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歸來》感后感:張藝謀還是沒歸來
《歸來》感后感:張藝謀還是沒歸來
題記:我們還要再談多少次張藝謀?
作者/文白
1,歸來
作為媒體,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悖論的糾結處,那就是好電影與好看的電影的區別,這也是“評論”屬性與“讀者”受眾之間的誤差,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總是試圖兼顧,但往往會偏重前者,也是矛盾的地方。同理的還有好電影和讓你流淚的電影。
《歸來》自上映前就瘋打流淚牌,除了《媽媽再愛我一次》和《唐山大地震》,這樣只把流淚當做唯一賣點的實在不多,事實上,《歸來》確實有那么些許打動人,源于我們對愛情的理解,以及演員的表演。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歸來》只有這么一層淺淺的淚水在里面,歷史與文化的缺失讓整部影片浮在了半空,只剩下一個廉價的殼。煽情和廉價是商業電影的必需品,但這一點,實在不需要張藝謀來告訴我們。
也有評論者為之辯駁,“站著說話不腰疼”、“冰山一角”,種種言論看似有理,但從另一個方面說,只看到冰山一角的原因還是在于你的表達過于表面,而所謂站著和跪著的言論,《讓子彈飛》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你總不能跪著賺錢的同時還想把名氣給掙了,沒那么好的事。
2,歸去
張藝謀終究沒有歸來,事實上他歸去了很久,在他的歷史中,這恐怕已經到了第三個階段。
前期是知識分子,中期是商業大片,這個階段,便是假裝歸來。假裝的意思是,我表現出了足夠的姿態,而實際上是把前兩個階段的經驗有機融合在一起。他已經回不去了。
這是功利性的,也是最保守的做法,張藝謀獨領風騷過一個時代,然而當他成為大師的時候便變得保守起來,這也怪不得張藝謀,內地導演多保守,所以才會顯得這整體的毫無生氣,即便大師如張藝謀陳凱歌者也不能免俗,更遑論陳可辛之類了。
于是便有了一個疑問:究竟為何我們依然期待著這個歸去了很久的張藝謀?
或者是:張藝謀究竟值不值得被期待?
這個問題,我們本以為有著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但當我們摒棄張藝謀的時候卻又發現,除了張藝謀們,值得討論的人屈指可數。
大亂之年,卻世無英雄,這是張藝謀被要求太多的悲哀,也是我們選無可選的悲哀。
3,或者,該是歸去來
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是,當國外,甚至港臺的老導演們都在傳道授業扶植新人的時候,國內的張藝謀們依舊在與年輕人你爭我奪,而且是在商業的大道上。光是想想這些老導演們的成就,便讓人覺得尷尬。
另一個不明顯的問題是,當所有人都知道這是部老年版愛情小清新的時候,我們還在為這些淚水是否廉價而各自為營,甚至爭論不休,這也是讓人懊惱,評論者和創作者們同樣不那么樂觀。
歸來,或者歸去,不過是拉攏陣營的手段,現代人的思維讓我們只在乎當下,哪有那么多的文化與內涵,于是更多的人說不要因片廢人,只是,因片而把一個人捧起來的,也是你們。
因此我們把選擇權交給觀眾,切切實實的普通人,而不是被宣傳忽悠的冤大頭,兩個急需回答的問題是,一,你是否依然期待著張藝謀,二,張藝謀究竟是否已經過時。
另外需要提一下的是,很多人在看到這個片名的時候會想起《歸去來辭》,隱逸自得的樂趣,這與這部電影八竿子打不著邊,但,或許對張藝謀,再合適不過了。
【《歸來》感后感:張藝謀還是沒歸來】相關文章:
戀人歸來的句子12-13
歸來的傷感美文03-09
戰馬出征歸來12-09
歸來優美詩歌11-18
歸來之后-03-09
歸來仍是少年作文12-17
取經歸來的童話作文12-03
君王歸來經典勵志故事11-27
霸氣王者歸來的句子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