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膾炙人口的出處與成語故事

時間:2024-09-07 06:36:22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膾炙人口的出處與成語故事

  【出處】

膾炙人口的出處與成語故事

  《孟子·盡心下》。

  春秋時期,孔子門徒曾參因其父愛吃羊棗,待父死后不忍再吃羊棗,被廣傳為佳話。

  到了戰國時期,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大為不解,就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

  “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個好吃?”

  “當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

  公孫丑又問:

  “怪了,曾參和他父親都一樣非常愛吃膾炙,曾參為什么不把膾炙戒掉,而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笑著說:“膾炙,是大家都愛吃的;而羊棗的滋味雖說比起膾炙來稍差一點,但卻是他父親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獨有的!

  聽了孟子的話后,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后人從孟子所說的“膾炙,所同也”引申出“膾炙人口”這則成語。

  釋義

  膾炙人口這則成語的原意是指人人愛吃的細肉和烤肉。后人常用它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頌的人。

  曠日持久

  在戰國期間,各諸侯國戰事紛爭,連綿不斷。一次,燕國派名將榮漬作統帥去攻打趙國,榮漬驍勇善戰,熟知兵法,可謂身經百戰,戰無不勝。趙王得到消息后,十分害怕。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共商對策。宰相趙勝建議說:

  “齊國有一位名將叫田單的人,此人足智多謀,善于帶兵打仗,我國可以割三座城池給齊國,以此為交換條件,請齊王派田單統帥我趙軍作戰,抵抗燕國,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趙國大將趙奢不同意趙勝的意見,他說:

  “難道我們趙國真就人才匱乏,連一個能領兵打仗的人都沒有嗎?仗還沒打,就先想到割城池給齊國,這怎么能行呢?這和剜肉補瘡有什么區別?我和燕軍數次交鋒,熟悉他們的情況,為什么不派我領兵抵抗呢?”

  趙奢進一步分析說:

  “首先,我們假定齊王肯派田單來指揮趙軍,有了他指揮,我們就十拿九穩必定會取勝嗎?他真的能敵得過榮漬嗎?更何況田單對我們國情、軍情知之甚少,可以說一無所知,又如何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作戰計劃呢?其次,田單是齊國人,即使他有天大本領,他會實心實意為我國出力嗎?眾所周知,齊國對霸主位置虎視眈眈,落井下石還來不及,他怎么會容忍我國強大起來呢?”

  趙奢看了看趙王,接著又說:“田單如果真來了,戰事開始后,他一定會把我們趙軍拴在戰場上,曠日持久,拖上個三年五載,我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會被消耗殆盡,后果將不堪設想!

  趙王和趙勝沒有聽取趙奢的意見,仍割讓三城,聘請田單當了趙軍主帥。結果,不出趙奢所料,趙國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付出了三座城池的巨大代價卻只換回奪取燕國一個小城的所謂的勝 利,更甭提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消耗了,真是得不償失呀!

  釋義

  曠日持久這則成語的含義是荒廢時間,拖延太久。

【膾炙人口的出處與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膾炙人口成語故事12-09

得隴望蜀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3-10

愛屋及烏出處與成語故事03-11

指鹿為馬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3-10

汗牛充棟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3-10

有恃無恐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3-10

傾筐倒篋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8-22

對牛彈琴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3-10

反客為主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