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文化名人書籍三

時間:2016-01-11 10:56:24 好書推薦 我要投稿

文化名人推薦書籍(三)

  “帶一本書面向2016”,面向未來,留下這一時刻多元的閱讀印跡和文明印跡,也就成了此刻最好的選擇,也是文明的傳承。

文化名人推薦書籍(三)

  1 李煒光(天津財大教授)

  《沃伯格家族》,(美)徹諾 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年4月

  《沃伯格家族》寫的是一個猶太的金融家族,我是做金融研究的,因此對這個家族很有興趣。 我很關注建國以來企業家的命運。現在這個社會,對企業家 譴責的聲音多。按照熊彼特的理論,一個社會的發展,功勞首先要算在企業家的身上。中國的企業家有沒有不斷創新的動力,這是大家都要關注的。

  2 李銀河(學者)

  《呼吸秋千》,(德)赫塔·米勒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0年10月

  讀過這部小說后,知道她為什么會得諾貝爾文學獎了。小說寫二戰后被送到俄國勞動營的德國人的生活,對于那里的可怕狀況有真實描寫,拷問人類的正義、良知,對那個制度的打擊是毀滅性的。讓人了解到一個好的小說家除了創造美,還可以成為人類的良心。

  作者的長處是從普通的事物中感覺出奇異的意義,發掘出奇異的印象。那個洗澡的故事寫得多好。給人印象多真實,多刺激。還有葬禮的一篇也是。使人對殘酷的戰爭有了一種真實的感覺。

  3 李志剛(記者、作家)

  《江村經濟》,費孝通 著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10月

  2012年我必讀的書是費孝通的《江村經濟》。作者在太湖東南岸開弦弓村進行田野調查之后,寫成這本描述上世紀30年代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的書,特別對當年經受西方商業文明巨大沖擊的中國鄉土投入很大的關注。

  過去幾年,我采訪的都是國內一些知名企業家,并結集成書《人生》。我希望未來幾年能寫一 些反映中國農民命運的文章。中國農民正面臨著幾千年來最 為劇烈的變革,中國在追尋現代化的路上狂飆突進,這一龐大群體不自覺地被卷入命運的洪流里。他們為現代化流血流汗流淚,同時現代化給予了他們什么?他們與 土地天然的聯系被割裂,他們已將身份變成農民工,未來十年他們的身份又會有什么變化?

  《江村經濟》誕生70多年,在中國社會學調查上仍無出其右者,我期望,通過閱讀《江村經濟》,能揣摩出田野調查更多的竅門,為自己的未來幾年指引一條路。

  4 梁衛星(教師、作家)

  《追憶雙親——二十七段關于父母與時代的記憶》丁東主編 中國工人出版社2011年3月

  這是一本普通的書,收集的無非是二十七段關于親情的記憶;誰無父母,誰無親情呢?然而,在我們的歷史中,卻有過這樣一些場景,十足讓人寒心:子不認父,母不憐子,人類一切美好的情感被扭曲,生命正常的人倫被異化,日常生活的親情表達壁壘森嚴……

  這樣一本普通的書也因此有著無限的厚重感,每一段對雙親的追憶都成為一份關于人性淪陷的 證詞,每一縷對雙親的反思都是關于整體民族陷入癲狂的創 傷記憶,每一節關于親情的雙向拷問都是對存在之墻森冷陰寒的痛楚撞擊。打開這本書,恍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個邪惡的時代洶涌而至……

  帶上這本書去2012吧,帶上它,你便喚醒了一段被屏蔽的歷史,你便能感受日常人情物理中內蘊的歷史正義,你將能面對一切以謊言布道的真理而從容理性:沒有任何理想值得扭曲人性,沒有任何追求值得犧牲生命,沒有任何真理值得生活沉淪!

  5 劉道玉(武漢大學老校長)

  《大學的理想》,約翰·亨利·紐曼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俗話說“好書不厭百回看”,《大學的理想》就是我反復閱讀的一本書,它是英國都柏林天主教大學校長約翰·亨利·紐曼論述教育的代表作。紐曼是19世紀自由教育的偉大倡導和實踐者。

  《大學的理想》是世界高教史上經典名著,出版一百多年以來,一直對世界高等教育有著積極的影響。

  他的代表性的觀點是:“大學教育應為自由教育而設。”本書具有豐富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其中涉及到大學的性質、目的、功能、學術自由、教育原則和方法等。

  我之所以推崇這本書,是因為大學應當是賦予青年們理想之地,惟有有理想的校長才能培養出有理想的學生。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畢生追求理想的教育,現正在撰寫《理想大學》一書。

  可是,我國當今大學理想喪失,學風浮躁,物欲橫流,功利思想盛行。因此,重溫這部經典名著,對于回歸大學精神,整肅學風,推動教育改革,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6 劉東(清華大學國學院副院長)

  《作為革命者的斯大林》,(美)羅伯特·C·塔克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5月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基本的研究范式。我和李澤厚爭論過如果列寧不死,后來會怎么樣。我覺 得,第一,國民黨的黨國一體制,就是從他這兒學的;其次, 列寧的遺著說斯大林的個性不好。你不能說斯大林一開始就是一個惡魔,當他的個性與革命文化相對應時,人性就開始變化了。這本書的作者想說的是,第一,沒有 這樣不好的個性他上不去,第二,他上去后和革命文化構成一種互動。換句話說,不是這種個性毀了斯大林,而是革命文化成就了斯大林的個性。

  7 六六(編劇)

  《娃娃親拯救世界》,關漓著 2010年10月

  這是本網絡小說,作者的文字很清新,傳遞了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他的每一個文字都能讓人感受到畫面,有做電視劇編劇的潛質。

  8 閭丘露薇(電視主持人)

  《萊姆酒日記》,(美)亨特·湯普森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是美國著名記者,這部寫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小說,到了1998年才出版。而我有興趣去看,是因為電影中太多熟悉的場景,讓我聯想到現在的中國。當然,主人公要幸運得多,因為他的最后面對誘惑作出的選擇,付出的成本畢竟還能承受,社會能夠回報那些堅持良知的人。

  9 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我想重新解釋歷史:吳思訪談錄》,吳思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這本書的書名很值得玩味。不僅吳思先生想重新解釋歷史,我個人也非常期待,因為自從新史 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傳入中國之后,我們民族的歷史雖 然有了許多新的解釋,但也不必否認出現許多混亂,階級斗爭為主導的歷史觀并沒有漸行漸遠,從文明起源至所謂封建社會,再到所謂半殖民半封建,這一系列新名 字一度開拓了史學的邊疆和視野,但今天看來可能都值得重新解釋。

  10 牟森(導演)

  《2666》,(智利)羅貝托·波拉尼奧 譯者:趙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2666》這本書的現實感讓我非常意外,他寫的生活離中國的現實生活很遠,但我讀來絲毫沒有陌生之感?赡苁恰2666》勾連到了我所感受的中國的現實,簡直寫的就是我們自己。

  11 倪方六(歷史學者、暢銷書作家)

  《板橋雜記》,(清)余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2012話題挺恐怖的。如果世界末日真的到了,哪還有心思讀書啊?當然,如果在這最后的年頭里真的還能看本書的話,我會找出《板橋雜記》來看看。

  《板橋雜記》是明末南京文人余懷寫的,筆端所記的,自然都是他在風月場上的親歷親聞,說得俗一點說,《板橋雜記》是余懷本人的“狎妓筆記”。狎妓能成書,也算水平吧。

  在古代,妓女是男人眼里帶體溫的玩物。后來清人珠泉居士又作《續板橋雜記》、民初人金嗣芬再續《板橋記補》,拼出了“秦淮八艷”的系列佳話。

  《板橋雜記》內容說起來顯得粗俗,實際一點不低俗;文人與妓女的纏綿算是風流,不是下流,文字上很干凈的。

  在地球這最后的時光,拋去生的遺憾、死有恐懼,品著“香艷文字”這杯咖啡,迎接末日的來臨,能不是一次挺有意思的臨終體驗嗎?這叫“做鬼也風流”,呵呵!

  12 謳歌(新筆名豐瑋,作家)

  《世間的名字》,唐諾著 印刻出版社2011年1月

  2011年里,讀后讓我感到沉靜和遼闊的一本書是臺灣唐諾的《世間的名字》。什么樣的世間?什么樣的命名?我愿將它帶到2012年閱讀。

  13 秋風(學者)

  《論美國的民主》(上、下),(法)托克維爾著 商務印書館

  我推薦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這本書是世界學術界第一部對美國社會、政治制度和民情進行社會學研究的著作,它生動、精確地闡述了美國的民主架構,運作邏輯,我認為這是一本最好的民主教科書。

  而且這本書寫得很生動,既是淺顯的,又是深刻的,很適合大眾閱讀。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寫于同一時期,中間相隔5年,因而在筆調、結構、敘述上有所不同。

  14 任劍濤(人大教授)

  《胡適教育論著選》,胡適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這本書對于本土教育和留洋教育做了綜合平衡的論述,我覺得非常精彩。留洋是暫時的主義,更關鍵的是要改革本國的教育。

  最近,周其鳳的發言引發了廣泛爭論,問題的關鍵也就是本土教育和留洋教育的問題。留洋教育凈化過了一百多年,胡適1914年寫過一個名篇《非留學篇》,不料第二年他自己跑到美國留學去了。

  本國教育百余年來沒有結構性改善,從《胡適教育論著選》中可以看到,我們的主要精力,還 是在改造本國的教育體系,不能指望留學教育培養我們的建 國人才。晚清開始的留洋,首要的目的,是用簡潔的辦法打造國家需要的人才,這使得留洋運動掩蓋了本國教育現代變革的重要性,只有蔡元培起到了引進德國教育 理念的作用,其他很多時候,教育基本上變成了政治的工具。

     15 邵燕祥(詩人)

  《捍衛記憶:利季婭作品選》,(俄)利季婭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年9月版

  歷史會受遮蔽,殘酷和謬論會被美化。書中講道,1937年蘇聯大清洗,利季婭在監獄門口 排了兩年隊,1939年至1940年冒死寫出《索菲亞彼 得羅夫娜》,書中蘊含著深刻思想的.見證。作品體現的文學勇氣和公民膽識,表現出為人道和自由抗爭的良知,使我們感到陌生而又親切。讓中國知識分子更好地認 識從沙皇俄羅斯時代到蘇聯時代,有這樣的知識分子參與社會進步,為人道和自由斗爭。

  比照中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知識分子的命運,他們在特定情況下的自處哲學, 可啟發我們這些從特定時代走過來的人,提供反思契機。沒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也可從資中筠先生所說的知識分子道統的角度深層思之。

  16 沈昌文(三聯書店前總經理)

  《海上新劇潮——中國話劇的絢麗起點》,黃飚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1月1日版

  我現在主要是看關于老上海的書,比如,關于老上海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描述。老上海文化生活 叢書再現了昔日“花花世界”的場景,透析上海“奢侈”之 風、娛樂之源,叢書第一輯有七種:《洋娛樂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娛樂業》、《漫話老上海知識階層》、《雞尾酒時代的記錄者——〈現代雜志〉》、《梨園 海上花》、《老上海文化奇葩——上海佛學書局》、《海上舊夢影》、《海上新劇潮——中國話劇的絢麗起點》。

  應該說,這些書部分滿足了我的閱讀需求,期待它 后續繼續出版。希望看到底層人民的生活面貌,不希望看整個社會。

  17 十年砍柴(作家)

  《詩經譯注》,周振甫 著 中華書局 2010年3月版

  2012年,我想重讀三部書,一部是《詩經》,這部書太重要,可算作是中國文化源流,古 人說,六經皆史。當我們把《詩經》與中國古代歷史對照, 更是很有意思的現象,F代人對《詩經》里的故事,對《詩經》里的倫理觀、道德觀都了解不多,所以應該重讀。現代的很多議題比如民主憲政等,在這些古書中都 有源頭。而且現在,很多人不甚了解古代文化,就在寫文章、寫專欄時一味地批評或維護。五四時期不管批評傳統文化的魯迅還是維護傳統文化的陳寅恪,對古代文 化都很精通。現在,我們在缺乏對傳統文化了解的情況下,無論贊同還是反對,都是沒有資格的。

  18 史航(編劇、書評人)

  《絲之屋》,【英】安東尼·赫洛維茲 著 譯林出版社 2011年11月11日版

  我想讀《絲之屋》,據說是各種福爾摩斯外傳中最精到的一個。我喜歡福爾摩斯活在同人文 里,但要又深情又節制。柯南道爾的兒子寫過《歇洛克福爾摩 斯的成就》,那個就比較不節制地煽著情,華生告辭,走過街角,風雪飄飄,福爾摩斯居然在窗前拉起小提琴,選的是《友誼地久天長》?!希望這本《絲之屋》, 是出自一個真正紳士的手筆,希望。

  19 斯偉江(律師)

  《曾國藩家書》,曾國藩 著 昆侖出版社 2001年4月版

  如果2012真的到來,最重要的,或者不是船票,而是安心。在走向2012的路上,我多半會帶上我那本用了二十年的《曾文正公家書》,雖然《論語》更經典,對于日常之道而言,曾文正對修身為學的之道,更具體細致,諄諄善誘。

  儒家的內圣外王,已經在新的政治模式競爭下,再無吸引力。然而,作為修身之道,儒家的內圣反而活得新生。沒有政治綁架的儒家,給國人一個溫良恭儉讓的人,他(她),再也不會汲汲于功名,只會變成有修養的公民。過眼的書,如煙云。而過心的書,已刻碑。

  20 蘇童(作家)

  《儀式》,【荷蘭】塞斯·諾特博姆 著 譯林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荷蘭作家諾特博姆的《儀式》,機智的運動型的敘事,有的炫技,但透出對精神維度的形而上的追求,激情四溢。

【文化名人推薦書籍(三)】相關文章:

1.三歲兒童書籍推薦書目

2.推薦勵志的書籍

3.勵志的書籍推薦

4.經典哲學書籍推薦

5.「管理書籍推薦」-管理書籍排行榜

6.國學經典書籍有哪些-國學經典書籍推薦

7.勵志類書籍推薦

8.有關勵志的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