卻越清晰。從15歲的初戀,到35歲的失戀,20年的情路歷程,歡笑悲傷,并不是短短十幾萬字可以概括的。
但,總需要用一種方式來告別,然后重生。
愛情與奮斗,究竟,誰更傷?
一個人,如果選擇了奮斗,就好比選擇了戰斗。總有一些傷害,發生在自己的身邊。而愛情,有時便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而那時,我們只懂得沖鋒陷陣,不懂得醫治與珍惜,眼睜睜看著愛情病入膏肓,卻茫然無措。那種錐心泣血的疼痛,總要等到學會了慈悲與懂得,才能慢慢痊愈。
如果說,苦難,曾是我的大學。而愛情,則是芬芳了我苦難生活的梔子花。它沒有牡丹的國色天香,沒有玫瑰的浪漫情懷,沒有桃花的熱烈性感,它潔白芬芳,質樸無邪,與世無爭,卻有著無可比擬的暗香,一直縈繞于我的整個青春,伴隨著我的整個奮斗歷程。
雖然,最終它以最凄美、最決然的姿勢告別了我,但,它永遠是我奮斗歷程中,不能抹去的那一縷馨香。
此為紀念。
【趙美萍《誰的奮斗不帶傷》簡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