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福建歷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
高考改革的歷程體現(xiàn)了改革對于公平和效率的追求。高考改革是對存在局限性的高考制度的制度設計。快來看看吧,下面是陽光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的福建歷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福建歷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
福建地區(qū)高考志愿填報指南顯示:2008年福建高考報名人數(shù)31.2萬人,2009年有30.5萬人,2010年有29.2萬人,2011年有26.71萬人,2012年只有25.7萬人報名。
了解到,2013年福建高考報名人數(shù)26.63萬人,比去年增加近8000人。其中普通高考報名24.74萬人、增加4200多人,高職單考報名1.89萬人、增加近3700人。
根據(jù)《高招調查報告》顯示,近幾年來全國高考錄取率一直在攀升,福建也不例外,今年福建省高招各批次共錄取新生228000多人,其中本科錄取124000多人、?其浫104000多人。根據(jù)以往情形看,今年錄取率還有望繼續(xù)提升。
福建高考改革新方案
備受關注的《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昨日出臺。省教育廳昨明確,我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2021年參加高考的高中學生開始實行。
改革方案中,不再分文理,高考總成績由“3+3”兩部分組成,前一個“3”為全國統(tǒng)考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后一個“3”為我省自行命題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6選3)成績。此外,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關鍵詞:高考成績組成
實行“3+3”外語一年考兩次
我省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2021年參加高考的高中學生開始實行。
改革方案中,不再分文理,高考總成績由“3+3”兩部分組成,前一個“3”為全國統(tǒng)考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一計入總分。
后一個“3”為我省自行命題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6選3)成績。范圍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所有科目,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合格性考試用于核定學生高中畢業(yè)水平和能力,是高中生畢業(yè)的主要依據(jù)。而作為高等學校錄取依據(jù)的等級性考試,采用“6選3”模式,考生根據(jù)報考高校提前發(fā)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等級性考試一般在4月進行
改革方案出爐后,我省自行命題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備受關注。這項考試中,合格性考試、等級性考試各有哪些要求?記者也進行了采訪。
其中,合格性考試,用于核定學生高中畢業(yè)水平和能力,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所有科目,原則上采取學完即考的方式,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現(xiàn),作為學生具備高中畢業(yè)學歷認定依據(jù)。合格性考試科目共14門,包括語文、數(shù)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每門都已“學完即考”、“一門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試機會。
作為高等學校錄取依據(jù)的等級性考試,采用“6選3”模式,分為五個等級和若干個小級,考試時間一般在每年4月份左右,各普通高校將提前向社會公布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的報考要求。此外,合格性考試沒有全部通過的考生也可參加等級性考試。
關鍵詞:綜合素質評價
今年試點 明年起全面實施
2016年秋季,我省在部分普通高中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試點;2017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新生全面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學生畢業(yè)和升學的重要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參考,高校將按規(guī)定時間提前向社會公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使用辦法。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有所不同。普通高中考查內容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社會實踐等方面。中職學校則包括基本素養(yǎng)、文化素質、職業(yè)素質等方面。
關鍵詞:高招
逐步推行按專業(yè)一檔多投
隨著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招生錄取也有一定調整。我省改進高校招生投檔錄取模式,逐步推行按專業(yè)“一檔多投”錄取模式改革,增加學生和高校的雙向選擇權。
在普通本科批招生方面,藝術類本科批繼續(xù)實行“一檔多投”錄取;待條件成熟時,進一步減少本科院校招生錄取批次。2018年起,使用統(tǒng)一高考成績錄取的?聘呗氃盒5恼猩,實行按專業(yè)“一檔多投”錄取。
高校將提前公布選考科目
高考改革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增強高校與學生間雙向選擇的多樣性和自主性。
方案明確,我省探索基于統(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普通高校可根據(jù)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分專業(yè)大類或專業(yè)自主提出選考科目范圍,并提前向社會公布,預計公布時間在2018年6月底之前。學生如滿足其中要求,即符合報考條件。對于未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普通高校,考生在報考該校時無科目限制。
對于符合報考條件并達到普通高校投檔分數(shù)線的考生,普通高校即可分專業(yè)大類或專業(yè)提出優(yōu)先錄取的條件。屆時,也可對考生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提出要求,作為錄取參考。
關鍵詞:中考
明年起全省統(tǒng)一命題
現(xiàn)階段,福建各地市的中考主要是各市命題,不過從2017年起,中考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科目由省里統(tǒng)一組織實施,即今年初二的學生,明年參加中考,將是參加全省統(tǒng)一命題考試;此外,當年秋季入學的新生考試實行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2020年,實施新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制度。
省一級達標高中或縣(市、區(qū))一中等優(yōu)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比例不少于50%。
此外,方案提到,將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努力破解擇校難題。按照要求,我省將依法實施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小學按常住人口合理確定招生范圍,初中學校通過單校劃片對口直升或多校劃片隨機派位等方式,組織入學。在義務教育相對均衡的地方暫不實行多校劃片,在不均衡的地方可適當實行多校劃片。
關鍵詞:職教
2020年起高職分類考試招生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也是學生畢業(yè)、升學的重要依據(jù),實行“文化素質+職業(yè)技能”評價方式。學業(yè)水平考試為合格性考試?荚嚳颇堪ü不A知識、專業(yè)基礎知識、專業(yè)技能3門科目,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試機會。2017年8月底,省教育廳還將出臺福建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2017年秋季入學的新生開始實施。
福建高考改革路線圖
日前,《學習時報》刊登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文章。文章透露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包括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考、本?品珠_考等。此則消息經(jīng)央視報道后,成為各大網(wǎng)站的焦點,并被冠之以“中國高考改革的路線圖”。
改革現(xiàn)行“一考定終身”高考制度的呼聲由來已久。導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對于“部分科目一年多考”,大多一線教師持支持態(tài)度。不過,學生反映不一,不少學生擔心一年多考反倒增加了負擔。
事件
教育部長透露高考改革五思路
近日,《學習時報》刊登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文章《全面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在文章中,袁貴仁透露了今后高考改革的五大思路:一、實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職業(yè)教育入學考試分開的人才選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學業(yè)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生學好各門課程,克服文理偏科現(xiàn)象;三、部分科目實行一年多考,減輕學生高考壓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額分配辦法,清理規(guī)范升學加分政策,維護考試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學和學習立交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多次選拔機會。
五大思路中,部分科目一年多考、本?品珠_考這兩大改革最受關注。而事實上,這兩大政策早已在一些省市實行了。
據(jù)了解,上海、浙江、山東等省市已經(jīng)開始普通本科和高等職業(yè)教育分開考試的探索,浙江省從2009年開始已經(jīng)在英語(論壇)科目中試行“一年多考”,30分的英語聽力考試被放到每年的3月和9月舉行,學生可自主決定考試時間和次數(shù)(限定在兩次以內),并從中選擇一次考試成績計入總分。
此外,從2010年開始,天津市高考英語聽力考試也不再隨同全國統(tǒng)一高考舉行,而是改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個周六。高考英語聽力考試由A、B兩套試卷組成,考生可參加兩套試卷的考試,取其中較高的分數(shù)作為考生的最終成績。
反響
學生:擔心一年多考會增加負擔
“盡量不要改,要改也要穩(wěn)中求變。”采訪中,絕大多數(shù)的高中學子都并不愿意這種改革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在廈大化學系學生小賴眼里,高考改革則直接與“驚嚇”扯上關系。“高二時,我也不知道從哪聽來的,說是福建要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恢復會考。簡直是晴天霹靂,我念的是理科,文科根本不行,為這事我整整驚嚇了一星期。”后來這一改革并沒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但小賴一聽說高考改革就怕。小賴認為,高考改革應多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穩(wěn)中求變,少來一些驚嚇。
一年多考,有利于提高高考的公平性和減少偶然性,這是看得見的。但采訪中,仍有不少學生對“部分科目一年多考減輕高考壓力”這點持質疑態(tài)度。廈門某中學高三學生小陳認為,出臺“一年多考”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減輕考生的壓力,然而,可預見的結果只會是壓力只增不減。
在小陳看來,“一年多考”只會加重考生的負擔,因為每次考試都跟命運相關,考生不得不慎之又慎。第一次考不好,想下一次考好;第一次考好了,想下一次考得更好。分數(shù)對學生來說,永遠不會嫌多,只會嫌少。而競爭的實質并不因考試機會的增加而改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競爭的壓力反而隨著對高分的追求而遞增。只要應試的模式不變,數(shù)千萬考生的壓力也就無從緩解。
老師:英語最有望實行一年多考
作為一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集美中學校長劉衛(wèi)平認為“部分科目一年多考”這一改革思路是“一大進步”。在劉衛(wèi)平看來,在各個科目中,英語科最有望實現(xiàn)一年多考。
劉衛(wèi)平告訴導報記者,早在高中新課程開始實施時,他就曾與相關部門進行過“英語科一年多考”可行性的探討,特別是英語科的聽力考試,因為英語聽力壓力非常大,不僅受當時心理的影響,還受到設備維護、材質等各種技術因素的制約。劉衛(wèi)平認為,英語科目甚至可以放在高二考,以“考級”的方式進行。
劉衛(wèi)平說,部分科目一年多考,高考科目不會過于集中。而學生可以考多次,取最好成績,這對學生很有利,也有利于學校的教育和學生的學習。“高考只有一次,有些學生考試時會受到心理、經(jīng)驗的影響。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機會,對學生穩(wěn)定發(fā)揮有好處。同時,多次考試也促進學生不斷檢測,讓學生更有動力想著把這門學科學得更好。”
對此改革,雙十中學高三年班主任包秀英也持擁護態(tài)度。“讓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特別是對一些真正有實力的學生,多了一次機會。”包秀英說,每年高考都有一些優(yōu)秀學子失利,部分科目一年多考,有利于學生心態(tài)的調整。準備不成熟可以再準備,從不成熟到成熟,把自己的心態(tài)逐漸調整好。
【福建歷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相關文章:
福建高考報名人數(shù)04-03
2017福建高考報名人數(shù)04-02
江西歷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04-04
福建2017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04-02
福建高考報名04-03
福建高考報名時間04-03
2017福建高考報名04-02
甘肅高考報名人數(shù)04-02
北京高考報名人數(shù)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