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物理原子核知識點
高考物理原子核知識點1
1.α粒子散射試驗結果a)大多數的α粒子不發生偏轉;(b)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c)極少數α粒子出現大角度的偏轉(甚至反彈回來)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徑約10-10m(原子的核式結構)
3.光子的發射與吸收:原子發生定態躍遷時,要輻射(或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級躍遷}
4.原子核的組成: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 {A=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Z=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見第三冊P63〕}
5.天然放射現象:α射線(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線(高速運動的電子流)、γ射線(波長極短的電磁波)、α衰變與β衰變、半衰期(有半數以上的.原子核發生了衰變所用的時間)。γ射線是伴隨α射線和β射線產生的〔見第三冊P64〕
6.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E:能量(J),m:質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計算ΔE=Δmc2{當Δm的單位用kg時,ΔE的單位為J;當Δm用原子質量單位u時,算出的ΔE單位為uc2;1uc2=931.5MeV}〔見第三冊P72〕。
注:
(1)常見的核反應方程(重核裂變、輕核聚變等核反應方程)要求掌握;
(2)熟記常見粒子的質量數和電荷數;
(3)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依據實驗事實,是正確書寫核反應方程的關鍵;
(4)其它相關內容:氫原子的能級結構〔見第三冊P49〕/氫原子的電子云〔見第三冊 P53〕/放射性同位數及其應用、放射性污染和防護〔見第三冊P69〕/重核裂變、鏈式反應、鏈式反應的條件、核反應堆〔見第三冊P73〕/輕核聚變、可控熱核反應〔見第三冊P77〕/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
高考物理原子核知識點2
1基本介紹
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是最小的微粒無法再變化。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而質子和中子由三個夸克構成。電子的質量為9.1091x10-28-28">克,而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分別是電子的1836倍和1839倍。
2數量關系
①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②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注意:中子決定原子種類(同位素),質量數決定原子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核電荷數)決定元素種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整個原子顯不顯電性,也決定著主族元素的化學性質。
3原子模型
原子中除電子外還有什么東西? 電子是怎么待在原子里的? 原子中什么東西帶正電荷? 正電荷是如何分布的? 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東西是怎樣相互作用的? 一大堆新問題擺在物理學家面前。根據科學實踐和當時的實驗觀測結果,物理學家發揮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提出了各種不同的原子模型。
1901年法國物理學家佩蘭(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942)提出的結構模型,認為原子的中心是一些帶正電的粒子,外圍是一些繞轉著的電子,電子繞轉的周期對應于原子發射的光譜線頻率,最外層的電子拋出就發射陰極射線。
(1)粒子散射實驗
1909年,盧瑟福及助手蓋革和馬斯頓完成的。
現象:
a.絕大多數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方向運動,不發生偏轉。
b.有少數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
c.有極少數粒子的偏轉角超過了90°,有的幾乎達到180°,即被反向彈回。
(2)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由于粒子的質量是電子質量的七千多倍,所以電子不會使粒子運動方向發生明顯的改變,只有原子中的正電荷才有可能對粒子的運動產生明顯的影響。
如果正電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湯姆生模型那模均勻分布,穿過金箔的粒了所受正電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粒了運動將不發生明顯改變。散射實驗現象證明,原子中正電荷不是均勻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盧瑟福通過對粒子散射實驗的分析計算提出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個很小的核,稱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質量,帶負電荷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核旋轉。
高考物理學習方法
1、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
2、獨立做題。要獨立地,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更要有一定的質量,有一定的難度。
3、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可以畫草圖,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
4、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或盡量少走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
高考物理學習技巧
1.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聽力的針對性。預習中發現的困難是聽課的關鍵,為了減少聽力過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動性,我們可以彌補舊知識和新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預習后對知識的理解與教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預習也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傾聽集中的過程,而不是拋棄。專注是對課堂學習的奉獻,是對耳朵、對眼、對心、對嘴、對手的奉獻。如果你能做到這“五到”,就會高度集中,課堂上學習到的所有重要內容都會在他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講課的過程中,要確保你們能集中注意力,不偏離對方。我們必須注意課前休息10分鐘,不要做太激烈的運動或激烈的辯論或閱讀小說或家庭作業,以免課后喘息、幻想、無法平靜,甚至大腦開始睡覺。因此,我們應該做好上課前的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
3,要特別注意教師講課的.開始和結束。在一堂課的開始,老師概括地總結了上一課的要點,并指出這堂課的內容是連接舊知識與新知識的紐帶。最后,教師通常總結一堂課的知識,這是高度概括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課的知識和方法的概要。
4,做筆記。不會記錄,但演講中的重點,難點,使一個簡單的總結記錄,寫下演講的要點和自己的感受或創造性思維。審查和消化。
5.我們要認真審視問題,了解實際情況和物理過程,注意分析問題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堅持從對方身上吸取教訓,提高知識轉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考物理原子核知識點】相關文章:
原子核物理知識點復習總結11-23
高考物理原子和原子核公式總結12-09
高考物理《原子和原子核公式》整理12-09
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12-09
高考物理復習知識點12-09
高考物理知識點復習12-09
高考物理知識點匯總12-09
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12-09
高考物理考查的知識點12-09
力學的高考物理知識點12-08