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佐賀的超級阿嬤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佐賀的超級阿嬤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佐賀的超級阿嬤觀后感1
《佐賀的超級阿嬤》的作者是日本的戲劇泰斗、作家島田洋七。他將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出了這本書,因真摯感人的內容,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超級阿嬤的感人故事,因為所傳達的積極樂觀的價值觀,成為下一代的絕妙教材。
看完這本書,對阿嬤的那種樂觀態度還有他對外孫的教育理念讓我震驚,樸素之中蘊含著多么深刻的道理呀!清楚地記得這么一個情節:有一次,我把成績拿給外婆,小聲地說:
“對不起,都是1分或者2分。”
外婆一臉意外地看著我說:
“不要緊,不要緊,這些加起來就有5分了。”
“啊?成績也可以加起來嗎?”
我驚訝地問。
外婆斷然回答:
“人生就是總和力!”
事實證明了外婆的話多么地正確!各科都不及格的“我”居然成了戲劇泰斗和作家!
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也具有這種“人生就是總和力”的.理念呢?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各方面都是優秀的,對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我們是否看到了他其他方面的優勢呢?
在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制下,很多人都希望孩子能通過考試上大學這條路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這自然沒有什么可非議的。但是,對于一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一定是考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呢?也許,阿嬤的“人生是總和力”的觀點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
當我們真正地踐行了“人生是總和力”的信念時,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地自主發展,才能真正地實行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地實行人的全面發展而不再是考試的工具!
佐賀的超級阿嬤觀后感2
今天是暑假的第9天,媽媽的朋友來,送我了一本書叫做《佐賀的超級阿嬤》。剛開始我并不是認認真真地去看,而是漫不經心地翻著,不知怎的這本書卻像磁石一般的吸著我,讓我漫游在書的海洋中這本書講的是在1945年,島田洋七的爸爸應為聽說新型超級炸彈投在廣島,就不顧危險回去了,結果丟了性命。他因此被母親丟在了佐賀的阿嬤家。他住在外婆家的時候是1958年,外婆58歲,還在做清潔工。生活當然不寬裕,但她總是那莫開朗樂觀精神抖擻。而作者,在和外婆相依為命的日子里,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義。
看完這本書后,我的心靈深深地顫動了。阿嬤總是很得意地說:“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回想我們現在,吃喝玩樂早已不成問題。早上醒來,就有豐富的營養早餐。放學回家,迎接我們的是家人早已準備好的可口晚餐。這些往往是佐賀的一種奢望。但是,看看我們周圍有些小朋友,喝了一半的`牛奶不要了;啃了一半的面包扔進了垃圾桶;不愛吃的菜就倒掉……在資源豐富今天,幸福的你們,會做什么事呢外婆的房子旁有一條河,河的上游是一個菜市場。外婆在河面上架著一根木棒,攔住一些上游漂下來的木片和樹枝。外婆把木棒攔下來的樹枝和木片曬干后當柴燒,這樣,河水可以保持干凈,他們又有免費的柴燒,真是一舉兩得。木棒攔住的不只是樹枝和小木塊,還有一些賣不出去的菜,尾部開衩的蘿卜,畸形的小黃瓜。外婆總是說開衩的蘿卜,切成小塊煮出來的味道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腌一腌,味道一樣。這是我最敬佩她的一點。
人們總是說,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輩子。我一定會記住這個可愛,節儉,聰明,樂觀的外婆。
佐賀的超級阿嬤觀后感3
面條,橘子,怎么會和初戀混在一起呢?我心里揣著這種疑問,再一次拿起了這本書。
面條是吉永送給我的,他對我有沒有意思?橘子是我送給他的,他會要嗎?初戀又是什么呢?原來吉永喜歡我,所以總是找借口給我吃東西,我想了想帶給吉永一份禮物,所以我叫了兩個好友一起去偷橘子,可給他了,發現我偷了他們家的橘子給了她自己,我的初戀可能就這樣完了。
再一次讀完了這本書,我心里的疑問自然而然的也就取消了,一天,我和朋友談起這本書,我和她們講起了這個情節,我把這一段讀給她們聽,她們臉上也帶有一絲的疑惑,我耐心的給他們講起這其中的奧秘,說完后,他們也對的這個情節理解了,我對這本書也是越來越理解了。
讀完這本書,我也想起了自己的一件糗事,在學校朋友送給我了一本沒有開過,完好無損的書,我最近沒有什么時間看,所以這本書就完好無損的躺在那里睡大覺,過了幾天,我要去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我一時把他的生日忘記了,什么也沒有準備,我現在焦急萬分,我翻開我的書柜,尋找著一本我沒有動過的書,我眼睛鎖定在了一本《鳥的天堂》這本書,這本書是現在完后無損的,我一把把它扔在我的包里,急急忙忙的出了門,我趕到朋友的生日會,把禮物送給她,他拿過去一看,臉上帶著疑惑問:“這不是我送你的書嗎,你怎么拿回來了?”我慌里慌張的隨便拿了一本,我哪知道這是你的書,朋友當時都看著我,我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我沒臉見人了。我叫喚著,所以下回不能再這么慌里慌張的,做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一,我也是給自己敲了一個警鐘,唉——我心里的問題消滅了,我知道,以后可不能再這么樣了,我真悲哀,你們也可千萬不要像我這樣,也不能像書里這樣,記住了嗎?
佐賀的超級阿嬤觀后感4
暑假里,我不僅閱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的書,還認真地觀看了這本電影,不得不說,阿嬤的那份對生活的樂觀向上以及熱愛,不禁令我受益匪淺。
《佐賀的超級阿嬤》主要講的是“我”――“昭廣”因為家里比較貧窮,在二戰結束后,母親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到鄉下的佐賀的外婆家。外婆是一位對生活充滿熱愛、純樸、樂觀向上的人,雖然生活很貧困,但是她的奇思妙想總能得到讀者的無比敬佩。比如她將磁鐵綁在腰上,利用它們的吸力,一路走一路吸一些廢鐵去賣;她還在自家的“漂流河”中放上幾根不起眼的木棍,利用木棍來攔截一些從對岸的菜場漂下來的蔬菜作為當天的晚餐。作者島田洋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了這本書,從書中充分地表達出了對外婆以及童年的深切懷念,和對外婆的敬佩之情。
在電影的片頭,剛一出現“佐賀的超級阿嬤”這幾個字,我就由衷地產生了對阿嬤的好感,書中所描寫的阿嬤身上的那種和藹與親切立刻感染了我,讓我迫不急待地想看下去。這位與眾不同的阿嬤總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同的神奇方式帶給外孫無窮的樂趣,再加上幽默易懂的'家庭警句,使得原本內向拘謹的昭廣漸漸變得陽光開朗,從而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熱愛,學會了善待上天所賜的恩物,學會了節儉,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愛!
“超級阿嬤”的精神無處不在,就像英國的海倫·凱勒一樣,即使一生中看不到光明,聽不見聲音也說不出話,她也從沒想過要放棄,而是勇敢地去面對,最終成為了一名世界有名的作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詳細地敘述了她是如何一步一步戰勝困難的。
從此以后,我也要像阿嬤和凱勒一樣,對生活充滿樂觀與熱愛!
【佐賀的超級阿嬤觀后感】相關文章: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書筆記05-11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書筆記04-02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04-28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04-12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04-12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04-30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10-31
關于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04-19
《佐賀的超級阿嬤》的讀后感范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