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通用2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通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系到寓言的未來。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寓言故事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寓言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寓言故事 篇1
夫妻妒影
有一對夫婦,他們的心胸很狹窄,總愛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幾樣好菜,想到如果再來點酒助興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頭朝缸里一看,瞧見了酒中倒映著的自己的影子。她也沒細看,一見缸中有個女人,以為是丈夫對自己不忠,偷著把女人帶回家來藏在缸里,嫉妒和憤怒一下子沖昏了她的頭腦,她聯想都沒想就大聲喊起來:“喂,你這個混死鬼,竟然敢瞞著我偷偷把別人的女人藏在缸里面。你快過來看看,看你還有什么話說?”
丈夫聽了糊里糊涂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趕緊跑過來往缸里瞧,看見的是自己的影子。他一見是個男人,也不由分說地罵起來:“你這個壞婆娘,明明是你領了別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誣陷我,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眼!”
“好哇,你還有理了!”妻子又探頭往缸里看,見還是先前的'那個女人,以為是丈夫故意戲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著丈夫說:“你以為我是什么人,是任憑你哄騙的嗎?你,你太對不起我了……”妻子越罵越氣,舉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過去。
丈夫側身一閃躲開了,見妻子不僅無理取鬧還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還了妻子一個耳光。這下可不得了,兩人打成一團,又扯又咬,簡直鬧得不可開交。
最后鬧到了官府,官老爺聽完夫妻二人的話,心里頓時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一個侍衛掄起大錘,一錘下去,葡萄酒從被砸破的大洞汩汩流了出來。不一會兒,葡萄酒流光了,缸里也就沒有人影了。
夫妻二人這才明白他們嫉妒的只不過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慚,于是就互相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這對夫妻見到自己的影子時,毫不思考分析就被嫉妒沖昏了頭腦了,傷了和氣。我們遇到懷疑的事,不要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
中國寓言故事 篇2
剛長腿的蝌蚪
清清的池塘長滿了水草,水草叢中,小蝌蚪們追逐戲耍,玩得可開心呢。有一天,一只小蝌蚪不知不覺中長出了四條腿。沒長腿的小蝌蚪沒見過世面,好奇地圍上來問長問短,連連贊嘆:“哇!了不起,真是奇跡啊!”
剛長腿的小蝌蚪可高興了:比比別的蝌蚪,他多了四條腿;比比岸上的青蛙,他卻多了一條尾巴。他想:我現在是比上有余,比下也有余,這是最了不起的奇跡啊。小蝌蚪們已經欣賞到我的四條新腿了,我何不趁青蛙們聚會的時候把尾巴亮出去,也讓他們見識見識呢?
終于等到青蛙們舉行音樂會的日子,“咕咕咕,咕咕咕”的聲浪此起彼伏,好不熱鬧。剛長腿的小蝌蚪便使勁爬上岸來,趁著青蛙們聚集在一起盡情歡歌之時,他一蹦一跳沿著田塍招搖過市。本來,他完全可以跳得更高更遠,可惜被那條尾巴拖累,跳躍的姿勢并不怎么瀟灑和優美。不過,每跳一步他沒忘了晃動一下尾巴。他使出全身力氣把尾巴翹一翹,搖一搖,好讓大家都能看清楚。他以為這樣肯定會引來驚羨的目光和贊美的呼聲,可怎么也沒想到,他每次翹起尾巴搖晃的時候,總是招來一陣哄笑:“哈哈,什么玩意兒,他竟當作寶貝呢!”
“咦,奇怪!這是怎么回事啊?你們自己長不出尾巴,卻要妒嫉別人,譏笑別人,你們不感到羞恥嗎?有本事,你們也長出尾巴來讓我瞧瞧!”剛長腿的小蝌蚪終于惱羞成怒了。這時候,田塍邊的一只小青蛙好心地挨近他,悄悄提醒道:“喂,朋友,您太幼稚了,您以為尾巴是您特有的風采嗎?您錯了,這尾巴僅僅是沒有成熟的一個標志,您拿它來炫耀自己,當作什么了不起的奇跡,那怎么不會讓人笑破肚皮呢?”
剛長腿的小蝌蚪一聽,終于明白底細。他羞得一頭鉆進草叢里,再也不敢露臉了。那只好心的小青蛙又慢慢挨過去,坦誠地說:“其實,尾巴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 東西,也不是您的過錯。從蝌蚪演變到青蛙,都有這么一個過程。不瞞您說,我的尾巴也是昨天才擺脫干凈的呢!您不要難過,當您開始成熟的時候,當您不再翹尾 巴炫耀自己的時候,那么您的尾巴也會自然消失的.。那時候,您將擁有翠綠色的泳裝,還將擁有渾厚脆亮的歌喉,到那時,您也有資格參加青蛙們的大合唱了——您 聽聽,青蛙們現在唱些什么?他們是不是在炫耀自己成熟的奇跡呢?”
剛長腿的小蝌蚪靜下心來,仔細聽了一會,終于聽懂了青蛙們大合唱的主題:原來,他們并沒有夸耀自己的偉大,而是在頌揚大自然無私的恩賜、贊嘆大家庭真誠的情義。小蝌蚪被這新的綠色的春天旋律深深陶醉了,他企盼討厭的尾巴早一天消失,他向往真正成熟的時刻早些到來!
中國寓言故事 篇3
黑貓大王的苦惱
“我們大王是不是應該退休了?”
“什么退休不退休,‘干好干不好,關鍵在領導。’‘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回想昔日的輝煌,何等自豪!現在我們被一個小小的白貓家族遠遠甩在后面,直 覺得羞恥!難道我們的大王竟然臉皮厚得不知道汗顏?沒有能力帶領我們黑貓家族與時俱進,大王知趣的話早應該自覺打辭職報告了!”
“這決不是辭不辭職的問題。‘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作為我們黑貓家族的領袖,占著茅坑不拉屎,我們完全有理由依法公開審判罷免他并追究他的瀆職責任!”
……
黑貓家族發生內訌,議論紛紛。
黑貓大王風華正茂,身體特別康健,精力充沛,并沒有老態龍鐘;實際上,作為“一家之主”,半年以來,他雖然殫精竭慮,兢兢業業,心里卻有著說不出的憋屈和窩囊——
半年前,老虎大王帶著獅子大王的“委任狀”,浩浩蕩蕩一路威風,宣布任命他做黑貓家族首領。“委任狀”稱:“鑒于黑貓家族近來抓鼠成績一路下跌,經考察, 我們決定委任一名精明能干的黑貓統領黑貓家族。希望黑貓家族們通力合作,勵精圖治,重鑄輝煌。相信在新的黑貓大王領導下,定能重振黑貓家族昔日雄風,奪取 ‘好貓家族’的桂冠,屆時的表彰大會定會重獎黑貓大王和黑貓家族。”
黑貓大王果然不負眾望,第一個月,黑貓家族抓鼠成績一路領先,遠遠拋開了白貓家族;但到了評獎會上,站在領獎臺上的依然是白貓大王。黑貓大王不解,滿腹疑 惑找到頂頭上司老虎大王追問究竟。老虎大王解釋說:“本月捕鼠成績統計有誤,自然就挨不到你們黑貓家族了。繼續努力吧!”
黑貓大王回來后,立即召開會議。黑貓大王首先對部屬們的工作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又重點指出抓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對黑貓家族的抓鼠工作進行了重新調 配。黑貓大王發出號召:“希望大家發揚成績,糾正失誤,再接再厲,力爭本月以優異成績戰勝白貓家族,奪取‘好貓家族’桂冠。”黑貓大王以身作則、身先士 卒,整個黑貓家族披星戴月、臥薪嘗膽、廢寢忘食,時刻都會傳出抓鼠的.最新戰果。一個月下來,黑貓家族的抓鼠成績已是上月的數倍。黑貓家族上下一片興高采 烈,歡欣鼓舞:這回奪回“好貓家族”一定是翁中捉鱉。
臨近表彰大會的時候,老虎大王來到黑貓家族視察工作。上下互相問安,黑貓大王把老虎大王領到“悅來賓館”;這是本地動物界最高級的五星級賓館,獅子大王和 老虎大王每次視察工作,這里就是臥榻之所。酒菜上齊,黑貓大王起身斟酒,老虎大王奪過酒杯:“今天應該我來為你斟酒!”黑貓大王滿腹疑惑。老虎大王舉起酒 杯:“來,為您的突出戰績,干杯!”推杯換盞之際,老虎大王對黑貓大王本月的工作成績連連提出表揚肯定,敬酒祝賀;黑貓大王道:“我們能夠取得這些成績, 還得感謝您的關懷、領導有方。請讓我敬您一杯。”
餐畢,服務員小花貓領它們來到洗浴城。老虎大王說道:“按理說呢,本月的‘好貓家族’榮譽應該歸你們黑貓家族;可是,白貓大王一直是‘抓鼠冠軍’、‘好貓 家族’的領路英雄,一下子被擼下,面子上不好看;白貓大王找過我幾次,想讓我跟你說道說道,態度很誠懇;看在我的面子,這次你們能不能發揚發揚風格,把 ‘好貓家族’的榮譽讓給他,我請客。”盡管心里不太樂意,但老虎大王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看面子也應該讓一讓;黑貓大王便同意了老虎大王的要求。老虎大王撥 通電話:“獅子大王么?今天我請客黑、白兩位貓大王,您能不能抽時間作陪?”獅子大王:“有你老虎大王請客,我能不到場么?”黑貓大王聽得清清楚楚。“白 貓大王么?晚上我在‘洪福大酒店’請黑貓大王,請獅子大王和你作陪。”
吃喝洗涮一條龍服務,“賽金花”把個黑貓大王侍侯得舒舒服服,獅子大王特別高興,指示道:“老虎大王今天請你們,是對你們工作的肯定和鼓勵;以后還望你們 黑、白兩位大王公平、公開、公正展開競爭,‘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嘛’!”結束時,老虎大王還硬是給每人塞了一個大紅包。
盡管黑貓大王在心里對老虎大王的做派頗有微詞,但“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回到家里,黑貓大王沒有將紅包吞為己有,而是如數對部屬們論功行賞;雖說沒有帶 回“好貓家族”的榮譽獎杯,但看到部屬們領到獎金時第一次的興高采烈,黑貓大王心里多少得到了一點的安慰和平衡。
到了第三個月,當看到站在領獎臺上的依然是白貓大王,這就叫黑貓大王忍無可忍了!找到老虎大王,老虎大王給他耍滑頭;黑貓大王找獅子大王評理。獅子大王聞 聽竟有此事,大怒,立刻帶著黑貓大王找老虎大王興師問罪。老虎大王卻向獅子大王稟報道:“人家白貓大王經常不間斷地找我聯絡感情,積極要求進步,黑貓大王 不求進步,不思進取,要求不迫切。”黑貓大王聞聽此言,渾身發抖。此時此刻,如果說獅子大王對老虎大王的行為哪怕給予一點點的批評,也會給黑貓大王心理稍 許的安慰;但是,不僅沒有,獅子大王不容它辯白,還教訓它道:“作為一方大王,不求上進是不可取的,甚至是羞恥的;成績是干出來的,爭名爭利的做法要不 得。只要做出成績,老虎大王不會冤枉你,本大王也是不會虧待你的。實實在在干出成績再來見我。”——這一次,不僅沒能受到吃喝洗涮收紅包的款待,竟把頂頭 上司老虎大王也給得罪了!灰心喪氣的黑貓大王回到家里就一病不起。連續三個月,黑貓家族抓鼠成績一路下跌;于是,一連串的非議接踵而至。
……黑貓大王憋屈:若論德、能、勤、績,本大王應有盡有,當之無愧;前三個月大家盡職盡責、戰績累累,但是,不僅沒有能夠給黑貓家族帶來榮耀,倒讓弟兄們 在進職、晉級、福利待遇等等名譽、地位、利益上受到了不可彌補的損失,自覺有愧于“江東父老”。對于部屬們的非議,盡管沒有親耳聽見,但黑貓大王啞巴吃餃 子,心里有數。他確實感到自己的不稱職——可是這些苦衷該向誰去訴說?
中國寓言故事 篇4
迎客松的回答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迎客松在玉屏樓左側,倚獅石破石而生,樹齡已有八百多年。人們都喜歡在迎客松旁邊攝影留念。
山鷹在迎客松上空盤旋,感慨地說:“黃山上的松樹多得數也數不清,他們形態各異,各具特色,人們為什么對你情有獨鐘?是因為你有八百多年的'樹齡,還是因為你雍容大度、姿態優美?”
迎客松微微一笑,對山鷹說:“八百年以上樹齡的松樹還有許多,雍容大度、姿態優美的松樹也有不少呢!”
山鷹疑惑不解地說:“那么,人們為什么特別喜歡你, 見到你就像見到久別的親人一樣欣喜若狂?”
迎客松在微風中晃動著向一側伸展的枝丫,說:“不論春夏秋冬,不管刮風下雨,我總是伸出自己的臂膀,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每一位客人。不管客人來自何方,不分尊卑,我都一樣熱烈歡迎,讓大家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山鷹恍然大悟,說:“哦,我明白了,你之所以格外惹人喜愛,是因為你長年累月始終熱情地伸展著自己的手臂。無論男女老少,他們都為你滿腔的熱情和彬彬有禮的舉止所感動。”
彬彬有禮是高貴品格中最美麗的花朵。
中國寓言故事 篇5
虎懼駮馬
有一次齊桓公騎馬出游,來到野外山林之中,忽見遠處有一只老虎擋道。齊桓公正打算繞道前行時,不想那只老虎倒先伏在了地上,竟然一動也不敢動。于是,齊桓公一行得以從老虎身邊飛馳而過,打獵滿載而歸。
齊桓公回宮后,便問管仲:“今天我騎馬外出,老虎見了我竟嚇得不敢往前走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管仲答道:“我想,您可能騎的是一匹毛色駁雜的高頭大馬,迎著正在升起的太陽奔跑吧?”
齊桓公趕緊點頭:“正是這般情景。”
管仲于是分析說:“這種馬飛馳起來很像一種叫做‘駮’(bo)的猛獸,而駮是專以虎豹為食的。那只老虎以為您騎的是駮,它又怎么能不害怕呢?”
這則寓言說明,老虎被像駮之馬的`外表所迷惑,因而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于是將自己給嚇住了。聰明的人類則應學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使自己的認識一步步地接近于客觀的實際。
中國寓言故事 篇6
畫蛇添足
有個楚國貴族,在祭祀過祖宗后,把一壺祭酒賞給門客們喝。門客們拿著這壺酒,不知如何處理。他們覺得,這么多人喝一壺酒,肯定不夠,還不如干脆給一個人喝,喝得痛痛快快還好些。可是到底給誰好呢?于是,門客們商量了一個好主意,就是每個人各自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好了這壺酒就歸誰喝。大家都同意這個辦法。
門客們一人拿一根小棍,開始在地上畫蛇。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不一會兒,他就把蛇畫好了,于是他把酒壺拿了過來。正待他要喝酒時,他一眼瞅見其他人還沒把蛇畫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邊自言自語地說:“看我再來給蛇添上幾只腳,他們也未必畫完。”邊說邊給畫好的蛇畫腳。
不料,這個人給蛇畫腳還沒完,手上的酒壺便被旁邊一個人一把搶了過去,原來,那個人的蛇畫完了。這個給蛇畫腳的人不依,說:“我最先畫完蛇,酒應歸我喝!”那個人笑著說:“你到現在還在畫,而我已完工,酒當然是我的!”畫蛇腳的人爭辯說:“我早就畫完了,現在是趁時間還早,不過是給蛇添幾只腳而已。”那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要給它添幾只腳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氣地喝起酒來,那個給蛇畫腳的`人卻眼巴巴看著本屬自己而現在已被別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為是,喜歡節外生枝,賣弄自己,結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這個畫蛇添足的人嗎?
中國寓言故事 篇7
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于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于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里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于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鐘子期在一旁聽后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后,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特別驚喜。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結為知音,并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鐘子期時,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于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中國寓言故事 篇8
泥塑
野廟的神臺上坐著一尊泥塑的神像,年深月久,廟既破爛不堪,棟折榱(cui)崩,神像本身也遍體斑駁,喪失了往日的光彩。
一只常棲的燕子來到破廟,對神像說:“我看你這兒一年比一年的`不景氣了,這個地方已不那么安全,為什么不走下神臺,換個位置呢?” “不行啊,我還是蹲在臺上的好。”神像說。 “為什么呢?”燕子問。
神像說:“只要我坐在臺上,就總會有人供奉香火,一下了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說實在的,到了臺下,我不過是一團普通的泥土,誰還愿意理會呢?”
“但如果神臺垮了,你還是得下臺,那不是更不好嗎?” 神像回答說:“即使如此也只好由它,我的方針是不到垮臺不下臺。” “那為什么呢?”燕子大為驚訝地說。
中國寓言故事 篇9
漁夫織網
有一個漁夫貪圖省事,織的網只有一張桌子那么大。他出海一天也沒有捕到一條魚,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家。鄰居對他說:"你織的網實在太小了,哪能捕得到魚,還是把網織得大一點再出海捕魚吧。"
漁夫聽了鄰居的話,就認真地在家織網,幾天下來,把網織得和鄰居的網一樣大。漁夫帶著他的大網,出海捕魚,一天下來,捕到了許多魚,他唱著歌,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漁夫想,看來,捕魚多少的關鍵是網的.大小,如果我把網織得更大,那捕到的魚一定還要多。漁夫不再出海捕魚,一天接一天在家織網,幾天下來,他把原來就很大的網又擴大了幾倍。巨網織好后,漁夫就帶著它出海捕魚去了,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巨網撤入大海。漁夫想,這一網收起來,魚一定可以裝滿一船,想著想著,他樂得笑出了聲。
漁夫準備收網了,一拉網,覺得好沉好沉,拉了半天也拉不上來。網中確實有許多魚,魚兒們拼命地向大海深處游去,把漁夫的小船也拉得翻了身。漁夫這才知道,網并非是越大越好,貪得無厭,往往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中國寓言故事 篇10
兩把斧子
很久很久以前,獵戶家里有這么兩把斧子,一把金斧子,一把銀斧子。他們倆非常要好,簡直是形影不離。
忽然一天夜里,一伙強盜進了獵戶家里,打傷了獵人,搶走了兩把斧子。在逃跑的路上,他們不小心把金斧子弄丟了。后來,金斧子被一位忠貞愛國的將軍見到了。金斧子跟著將軍一起轉戰四方,風餐露宿,最終殺敵無數,保家衛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深的將軍的喜愛。
您也許忍不住會問了:那后來銀斧子怎么樣了?可憐的銀斧子呀,只能在強盜頭子手里,跟著他們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成了遠近聞名的'惡棍,被無數人唾罵。
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將軍率領部隊圍剿強盜的老巢。雙方激戰了很久,強盜死傷慘重,幾乎快要全軍覆沒了。傍晚時分天色暗淡,將軍揮舞著燦燦發光的金斧子,帶領精兵良將奮勇殺敵,終于消滅了十惡不赦的強盜團伙。
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金斧子一眼認出了多年前的好朋友--銀斧子,他們抱頭痛哭,互相訴說著自己這么多年來的遭遇。金斧子把銀斧子帶到了將軍面前,請求將軍高抬貴手,不要毀掉銀斧子。從此,兩個好朋友又能在一起了,銀斧子再也不用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了。
金斧子和銀斧子團結互助,成了將軍最得力的助手,立下了一個又一個赫赫的戰功,被人們交口稱贊。
中國寓言故事 篇11
藥商競富
有三個從外地來的商人都在同一個集市上賣藥材。第一位藥材商專門從產地購進貨真質優的上等藥材,根據進價定售價,差價不大,從不謀取暴利。按理說,這種誠實商人應該先富起來,可他的生意蕭條,鋪面冷清,只有少數知根底的人來買他的藥,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第二位藥材商對質優質劣的藥材都收購進來,售價隨顧客的意愿而定,出價高就給優等品,出價低就給劣等貨。因為選擇余地較大,利潤有大有小,所以生意總的說來還比較好,綜合效益還比較可觀。于是,兩年以后,這位藥商成了一名殷實的小財主。
第三位藥材商則專門去大量收購價廉質劣的藥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換上精美的包裝,儼然是一種名牌精品的派頭,可售價并不比另兩家高多少,有時顧客還價或者添加一點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滿足。因為“一個便宜三個愛”,外觀也挺有檔次,經營也靈活,所以許多人都爭先恐后地來買藥,生意總是特別興隆,從不愁銷路。不到兩年,這位商人大發起來,成了遠近聞名的一個大富翁。
這個故事說明不同的經營之道有不同的結果。第一位藥商可貴,第二位藥商可嘆,第三位藥商則可恥。不僅在市場,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應當一要誠實、二要靈活、三要不斷改進。
中國寓言故事 篇12
鮑君神
有一個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經過一片沼澤地的時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興,但沒有立即把麋鹿帶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樹,將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計再去牽麋鹿。
碰巧,有10多輛經商的車子從這片沼澤地經過。車上的人看見樹旁拴著一只麋鹿,周圍一個人也沒有。于是,他們走過去把麋鹿牽走了。沒走多遠,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勞而獲太不像話,就從車上拿了一條備在路上吃的干咸魚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以作補償,然后心安理得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過了半晌,打柴的人來取他拴著的那頭麋鹿,可是樹旁的麋鹿不見了,卻有一條大干咸魚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他覺得太奇怪了。看看四周,不見一個人影。這一片沼澤地中也沒有人走的.道路,這干咸魚是從哪里來的呢?就算是從附近湖塘中蹦出來的魚,那也應該是鮮魚呀!憑空冒出一條干咸魚來,它不是神又是什么呢?想到這里,這人恭恭敬敬地抱起干咸魚回家去了。
回家后,打柴人把這事說給妻子和四鄰八舍的人聽了,他們都覺得很奇怪。很快,這件事便傳開了,而且被人們越說越神奇,竟然引來了許多前來祈禱的人。他們到沼澤地里的小樹邊求福消災,治病祛邪,有許多祈禱的人竟然也靈驗了。這樣一來,人們對這干咸魚是神的傳說深信不疑。大家湊錢為干咸魚建了一座祀廟,將干咸魚供奉在里面,在廟里設了多達幾十人的專職祝巫,并給干咸魚送了一個“鮑君神”的尊號(“鮑”就是“咸魚”的意思)。從此,“鮑君神”廟內神帳高掛,鐘鼓齊鳴,香火不斷。祈禱的人絡繹不絕地從方圓幾百里內外赴來朝圣。
好幾年過去了,一天,一支經商的車隊路過這里,當年放干咸魚的人也坐在車上。當他經過廟前的時候,看了這熱鬧的場面和廟門高懸的“鮑君神”扁額,感到十分奇怪,便下車向人打聽原因。有人向他講了這座廟宇和“鮑君神”的來歷,他不禁大聲說道:“這是我的魚,是我幾年前親手拴在一棵樹上的,哪來的什么鮑君神呢!”他走進廟內,上前去將干咸魚取下,然后頭也不回地走了。廟里的祝巫和那些祈禱的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十分尷尬。從此以后,再也無人來朝拜這個廟,漸漸地,廟的四周長滿了野草。又過了一些時候,這座廟也倒塌了。
遇事不仔細想想,只憑主觀臆斷、人為地編造神話去盲目頂禮膜拜的做法,既無任何實效,又勞民傷財、愚昧可笑。
中國寓言故事 篇13
司原氏打獵
從前,有一個叫司原氏的人在一次夜間打獵時,發現了一只鹿。這只鹿聽到野地里傳來的聲音,突然警覺起來。當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準自己的時候,撒腿就朝東面方向跑了。司原氏并不氣餒,他知道在大黑天鹿跑不快,于是跟在后面緊緊追趕,并且一邊追趕一邊大聲地喊叫,試圖以此把鹿嚇懵。
正在這時,西面來了一伙追趕豬的人。他們聽到司原氏的喊聲,以為是東面有人在堵截這頭豬,于是就跟著喊叫起來。司原氏不知那伙人在喊叫什么。他看到那邊喊叫的人很多,心想必定也是在追趕獵物,于是他放棄了自己追趕的鹿,朝眾人喊叫的方向跑去,并且在半路上找了個地方隱蔽起來。那伙人叫著喊著從司原氏隱蔽的地方跑過去了。
過了一會兒,司原氏竟然發現離自己不遠的地方有一頭渾身白色、肥肥胖胖的笨獸。他十分興奮,以為自己得到了一頭吉祥的'珍貴動物。司原氏撲上前去把它捉住,然后帶著這吉祥的野獸回了家。
司原氏拿出家中所有精、粗食料來喂養這頭珍貴的獸。這頭獸也十分親近司原氏。它一見到司原氏便搖頭擺尾,朝司原氏發出可愛的“哼哼”聲,因此司原氏越發喜愛它了。
沒過幾天,刮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暴雨淋在這頭白獸身上,將附著在它身上的白色泥土全都沖刷掉了。司原氏仔細一看,才發現它原來竟是自己家里丟失的老公豬,而今卻被司原氏當作寶貝從外面帶回了家里。
遇事不動腦筋,司原氏在追豬人的喊叫聲中隨聲附和,放棄了追鹿,結果一無所獲。因此,大凡人云亦云、隨聲附和的人,追求到手的往往不是真理。
中國寓言故事 篇14
不曾殺陳佗
有一個人想拜見縣官求個差事。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縣官手下的人,打聽縣官的愛好。
他向縣官的隨從問道:“不知縣令大人平時都有什么愛好?”
縣官手下的人告訴他說:“縣令無事的時候喜歡讀書。我經常看到他手捧《公羊傳》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
這個人把縣令的愛好記在心里,滿懷信心地去見縣官。縣官問他:“你平時都讀些什么書?”
他連忙討好地回答說:“別的書我都不愛看,一心專攻《公羊傳》。”
縣官接著問他:“那么我問你,是誰殺了陳佗呢?”
這個人其實根本就沒讀過《公羊傳》,不知陳佗是書中人物。他想了半天,以為縣官問的是本縣發生的'一起人命案,于是吞吞吐吐地回答說:“我平生確實不曾殺過人,更不知有個叫陳佗的人被殺。”
縣官一聽,知道這家伙并沒讀過《公羊傳》,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縣官便故意戲弄他說:“既然陳佗不是你殺的,那么你說說,陳佗到底是誰殺的呢?”
這人見縣官還在往下追問,更加惶恐不安起來,于是嚇得狼狽不堪地跑出去了,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別人見他這副模樣,問他怎么回事,他邊跑邊大聲說:“我剛才見到縣官,他向我追問一樁殺人案,我再也不敢來了。等這樁案子搞清楚后,我再來吧。”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應該用誠實、謙虛的態度去對待知識。不懂裝懂的做法既會妨礙自己的求知進步,又會鬧出愚昧無知的笑話來。
中國寓言故事 篇15
自知之明
齊威王的相國鄒忌長得相貌堂堂,身高8尺,體格魁梧,十分漂亮。與鄒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長得一表人才,是齊國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鄒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全身的裝束和自己的模樣。他覺得自己長得的確與眾不一樣、高人一等,于是隨口問妻子說:“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更漂亮”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邊幫他整理衣襟,一邊回答說:“您長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樣能跟您比呢”
鄒忌心里不大相信,因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認的.美男子,自己恐怕還比不上他,所以他又問他的妾,說:“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些呢”
他的妾連忙說:“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來訪,鄒忌陪他坐著聊天,想起昨日的事,就順便又問客人說:“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客人毫不猶豫地說:“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鄒忌如此作了三次調查,大家一致都認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鄒忌是個有頭腦的人,并沒有就此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過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鄒忌家登門拜訪。鄒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氣宇軒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兩人交談的時候,鄒忌不住地打量著徐公。他自覺自己長得不如徐公。為了證實這一結論,他偷偷從鏡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調過頭來瞧瞧徐公,結果更覺得自己長得比徐公差。
晚上,鄒忌躺在床上,反復地思考著這件事。既然自己長得不如徐公,為什么妻、妾和那個客人卻都說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終,他總算找到了問題的結論。鄒忌自言自語地說:“原先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妻子說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說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有求于我。看起來,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贊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己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人在一片贊揚聲里必須要堅持清醒的頭腦,異常是居于領導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中國寓言故事 篇16
義鵲憐孤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慈山的南面有一棵大樹,樹干有兩圍粗,樹枝壯實,樹葉寬大。有兩只喜鵲飛到這棵大樹上忙著筑巢,它們就要做母親了。過了不久,兩只喜鵲各自生下了小喜鵲,兩個家庭熱熱鬧鬧,日子過得又溫馨又紅火。喜鵲媽媽每一天飛出去找食,回來后,一口一口喂給孩子們吃。雖然喜鵲媽媽十分辛苦,可心里覺得很幸福。
過了不久,發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一位喜鵲媽媽在出外覓食時被老鷹叼走了,它再也回不來了。它那兩個可憐的孩子已經一天一夜沒吃東西,也沒見到它們的媽媽回來,失去媽媽的小鵲十分悲哀地哭呀哭呀,那聲音十分凄涼。
小鵲的哭聲傳到鄰居喜鵲家里,這家的媽媽立刻對自己的孩子們說:“你們聽,我們鄰居家的小鵲哭得多悲痛啊!我過去看看,你們乖乖地在家呆著別動,等我回來!”說完,喜鵲媽媽離開了自己的孩子們,很快飛到了喜鵲孤兒的家中。
看到鄰居家的喜鵲媽媽,兩只小鵲哭得更悲痛了,它們向喜鵲媽媽哭訴自己失去了媽媽。鄰居家的喜鵲媽媽憐憫地撫摸著小鵲說:“孩子們,別哭了!今后我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就是我的孩子!走,到我們家去吧!”于是喜鵲媽媽把這兩只小鵲一個個叼起來,放進自己的巢里,還囑咐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和這兩只小鵲一齊生活、玩耍。此刻,它們的`家雖然有些擠,但大家相親相愛,過得也很歡樂。失去了媽媽的兩只小鵲受到這家喜鵲媽媽的照顧,它們也把那里當做了自己的家。喜鵲媽媽的生活負擔增加了一倍,它每一天更辛苦了,可它毫無怨言。
喜鵲只是一種鳥類,卻能如此懂得憐憫、愛護弱者,這樣講仁講義。而我們有些人卻毫無人性,不仁不義,所以,他們是連禽獸都不如的。
中國寓言故事 篇17
覆車之鑒
一個讀書人帶著他的幾名弟子外出,正好遇到天下雨,路滑,很不好走。
他們看到一輛飯車,正停在高高的山路上歇息著。讀書人用手指著那輛飯車對弟子們說:“你們看,那輛飯車要不了多會兒肯定會翻覆。”弟子們不解地看著那輛車說:“為什么呢?”讀書人說:“你們看就是了。”說著,他們繼續行路。
他們剛走了十幾步遠,忽聽到一片喧鬧聲從山路那邊傳來,他們驚奇地回頭看時,那輛飯車果然已經翻了。幾個弟子覺得老師果然料事如神。他們問:“先生,您何以知道那車會翻的呢?”
讀書人說:“我是從這件事的一種趨勢中判斷出來的。”
幾個弟子急切地說:“請先生講給我們聽,長長我們的見識。”
讀書人說:“你們看,天下著雨,道路泥濘難行,唯獨那高高的.山路沒有爛泥漿,比較好通行。可是那條山路卻又高又窄,此時天雨,眾人駕著車只好都奔向那里。而那輛飯車又有些自不量力,上了那條山路卻又走不動,還不顧別人著急,頑固地占踞在高高的位置上,阻礙著眾人的車進去,它怎么能不翻覆呢?”
弟子們點頭稱是,佩服老師的判斷正確。
讀書人接著又語重心長地說:“世上還有比飯車翻覆更大的禍患,你們都記住飯車的危險作為教訓吧!”
有些身居顯要地位的人,若不稱職,反而成為妨礙別人進步的絆腳石,那將是危險的。
中國寓言故事 篇18
懶惰的老鼠公主
老鼠國王有一個小女兒,國王可喜歡它了。
小老鼠們偷了好多花生,蠶豆,給老鼠公主吃。可老鼠公主一腳就把它們踢得老遠,說:“這些東西硬邦邦的,我的牙都咬酸了!”
老鼠國王趕緊命令小老鼠們:“快換些軟的食物來!”
小老鼠們只好偷來面包,蛋糕,綠豆糕......老鼠公主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線。
過了幾天,老鼠公主又對老鼠國王說:“爸爸,蛋糕,面包還得用牙齒咬,累死了,最好吃飯的時候,連嘴巴都不用動。”
老鼠國王又命令小老鼠們去偷糖果,老鼠公主樂得跳起了老鼠舞。
不久,老鼠公主的牙齒長得可長了。小老鼠們對它說:“快吃些硬的食物磨磨牙吧!要不,它會越長越長的。”可老鼠公主翻著白眼說:“不要你們管!”
不久,老鼠公主的牙齒越長越長,長得連嘴巴都合不攏了。
老鼠國王摟著老鼠公主哭了,它說:“小寶貝,都是我不好!”
老鼠公主哭得更傷心了,它想說什么,可又說不出來。因為它的.牙齒太長了,嘴巴只能這么一直張著。
<懶惰的老鼠公主>是給懶惰的孩子的。父母過度關心,事事代勞是孩子懶惰的主要成因。不要總對孩子說:這些事不需要你做,你太小,做不好。如果你不讓孩子嘗試,他就永遠沒有做好的機會。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一起參加大掃除,參加家庭會議。勤于動腦,動手的習慣,會在這些不起眼的活動中培養出來。
中國寓言故事 篇19
狼救羊
一只小羊不小心掉進陷坑里。
一只覓食的狼從這里經過。它看見了坑里的'小羊,正準備跳下去,可是一個危險的念頭馬上阻止了它。
狼說:“可憐的小山羊,讓我救你上來吧!”
小羊說:“哼!我才不上當呢,沒安好心的東西!上回我哥哥把你從坑里救起來,你卻把它吃掉了,真是忘恩負義!嗚──”小羊怕得哭了起來。
狼擠出兩滴眼淚,裝著哭腔道:“罵得好!我是對不住你哥哥呵!我正來救你作為補償!”
小羊說:“別騙人了,我寧愿呆在坑餓死也不讓你吃掉!”
狼說:“我怎么會吃你呢? 要吃你我不會跳下來嗎? 哼!這回是我救你。談報答的應該是你,看是否忘恩負義的也是你,而不是我!荒謬的家伙!”
羊想是呀,上回是哥哥救狼,而這回……不上去也是死啊!它要吃我不會自己跳下來嗎?
小羊越想越拿不定主意。狼不失時機地嘆了口氣說:“唉!你不上來我也沒辦法,我要走了,天快黑了。”
羊一聽天快黑了更是害怕,連忙叫住了狼。
當狼把小羊救起來后,狼便露出了兇惡的本相,無情地吃掉了小山羊,最后還抹抹嘴說:“讓我費了這么大勁,你這只笨羊!”
當壞人有助于你時,很可能有更大的陰謀要傷害你!
中國寓言故事 篇20
曾參殺人
在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家鄉費邑,有一個與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參的人。有一天他在外鄉殺了人。頃刻間,一股“曾參殺了人”的風聞便席卷了曾子的家鄉。
第一個向曾子的母親報告情況的是曾家的一個鄰人,那人沒有親眼看見殺人兇手。他是在案發以后,從一個目擊者那里得知兇手名叫曾參的。當那個鄰人把“曾參殺了人”的消息告訴曾子的母親時,并沒有引起預想的那種反應。曾子的母親一向引以為驕傲的正是這個兒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學生,怎么會干傷天害理的事呢?曾母聽了鄰人的話,不驚不憂。她一邊安之若素、有條不紊地織著布,一邊斬釘截鐵地對那個鄰人說:“我的兒子是不會去殺人的。”
沒隔多久,又有一個人跑到曾子的母親面前說:“曾參真的.在外面殺了人。”曾子的母親仍然不去理會這句話。她還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線,照常織著自己的布。
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報信的人跑來對曾母說:“現在外面議論紛紛,大家都說曾參的確殺了人。”曾母聽到這里,心里驟然緊張起來。她害怕這種人命關天的事情要株連親眷,因此顧不得打聽兒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關緊院門,端起梯子,越墻從僻靜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對兒子的了解、信任而論,“曾參殺了人”的說法在曾子的母親面前是沒有市場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確實的說法,如果說的人很多,也會動搖一個慈母對自己賢德的兒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實根據的流言是可怕的。
這則寓言告誡人們,應該根據確切的事實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問題,而不要輕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中國寓言故事 篇21
南橘北枳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得知這個消息后,對左右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能言善辯的人,如今到來我國,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辦法好?"
有個大臣獻計說:"他來了以后,請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說:'是楚國人。'大王再問:'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說:'他犯了盜竊的罪。'"楚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晏嬰來到楚國,楚王用酒招待他。賓主正喝到興頭上,兩名小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問:"這捆著的是個什么人?"
小吏回答:"是個齊國人。因為盜竊犯了罪。"
楚王轉過頭來望著晏嬰說:"齊國人生來就喜歡偷盜嗎?"
晏子離開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結橘子,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會結出枳子。橘子和枳子,葉子差不多,但果實的味道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水土不同啊。現在捉到的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并沒有盜竊的行為,來到楚國以后卻偷盜起來,難道是因為楚國的水土容易使人變成小偷嗎?"
楚王聽了,尷尬地笑著說:"圣賢的人是不可戲弄呀!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中國寓言故事 篇22
狐山之狐
滕州有山名狐山,狐山上有一只白狐精,白狐精統領著一大群狐貍。狐貍們每天在山林里捕捉山鼠、野兔等獵物。
有一天,狐貍們聽到山腳下傳來了陣陣雞叫聲,于是白狐精派白尾狐去探個究竟。
白尾狐下了一趟山,回報說:“山下有一個很大的農莊,農莊里圈養著成千上萬只雞。除了雞,農莊里還喂養著幾條大狗。”
白狐精對這群狐貍說:“現在山鼠野兔數量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抓,為了改善生活,今晚我決定派遣精兵強將去農場捉雞。”狐貍們紛紛響應,蹦著跳著個個都想大顯身手。最后,白狐精挑選了十只年輕力壯的狐貍下山了。
夜半三更,十只狐貍匍匐著靠近農莊,潛入雞舍,成功地抓到了十幾只大肥雞。白狐精非常高興,重重獎賞了那十只捉雞的狐貍。當然,山上的每只狐貍也分到了一些雞肉吃,它們心里都美滋滋的'。
狐貍們嘗到了甜頭,于是慫恿白狐精再次下山捉雞。白狐精心想:這次成功地捉了這么多雞,農莊主人肯定會有所戒備,如果再去肯定會遭遇挫折。狐貍們見白狐精不說話,都撓著腮齜著牙吵著嚷著起哄。白狐精拗不過,只得又派遣十只狐貍進農莊捉雞。
不出白狐精所料,這次捉雞遇到了很大挫折:十只狐貍潛入農莊,有八只被大狗撲倒當場咬死,另兩只狐貍各抓了一只肥雞倉惶逃脫。白狐精非常懊悔,于是進洞閉關思過,同時讓白尾狐下達“不得私自下山捉雞”的指令。
指令下達的第二日,七只狐貍失蹤,第三日又九只狐貍失蹤……
白狐精思過完畢,走出山洞,見山上已經沒有幾只狐貍了。于是,它匆匆地闖進白尾狐的石洞。此時,白尾狐正在酣睡,而它的嘴邊居然沾有雞毛,身上散發著雞的氣味。白狐精氣急敗壞地問道:“我們的同胞都到哪里去了?”
白尾狐知道抵賴不過,說道:“由于同胞們經不起雞肉的誘惑,每天晚上都自發組織十只狐貍去農莊捉雞,而每只狐貍都認為自己會是那個捉雞成功的幸運兒。因此,即使每次下山大部分狐貍都被大狗咬死,它們也樂此不彼。久而久之,山上的狐貍就這樣一天天地減少著。”
白狐精問:“那你嘴邊的雞毛又是怎么回事?”
“為了堵住我的嘴,每次它們偷的雞都有我的一份。”白尾狐說。
白狐精知道了真相,深感罪孽深重,于是帶著白尾狐返回天宮,聽憑玉帝處置。玉帝很震怒,發動天雷劈死白尾狐,而讓白狐精在狐山化為石頭,變成石狐。
此后,滕州狐山再也沒有狐貍了。
中國寓言故事 篇23
智擒魚鷹
有一個人的家里有一片魚塘,他每年都要靠這片魚塘賺些錢,來養活自己和家人。可是魚塘附近有好多魚鷹,常常一群群地來抓魚吃,趕也不好趕,抓又抓不住,養魚人為此很是發愁。
有一天,魚鷹又來吃魚,養魚人跑過去沖它們揮揮手,魚鷹便受驚跑了。養魚人忽然靈機一動,想出個好辦法。他扎了一個稻草人,讓它伸開兩臂,穿著蓑衣,戴著斗笠,還拿了一根竹竿,就像一個養魚人的樣子。養魚人把稻草人插在魚塘里嚇唬魚鷹。起初,魚鷹以為是真人,因此很害怕,只敢在草人的上空盤旋,一點都不敢接近它。
這樣過了幾天,魚鷹果然沒再來吃魚。可是漸漸地,它們見魚塘里的人總是一動不動,就起了疑心,不斷地大著膽子飛下來看。這樣一來,它們很快就發現這是個假人了,就又飛下來啄魚吃。魚鷹吃了一條條的魚,肚子吃飽了,就站在草人的斗笠上,邊曬太陽邊休息,很是悠閑,還不停地發出“假假、假假”的叫聲,好像是在嘲笑養魚人說:“假的,假的,這個人是假的啊!”
養魚人生氣極了,他恨恨地盯著得意洋洋的魚鷹,良久,他忽然心生一計。
趁著魚鷹不在的時候,養魚人悄悄把草人從魚塘里拔出來拿走了,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手里拿根竹竿,像草人一樣伸開雙臂站在魚塘里面。
過了一會兒,魚鷹又來了,它們以為魚塘里還是原先的'假人,就又放心大膽地下來吃魚。吃得飽飽的,魚鷹又飛到養魚人的斗笠上休息,“假假、假假”地叫喚著。養魚人趁著它不注意,一伸手就抓住了魚鷹的爪子。魚鷹使勁地鼓動著翅膀,可是怎么也掙不脫。養魚人笑呵呵地說:“原先是假的,可是這一回是真的啊!”
事物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一成不變地憑老經驗辦事,不注意發現新情況,就免不了會吃大虧。
【中國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05-02
中國寓言故事02-24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03-01
中國寓言故事大全05-10
中國的寓言故事5則05-01
經典的中國寓言故事3則05-01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節選05-01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5則05-01
中國簡短寓言故事05-01
關于中國的經典寓言故事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