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金色記憶》觀后感3篇
電影《金色記憶》觀后感一
今天看了一個電影,我看到影片一開始,在教室的墻上有一則標語:拼搏一百天,給學校一個奇跡。隨后不久一次考試發(fā)卷子的時候,謝耕的一句“整天烤烤烤,就不能改蒸啊”盡管是一句玩笑話卻反映出了他們的心聲。而教師的一句“你愿意苦兩年呢?還是愿意苦一輩子?”徹底讓孩子們鴉雀無聲了。電影中還有不少諸如?謝耕的爸爸每天跑兩班的出租車再累也要堅持接送他、梁晨的媽媽擔心孩子早戀與然然的父母打電話表現(xiàn)出來的擔憂、校門口模仿簽名的小攤兒以及網(wǎng)吧內(nèi)老板保證沒有未成年人上網(wǎng)的信誓旦旦……這些作為鋪墊的小插曲不都是實實在在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么?盡管在電影的最后,在賓館服務的細心下家長們找到了梁晨,球隊比賽贏了,家長和學校對孩子都理解了,是個很完美的結局。但是在現(xiàn)實中呢?又有多少這樣的完美……
在我腦海中久久徘徊,揮之不去的還有一段情節(jié),就是梁晨眾叛親離與江依然一起離家出走的`事。后被父母知曉,又在逃跑的過程中頭部受傷。由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主角身上出現(xiàn)了小小的叛逆,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整而真實的學生內(nèi)心世界!
看了《金色記憶》,我懂得了:生活不能隨心所欲,“可憐天下父母心”,爸爸媽媽把我當寶物一樣捧著,他們是多么愛我們呀。我們有什么想法要跟他們好好說,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的同時,不忘學習,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理解。這時,我覺得釋然了,這一刻我原諒了父母親。
童年的記憶是短暫而寶貴的。如果我們在美好的童年時光中不能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那么我們長大后如何能回報老師、父母對我們的辛勤培育呢?成長過程中要有勇于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壓力,這樣才能成長成一個參天大樹,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電影《金色記憶》觀后感二
學校組織我們收看了一部電影,片名叫《金色記憶》。故事的主人翁梁晨是一個高中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喜歡打籃球。由于在一次涉及高考加分的籃球比賽中,他的一個小小技術失誤,導致了他所在的“兄弟連”球隊沒有取得冠軍,他的心里極為難過,整天腦袋里想著的就是如何打好籃球,以贏回比賽,所以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遭到了父母的斥罵,就和同學江依然離家出走住進了旅館。被父母發(fā)現(xiàn)后,在逃跑的過程中,又一不小心掉進溝里,因而頭部受傷住進醫(yī)院。后來在老師、親友的鼓勵與幫助下,合理安排學習和打籃球的時間。最后不僅在一場籃球賽上實現(xiàn)了他的冠軍夢,還考上了重點大學的故事。
我們從這部電影里,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由于現(xiàn)在社會競爭的壓力很大,每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學習,將來有所成就。因此,“望子成龍”的心非常急切,個個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希望他們的孩子們都能把心思全部都用于學習,而對于孩子們喜歡的其它活動,動輒就橫加干涉,以至于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從報紙、電視的報道中,在一些城市,很多家長都在利用雙休日或者節(jié)假日,讓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特長班,使得這些同學,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沒有一點自己的活動空間。在成績、升學的壓力之下,簡直有些不堪重負。以至于對他們的父母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離家出走,有些還被壞人所利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覺得,和這些人比較,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最后的'結局還可以,因為他在班主任老師、同學和家長的理解、關心和幫助下,最終取得了成功。
通過這部電影的觀看,使我受到了一個很深的教育,我們自然應該要好好的學習,為將來建設祖國、奉獻社會做準備,也要正確地處理好學習和個人興趣愛好的關系,理解父母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一番苦心。但是,也希望我們的家長給我們一定的個人空間,不要對我們提出過高過分的學習要求。盡管父母這樣做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我們好,但是如果操之過急,只會像電影里那個叫梁晨的大哥哥一樣,最終的結果是適得其反。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學校、家長、乃至于整個社會多給我們一些關愛,少給我們一些壓力,給我們一片能夠自由飛翔的天空。
我真的很想、很想??
電影《金色記憶》觀后感三
應孩子要求,我觀看了《金色記憶》這部影片,盡管是一部青春勵志電影,但卻給我這個中年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引發(fā)了我極為深刻的思考。說實話,我實在不愿意談這個沉重的話題,那就是我們該如何來面對我們的孩子,如何處理他們所面對的苦惱、迷惘和困惑,如何和他們一起面對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高考。
我看到影片一開始,在教室的墻上有一則標語:拼搏一百天,給學校一個奇跡。隨后不久一次考試發(fā)卷子的時候,謝耕的一句:整天烤烤烤,就不能改蒸啊!盡管是一句玩笑話,卻反映出了他們的心聲,而教師的一句:你愿意苦兩年呢,還是愿意苦一輩子!徹底讓孩子們鴉雀無聲了。電影中還有不少諸如:謝耕的爸爸每天跑兩班的出租車再累也要堅持接送他、梁晨的媽媽擔心孩子早戀與然然的父母打電話表現(xiàn)出來的擔憂、校門口模仿簽名的小攤兒以及網(wǎng)吧內(nèi)老板保證沒有未成年人上網(wǎng)的信誓旦旦……這些作為鋪墊的小插曲不都是實實在在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么?盡管在電影的最后,在賓館服務的細心下家長們找到了梁晨,球隊比賽贏了,家長和學校對孩子都理解了,是個很完美的結局,但是在現(xiàn)實中呢,又有多少這樣的完美……
影片中的主角梁晨是當代學生的一個縮影,他所代表的是充滿活力、神采飛揚的新一代青年,他們勇敢、機智、善良,孝順和敢于擔當,他們在努力尋求著屬于他們的一方天地,而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逃避、頹廢和張狂,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影片展現(xiàn)給大家的那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很久以前在三字經(jīng)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對人性做出了最直白的闡述,那就是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huán)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chǎn)生差異。縱觀我國恢復高考以來,一代又一代人在不同的時期演繹著恒久不變的高考奏鳴曲,相信幾乎所有的.家長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學習,要不然將來考不上大學。好像我們生來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考大學的,只有考上大學我們才算真正達成了理想。于是乎伴隨著這一理念,我們的長輩以及我們還有我們的孩子都全力以赴的圍著高考而努力著。現(xiàn)在國家要求各省市學校給孩子們減負,但是又有哪兒個孩子做到了真正的減負呢?應運而生的課后補習班如春筍般茁壯起來,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馬不停蹄的穿插于各個補習班之間,留給孩子們思考的只是如何學習學習再學習,孩子不理解,我們家長也不理解,但是沒有辦法,現(xiàn)在就這么個潮流,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別無他路,只要高考還在,學生們就不可能真正的減負。
看完這部影片,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和孩子的心態(tài)都平和下來,都靜下來反思了一下,家長和孩子多溝通,多一些了解,在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下讓孩子更快樂。
【電影《金色記憶》觀后感】相關文章:
青春勵志電影金色記憶觀后感05-03
金色的秋天04-12
勵志電影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05-11
奇臺的金色傳奇05-11
金色黃昏短文04-03
金色的童年作文09-01
金色的校園作文08-21
金色童年作文04-09
金色秋天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